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髋臼骨折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123侧髋臼骨折的Judet-Letoumel分类表现。比较X线平片检查与CT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患者109例,其中14例为双侧髋臼骨折,共123侧髋臼骨折,全部经手术证实并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其中36例行CT三维重建。由有经验的医师分别单独依据X线资料,单独依据CT检查资料,或依据X线结合CT资料对骨折进行分析并依据Judet-Letoumel分类法分型,然后由2位手术医师共同根据手术中所见作出最终诊断,比较诊断符合情况。同时对髋臼内能否发现碎骨块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单独依据X线平片诊断符合112例(91.1%),依据CT资料诊断符合114例(92.6%),依据X线平片与CT结合诊断符合120例(97.6%)。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线平片与CT结合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髋臼内骨折碎块判断:本组123例患者中有77例手术发现髋臼内合并有碎骨片,平片发现32例,显示率为41.5%。CT显示73例,显示率为9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X线检查与CT检查对于髋臼骨折Judet-Letoumel分类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区别,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CT检查对髋臼内骨折碎块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在X线、CT检查中的特点。材料与方法:本病2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均经过胸部平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单发的肺内肿块4例,波浪状胸膜肥厚及多发胸膜结节8例。肺内转移及脑转移各1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胸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中具有相互补充作用。胸部X线平片仍是首选方法。CT在诊断胸部恶性间皮瘤肿瘤侵犯范围方面优干胸部X平片。因此合理的使用CT检查将会使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CT与X线平片在诊断乳腺癌脊椎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脊椎转移83例中,在同一部位2周内分别行普通X线和CT检查,共232个部位。用随机双盲法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CT及X线平片分别进行判读。结果:(1)乳腺癌脊柱骨转移好发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胸椎、腰椎、骶尾椎、颈椎;(2)CT对脊柱骨转移的诊断较X线平片准确、客观,CT诊断脊柱骨转移的准确率为74.6%,高于X线平片的509/5;(3)X线平片诊断脊柱骨转移的准确率有随周围结构程度提高,准确率降低的趋势,在对附件转移、转移瘤是否侵及软组织和椎管的判定方面不如CT。结论:当临床诊断和X线平片诊断结果不一致时,应考虑进一步行CT检查;在怀疑椎体附件或椎管有病变侵及时,应尽早行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透视结合切线位点片诊断腕舟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腕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摄取腕骨正侧位片,透视结合切线位点片及螺旋CT检查。记录腕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以螺旋CT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X线平片正位、正侧位及X线透视结合切线位点片对腕舟骨骨折诊断符合率。结果 120例中,舟骨骨折比例最高,为67.5%;其次为月骨骨折,占13.3%。X线透视结合切线位点片对腕舟骨骨折检出率为93.8%,显著高于正侧位的78.8%和正位片的61.7%(P<0.05);与单纯正位片比较,正侧位片对腕舟骨骨折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X线透视结合切线位点片对腕舟骨骨折诊断符合率高,是常规X线正侧位片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消化道异物的X线诊断,减少误诊。方法:采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方法加点片及腹部平片对本科诊断13例消化道异物进行X线分析。结果:消化道异物有8例X线可透性异物及5例X线不透性异物两种。结论: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附2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回顾分析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学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均先行胸部普通透视检查,全部病例摄有正侧位平片,其中18例做了CT平扫检查。结果: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中不透X线的金属异物6例,可透X线非金属异物17例,气管异物3例,右侧主支气管异物2例,右中间支气管异物12例,右下叶支气管异物3例,右中叶支气管异物1例,左主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异物各1例。23例中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2例手术治疗。结论:对不透X线的异物X线平片为最佳检查方法,对可透X线的异物行CT检查,不仅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对肺内阻塞性病变也能显示清晰,对活瓣性阻塞异物透视下观察纵隔有无摆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透X线异物的X线诊断。方法:对49例5月-10岁小儿临床疑有支气管异物均进行常规电视透视,胸部正侧位片,UF检查,结果:45例一次性诊断支气管异物。3例因未获明确异物吸入吏、临床又高度怀疑,24小时后复查胸片诊断为支气管透X线异物。1例因突感咳嗽、气喘气紧,本人否认有异物吸入史,临床以支气管炎伴感染治疗10天无效,X线胸片提示有支气管异物可能,经纤支镜确诊有支气管透X线异物(纸团),结论:一是强调选择曝光时间;二是观察双侧肺野、膈肌的光滑锐利与否,这是X线平片诊断支气管透X线异物的重要检查方法和X线征象。  相似文献   

8.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9例经血清学、病理学证实的脾包囊虫病之普通X线平片、US和CT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腹部平片,6例曾行US检查,7例作了增强前后CT扫描。平片常见表现为脾肿大、左上腹肿块及脾区线状囊壁钙化影(4例)。5例CT表现为高度均质无回声肿块,仅1例显示有回声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阳性率,弥补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诊断显示的不足。我科近年来对患有肋骨骨折病人采取了透视下摄片,提高了胸部肋骨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的影像学改变,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方法:56例AS病例全部做了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32例进行了MRI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论:X线平片为首选方法,对早期病例CT扫描优于X线平片,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差异。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共80例腹部X线平片和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肠梗阻诊断总符合率。结果 CT用于肠梗阻诊断总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CT用于肠梗阻患者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CT用于肠梗阻诊断图像清晰度和检查舒适度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腹部X线平片用于肠梗阻诊断操作简便度显著高于CT(P0.05)。结论 CT图像清晰度及检查舒适度优于腹部X线平片,但腹部X线平片操作更为简便,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的X线征象。材料和方法:综合分析86例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资料。结果: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病程时间长,并发症多,易恶化。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类型多,形态不定,病变范围不确定,两下居多,可伴有心功能不全或胸膜反应。结论:X线平片检查能够满足老年性肺炎的病变部位、范围、性质、基础病及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数字成像与屏/胶区别及临床心得。方法:对已确诊的500例胸部夕卜伤患者,均行cR及传统屏微x线检查,其中32例诊断较为困难者,行透视下切线位点片.结果:本组500病例共检出肋骨骨折612处,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84.80%、91.99%、8.01%。结论:数字成像能够早期诊断肋骨骨折,尤其对腋中线、肋部及膈下骨折,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平片,与透视下切线位点片比较,尚存在体位单一固定,切线角度不易准确把握,不能及时观察肋骨动态结构改变之不足,但CR操作简便,灵活快捷,图像清晰,后处理功能强,可及时弥补其不足。我们认为CR检查结合透视下点片成为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肾移植术后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5例,均摄胸部X线片,其中2例行胸部CT扫描。结果:胸片示病变呈双侧性网状结节影、浓密的斑片状影和云团状影及全肺实变影。CT扫描示肺内毛玻璃样、片状影以及正常肺与病变肺交织嵌合构成马赛克图形。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X线胸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对骨关节结核各征象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敏感性。结果 MRI在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等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CT、MRI等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关节结核患椎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发现,MRI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而CT的诊断敏感性又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在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7例小儿纵隔肿瘤的X线与CT检查结果,重点讨论胸部平片与CT检查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7例患儿的年龄为11个月~14岁,全部做了胸部X线平片及CT扫描检查,并均经临床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结果:X线胸部平片对纵隔肿瘤的检出率为14/17,其中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57.1%;CT检查的检出率为17/17,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2.4%。结论:胸部X线平片作为初步筛选的常规检查是必要的,能够显示大多数纵隔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但对显示隐藏于纵隔内的较小肿瘤以及肿瘤的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的限制。而CT检查对显示病灶细节及肿瘤周围结构更具优势。因此,X线平片发现纵隔肿块需进一步做CT检查,以尽可能地做出定性诊断,对具有临床表现、B超或胸部检查可疑的患者,也应作CT扫描,以提高检出率,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7.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早期诊断尤其是检出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梗阻病因的明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诊断准确性不高,大约20%~30%的病例腹部X线平片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梗阻大部分定位不确定,而且最主要是无法对梗阻作出病因诊断。随着MSCT技术的应用,CT检查可显著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和病因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18.
腰椎滑脱症的X线平片检查150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X线表现及平片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腰椎滑脱症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150例腰椎滑脱中,其中真性腰椎滑脱症36例,均显示椎弓峡部及关节间部骨质缺损;假性腰椎滑脱症114例,均显示椎弓峡部及关节间部骨质完整。讨论:X线平片检查是诊断腰椎滑脱症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普通X线与CT扫描检查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运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骨关节创伤临床一般常规首选X线检查,它以骨敏感性高,操作简便,价格便宜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普通X线平片可以诊断骨关节创伤中的明显骨折及脱位,特别近几年来,多数医疗机构均已配置了CR、DR系统,使普通X线平片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CT扫描检查往往是普通X线平片的补充,它具有图像层次清晰、信息采集丰富及密度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诊断骨关节系统中的细小隐蔽骨折、小关节的脱位及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这是普通X线平片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CT与常规X线诊断髋关节创伤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T与X线平片对髋关节创伤的诊断效能。方法就76例髋关节创伤病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髋臼骨折、股骨头及股骨颈骨折、关节腔内游离碎骨、髋关节脱位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CT在髋臼骨折的分型诊断、发现股骨头隐匿性骨折和关节腔内游离碎骨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CT还能显示髋关节积液、积血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等形态变化。结论CT是全面评估髋关节创伤的必要检查手段,其总体诊断效能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