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手术,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侧卧位单肺通气,取腋中线第7肋间为胸腔镜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肋间作一长约2 cm的切口为操作孔.结果 1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肺大疱胸腔外缝扎及胸膜摩擦固定术,手术时间45~60 min,出血量10~60 mL,平均30 mL;术后3~5 d全部顺利恢复出院,无术后血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个月至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技术是一种简单、微创、经济的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28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汪平  郑崇乐  陈亮  谢刚  龚太乾 《西部医学》2008,20(4):714-715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28例自发性气胸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的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侧卧位单肺通气,取腋中线第七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作一长约2-3cm皮肤切口经肋间进入胸腔作为操作孔,采用常规细长器械或电视胸腔镜器械经操作孔进入胸腔内操作完成肺大疱的切除、胸膜摩擦等操作。结果28例患者中肺大疱切除27例,胸膜摩擦1例。手术时间45-125 min,平均65分钟;出血10-200ml,平均50毫升;术后全部顺利恢复出院,无术后血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12个月,仅1例复发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免除常规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所需的1-2个辅助操作孔的损伤,在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可完成肺大疱切除术和胸膜摩擦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且与常规三孔电视胸腔镜技术的治疗效果相同,可进一步推广用于其它只需进行简单胸内操作、易于暴露的胸膜疾病、心包疾病和肺活检、局部切除及纵隔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王有贵  洪卫东  汪苏波  倪玉宝 《吉林医学》2013,34(13):2518-2519
目的:主要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的经验体会。方法:总结4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左侧气胸25例,右侧20例,男41例,女4例,年龄18~54岁,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6肋或第7肋间,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和腋后线第6肋或第7肋间,手术时间30~80 min,出血量50~100 ml(主要是操作孔渗血),住院7~31 d。结果: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1例气胸复发给予多次胸腔穿刺处理治愈,3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短暂房颤,给予对症治疗治愈。结论:电视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胸壁疤痕小,不影响美观,是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气胸多是肺大疱破裂的表现,是胸外科常见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肺大疱切除术是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手术方式[1],国内外多采用三孔操作,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报道较少.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采用单操作孔VATS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108例电视胸腔镜胸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肺小肿物切除;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治疗;外伤性、自发性血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探查;胸膜固定术;包裹性脓肿和积液清除;纵隔淋巴结和胸壁肿物活检.结果 肺良性小肿物术后恢复快,引流少,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疼痛轻;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治疗多数术后仅留置闭式引流2~4 d;纵隔肿物、胸壁肿物活检为准确的病理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包裹性脓肿和积液清除完整,术后复发少;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后预后良好.结论 微创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肺功能破坏程度远较常规开胸手术小,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保证了术后患者原有的生活质量.该术式对老年或体质较差者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乳晕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该院37例男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乳晕单操作孔途径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4~87 min ,术中出血25~60 mL ,无严重并发症,切口愈合好,未见明显疤痕,术后无明显疼痛不适。结论经乳晕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自发性气胸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缝合结扎在肺大疱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7例肺大疱患者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大疱用切割缝合器切除,部分肺大疱用无缝针线结扎或电凝棒固化结合生物蛋白胶喷覆创面及胸膜固定术。结果:37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1周后治愈出院,引流管在胸腔放置平均4.2d。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2例,经胸穿抽液后痊愈,自发性气胸3例。随访0.5年至今无复发。结论:VATS是彻底治愈肺大疱的首选方法,其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古卫权  杨劼 《海南医学》2005,16(1):85-8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方法、适应症、疗效以及优点。方法 1999年3月~2004年8月对12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均行肺大疱切除或漏气肺组织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全组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出院,随访1~63月,8例复发,1例两次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替代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3年8月~2008年12月利用腹腔镜替代内科胸腔镜诊治胸膜疾病52例.均于局麻下腋中线6、7肋间作一切口,置入胸腔镜,在胸腔镜协助下作另外1个切口,再经套管插入操作器械,进行胸腔内病变探查和活检及胸膜固定术.结果 2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行胸膜活检和胸膜固定术;19例术前确诊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8例顽固性气胸行胸腔镜下肺大疱穿刺及漏口粘闭;4例脓胸清除.结论 胸腔镜和腹腔镜、纤支镜等器械可以通用,利用腹腔镜及附属器械开展胸膜活检和胸膜固定术,可以取得胸腔镜同样的效果,并可降低费用.活检阳性率为95.2%,治疗总有效率94.2%.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电视胸腔镜对16例胸腔积液病人行胸膜结节活检切除及胸膜滑石粉固定术。结果 16例病人无手术死亡,术中均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术后未出现患侧胸腔积液。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诊治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治疗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首次自发性气胸的术式、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1年12月胸腔镜手术治疗首次自发性气胸31例,28例为原发性气胸(PSP),3例为继发性气胸(SSP)。镜下探查4例无病灶,5例仅有胸膜粘连,22例有肺大疱。手术方式为松解胸膜粘连 切除或闭合大疱 胸膜固定术。结果:术后并发皮下气肿2例,并发症率6.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无病例复发气胸。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首次自发性气胸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首次自发性气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电视胸腔镜行胸膜固定术胸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结果33例患者行胸膜固定术,三个月内手术侧胸腔均无胸腔积液产生,有效率100%.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总结胸腔镜治疗某些胸部疾病的体会。方法行胸腔镜手术105例,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71例,巨大肺大疱切除2例,肺叶或肺楔形切除术19例,纵隔肿瘤和囊肿切除5例,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2例,胸腔积液胸膜活检术2例,胸外伤手术3例,肺叶切除术后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结果术后并发症7例占6.67%,其中复张性肺水肿1例,肺泡漏带引流管超过7 d者3例,胸腔出血1例再次开胸止血,术后胸腔积液积气2例,再次置闭式引流管。结论胸腔镜手术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某些胸部疾病,基层胸外科医生应加强技术培训,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根据适应证灵活选择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28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行经腋下小切口(LAT)或电视胸腔镜(VAT)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和胸膜固定术。结果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双侧均存在肺大疱,且大部分对称存在。全组手术时间(101.4±47.8)min,术中失血量(31.5±19.3)mL;术后保留胸引管时间(3.5±1.4)d,术后住院时间(4.5±3.5)d。术后随访432例(68.8%),随访(35.7±10.1)个月,2例(0.5%)复发气胸。结论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术,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郑轶峰  姜建青  杨列  俞永康  李卫  范啸文 《四川医学》2011,32(10):1520-152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外周性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肺外周性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肋间,切口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或5肋间,切口长约2~3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果 54例患者中(肺大疱和自发性气胸38例,肺外周孤立性结节或包块16例)单操作孔手术52例,传统三孔手术2例;手术时间20~110min,平均43min;术中出血10~300ml,平均70ml。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可以完成肺外周性病变的手术治疗,安全可行,应作为肺外周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12~2013—1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胸外科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26例,切口采用一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肺大疱的处理方法包括切除、缝扎、烧灼。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良好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电视胸腔镜在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 ,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的可行性 ,并介绍几种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方法 :经电视胸腔镜手术共 48例 ,包括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加胸膜固定术 8例 ,其中胸膜转移癌 3例 ,胸膜间皮瘤 1例 ,结核性胸膜炎 4例 ,急、慢性脓胸纤维板剥除清创术 6例 ,外伤性血胸止血和凝血块清除 4例 ,肺大疱破裂伴气胸、肺大疱缝扎术 2 5例 ,胸段食管癌切除 5例。结果 :1例食管癌因肿瘤穿过肌层累及左下肺静脉中转开胸 ,另 1例食管癌胸腔镜探查肿瘤与主动脉呈“冻结状”粘连而放弃手术 ,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 3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不影响根治程度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V”型打结器及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行肺大疱套扎夹闭切除、胸膜肿瘤电灼切除及肺胸膜病变取材病检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本组71例,其中53例为自发性气胸入院,术中证实为肺大疱,均应用VATS行肺大疱套扎、夹闭切除,12例胸膜肿瘤取材后电灼切除,6例不明原因反复胸水患者胸腔取材明确病变.结果 53例肺大疱及12例胸膜肿瘤患者均一次手术切除治愈出院,无中转开胸及复发.6例不明原因反复胸水患者,应用VATS肺胸膜病变取材病检明确了诊断.结论 应用VATS治疗肺大疱及胸膜肿瘤效果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VATS在一些不明原因反复胸水患者,尤其是恶性胸水病例中,取材病检明确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观察组)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并选取同期采用三孔胸腔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3例(对照组), 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胸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1.000)。 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能够顺利完成不需要复杂操作的胸腔镜手术, 没有增加手术时间, 符合微创的理念, 值得在微创胸腔外科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普胸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72例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纵隔良性肿瘤、纵隔囊肿、肺良性肿瘤、心包积液、恶性胸水、肺转移癌、胸膜结核、急性脓胸等17种胸部疾病。结果:手术时间20~130(平均57)min,全组手术出血均在100mL以下,均未输血。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2(平均2.5)d。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术中有10例延长切口,其中6例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4例肺部病灶楔型切除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肺癌且伴部分粘连。术后肺漏气4例.其中肺大疱术后复发气胸2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及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肺及纵隔良性肿瘤切除、心包开窗、恶性胸水的诊断及治疗、胸外伤探查等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