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金钼集团金属分公司传来喜讯,大直径、大重量钼管类异型件高端产品开发成功。大重量、大直径钼管产品主要应用于熔炼设备用炉管和环形靶材等方面,不仅满足了国内外客户不断增长的订单要求。还可替代目前公司所使用的中频炉钨材质炉胆,避免了钼制品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还可以回收再次利用,能够极大的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
《包钢科技》2010,(5):9-9
近日,金钼团体金属分公司传来喜讯,大直径、大重量钼管类异型件高端产品开发成功。大重量、大直径钼管产品主要应用于熔炼设备用炉管和环形靶材等方面,不仅满足了国内外客户不断增长的订单要求,还可替换目前公司所使用的中频炉钨材质炉胆,避免了钼制品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钼包复层     
由于钼的熔点高(2610℃)以及一系列诸如弹性模数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率大等性能,钼包复层能够有效地用以保护在高温还原环境中运行的结构件,还可以减少它们的重量.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旋压与冲压、挤压-拉拔、挤压-电阻加热温轧等工艺很难生产出小规格的变形钼管,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发了挤压-温轧-空拉拔工艺。并研制出氢气、压缩空气混合气体火焰加热装置和方法,解决了一次挤压钼管坯的连续温轧问题。从而研制出最大长度6~8米,最小直径0.5毫米的各种小规格变形钼管。钼管长8米时外径公差±0.03毫  相似文献   

5.
前言钼精矿中的二氧化硅的测定一般采用氟化氢挥发重量法和盐酸脱水重量法。其优点是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但其缺点是流程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测定还需要昂贵的铂坩埚。我们参考有关资料采用硅钼兰全差示光度法测定钼精矿中的二氧化硅,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生产要求,适用于成批量的产品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继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4厂开展大直径钼坩埚旋压成形试验后,近日,该厂在该产品旋压成形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已具备直径30~800 mm钼坩埚的旋压加工能力。钼坩埚作为蓝宝石晶体生长的重要耗材,一般加工方法为烧结成形。旋压成形的钼坩埚不仅具有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作用,而且具有材质均匀、力学性能好等优点。由于大直径钼坩埚成形困难,目前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以直径7.4 mm轧制钼杆为原料,通过合理选择模具公差,提高拉丝温度,增加在线退火,调整石墨乳比重,在直径2.0 mm进行退火,改进拉丝设备,使磁控管用钼丝的直径公差一致均匀,解决了钼丝的劈裂,最大程度减少钼丝的头、尾劈裂,显著提高了钼丝表面质量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钼业》2013,(3):5-5
近日,一种用于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的重要材料——大型钼管靶,由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王林等科研人员人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高性能、超长钼管靶的空白,并将打破国外对高性能钼靶材的技术垄断。据了解,钼管靶是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关键耗材。之前,国内仅能生产烧结态钼管靶,其产品质量远低于进口的钼管靶。  相似文献   

9.
前言在钼化工生产过程中,钼含量测试工作量较大,常见测定方法为钼酸铅重量法、8-羟基喹啉重量法、PAR-Na盐容量法等。但由于它们操作繁琐或干扰影响较大,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们针对生产实际,试验采用82型全差示光度计利用钼与硫氰酸根形成桔红色络合物,进行高浓度钼的光度分析,微电脑做直线回归分析,在较大范围内进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焙烧钼精矿中钼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实验采用王水(HCl+HNO_3:3+1)分解试样,用5%EDTA溶液络合掩蔽多种干扰金属离子,用钼酸铅重量法测定焙烧钼精矿中钼含量,与硝酸-氯酸钾饱和溶液分解试样相比,无需二次除铁,分解试样完全,不用做残渣补正,具有分析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准确率高、精密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焙烧钼精矿中钼含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武洲  左羽飞  陈强  胡林 《中国钼业》2014,38(2):51-55
通过离心雾化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球形钼粉,根据钼粉造粒工艺过程着重分析了钼粉预处理对造粒钼粉品质的影响,分析了离心盘旋转速度、浆料表面张力、浆料密度、雾化液滴直径等工艺参数的相互联系及造粒钼粉直径取值范围,论述了后续脱胶工艺对杂质排除,尤其是C元素的去除的影响以及高温强化对造粒钼粉最终处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粉冶钼顶头     
我国穿制无缝不锈钢管用的顶头,目前大都采用铸态钼合金顶头。这种顶头不但成本高,钼消耗大,而且平均穿管寿命仅在100支左右,生产效率很低。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株洲硬质合金厂与北京钢铁研究院和大冶钢厂协作,以TZM为基础,开展了粉态钼顶头的研制工作。通过多种成份的摸索和使用试验,目前以Ti 0.6~0.8%,Zr 0.1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钨业》2016,(2):58-62
针对生产中使用不同规格的中频炉设备烧结直径90 mm纯钼棒和直径90 mm掺镧钼棒出现产品质量波动问题,研究650型和850型中频感应炉烧结钼压坯,采用不同的烧结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径90 mm纯钼棒在两种中频炉内烧结容易出现氧含量超标问题,中频炉尺寸越大,装炉量越多,氧含量超标越严重,通过调整炉内氢气流量,可以有效降低氧含量;直径90 mm掺镧钼棒在650型中频炉内则主要表现为小晶粒组织,而在850型中频炉内烧结主要表现为大晶粒组织,且容易出现环晶缺陷,通过放慢升温速度,延长保温时间,并提高氢气流量,可以有效地减少环晶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钼业》2010,(6):59-59
一种制备钼管的方法,涉及一种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金属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的步骤包括:1)将原料钼粉与水基粘结剂溶液混合均匀;2)将钼粉钼粉与水基粘结剂混合液置于离心成形机中成形;3)将成形的钼管坯干燥;4)将干燥的铝管坯进行脱胶处理;5)将脱胶后的钼管坯进行预烧结;6)将预烧结后的钼管进行高温烧结;7)将烧结后的钼管进行磨光处理;得到钼管。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钼业》2008,32(2):54-54
特种线切割电极钼丝,其重量组成为,钼粉和掺杂的稀土氧化物La2O3,La2O3的重量含量为0.2%~0.6%。制备方法为,在二氧化钼粉末中加入硝酸镧水溶液,在80~100℃加热分解并混合均匀,然后在800~1000℃的炉内氢气还原,得到掺杂稀土氧化物La2O3的钼粉,由钼粉加工成钼丝。本发明所制取的特种线切割钼丝,通过在钼中掺杂稀土氧化物La2O3,利用弥散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不快速重量分析法测定钼铁和钼添加剂中的铝(以8-羟基■盐形式)。在锆坩埚中用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助熔剂使试样熔化以达到完全分解。用水浸取冷却的熔块,使钼以钼酸钠形式与铁(Ⅲ)和其它含水氧化物立即分离。过滤后,在加入 EDTA 和草酸后,用8-羟基喹啉沉淀钼,并用重量分析法测定。精密度与准确度和标准法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高含量钼的分析,一般采用经典钼酸铅重量法,用酸打开矿样,过滤钼酸铅沉淀称量,残渣进行比色测定,钼含量以重量和比色合量计算。此法操作流程长,对含大量W、P、As、Cr的样品处理较为困难。湖南冶金研究所通过试验拟定了以过氧化钠碳酸钠熔融,干滤后取部分溶液以草酸络合钼,盐酸酸化硫酸肼还原,钒酸铵直接滴定的钼容量法。该法简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钼冶金技术与新型炼钢钼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一代钼冶金工艺是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将钼精矿直接分解成新型炼钢钼产品和单质硫磺产品,省去了钼精矿氧化焙烧工序和钼铁冶炼工序,既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钼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钼铁质量相比,新型炼钢钼产品具有易溶解、有害杂质少、金属钼含量高,收得率高等特点,适宜作为钼铁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钼粉     
本文叙述了钼粉制取工艺,钼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钼的分类和用途。钼酸铵为原料在500~600℃焙烧其产物为黄色 MoO_3,然后在 H_2气中进行一次还原,温度为450~650℃生成褐色 MoO_2,再在 H_2气中进行二次还原,还原温度为850~950℃,生成灰色钼粉。钼是体心立方结构,熔点2625℃,热导率137W/(m·K),密度10.23g/cm~3,电阻率5.7μΩ·cm。钼不与氢起反应,它和碳和含碳气体作用生成碳化物。钼与硅作用生成 MoSi_2。钼在500~600℃时可在纯氧中燃烧。盐酸、氢氟酸、稀硝酸以及碱液对钼不起作用。钼粉按化戍份分为 FMo-1,FMo-2两种,按粒度大小分为粗、中、细、超细四种。钼粉为钼丝、钼板、钼棒、钼异形制品、硅化钼发热体、玻璃窑炉鼓泡管、钼合金顶头、二硫化钼润滑剂和润滑添加剂、喷涂用钼等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用盐酸羟胺还原钼(Ⅵ)至钼(Ⅴ),EDTA络合钼(Ⅴ)及共存离子,锌盐滴定过量EDTA求得合量。于等量试液中不加盐酸羟胺,EDTA络合共存离子,滴定至近终点用酒石酸钾钠掩蔽钼(Ⅵ),锌盐滴定过量EDTA求得分量。二者之差即为钼量。2%~5%钨(Ⅵ)、铬(Ⅵ)或钒(Ⅴ)等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测定10.00~15.00 mg钼,相对误差-0.20%~+0.20%,测定37%~57%的钼含量,相对标准偏差0.10%~0.15%,样品加标准回收率99.60%~100.80%。方法结果准确度与钼酸铅重量法的一致,但本法选择性好、分析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