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欧阳晓波 《华西医学》1998,13(3):289-290
近年来,随着内镜的广泛开展,认识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病变。这种因门脉高压产生的胃粘膜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ro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现结合本院1995~1996年8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胃镜下是否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将其分为PHG组和非PHG组,对二组资料的血常规、肝脏生化、凝血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B超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例肝硬化患者中PHG共14例,占34.1%。PHG组与非PHG组胃底静脉曲张程度(X^2=10.342,P=0.001),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红色征阳性(X^2=10.342,P=0.001),食管静脉重度曲张伴红色征阳性(X^2=3.873,P=0.049),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红色征阳性(X^2=3.873,P=0.049),RDW(t=-2.322,P=0.026),MPV(t=2.149,P=0.038),PIA(t=2.064,P=0.046),CD3+计数(t=3.292,P=0.017)、CD4^+计数(t=3.642,P=0.011)及脾脏厚度(t=-2.952,P=0.005)、脾长径(t=-2.241,P=0.031)、门静脉内径(t=-2.177,P=0.044)及脾静脉内径(t=-2.235,P=0.031)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而二组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脏生化、Child-pugh评分及分级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门静脉高压与肝功能下降均是PHG发生的重要因素。(2)PHG常伴有机体免疫紊乱。(3)PHG与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肝源性溃疡是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肝硬化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三年对114例肝硬化经胃镜证实32例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有门脉高压的肝硬化在统计学上与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相关性.旨在探讨肝源性溃疡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将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00例肝硬化患者中,PHG 97例(48.5%),EV154例(77%).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P<0.01),EV程度与PHG发病率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HG的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及EV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误诊为肝硬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而病理证实为IP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与10例病理证实为肝硬化的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IPH患者中5例胆碱酯酶(CHE)高于4 400 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大于80%;IPH病理特点门静脉分支纤维化为主,均未见假小叶.结论 IPH患者影像学表现类似肝硬化;CHE 4400 U/L及PTA 80%可作为鉴别IPH与肝硬化的重要指标;病理排除肝硬化是IPH必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芳  宋爱华 《临床医学》2005,25(5):79-79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是门脉高压症的重要并发症,它不同于非门脉高压患者的胃炎,其特征为胃镜下胃黏膜出现特殊病变伴有黏膜和黏膜下微细血管、毛细血管的明显扩张、扭曲.组织学上表现为血管扩张,黏膜下层动静脉短路开放和固有膜水肿,伴或不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笔者对2001~2004年98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做出以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肖静  邹天然 《华西医学》1996,11(2):143-145
本文对100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其结果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46%,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31%,不明原因出血率23%,并就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出血原因,治疗效果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粘膜及食道病变。结果 门脉高压性胃部(PHG)占57.78%;门脉高压性胃病直接导致出血占26.09%。结论 (1)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粘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2)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商品名科素亚 )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每天口服氯沙坦 2 5~ 5 0mg,历时 2~ 4周 ,应用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 ,并计算门静脉、脾静脉的血流量。结果 治疗后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 ,从 (14 11± 2 11)mm降到 (12 11± 1 87)mm(P <0 0 1) ,血流量从 (1185 5 2± 812 6 0 )mL/min降到 (6 4 1 91± 390 30 )mL/min(P <0 0 1)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及其血流量也有所降低 ,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氯沙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得安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1980~1981年,法国学者Lebrec等首先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中证实,口服心得安有降低门脉压的作用,长期应用则可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性。此后,国外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存在着一些分歧的意见。兹复习文献资料,对心得安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门脉高压形成原理的简要回顾 1.后向血流学说:1945年Whipple首先提出,门脉阻力增加,肝血液流出道障碍,致门脉系统被动性充血,产生门脉高压。此时机体交感神经张力亦过高,外周血尤其门脉血内去甲肾、血管紧张素、5羟色胺、组胺等含量增加。即是说门脉血管阻力增加,除与肝脏结构改变的器质性原因为主外,也有血管活性物质介导的功能性阻力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  吴俊超  杨锦林 《华西医学》2002,17(2):223-223
特发性门脉高压(IPH)是一种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的综合征。本文报道10例,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无肝硬化改变。行门奇断流术或门腔分流术,食管静脉套扎术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氧自由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春吉  裴凤郁 《新医学》1995,26(3):129-130
本文检测了32例肝硬化PHG患者胃粘膜LPO含量,发现其胃粘膜LPO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胃粘膜病变、EV和肝功能障碍程度以及GDBM与否有密切关系。提示,OFR参与肝硬化PHG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内科自1995~1997年抢救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31例,女5例,年龄28~72岁。36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36例中乙肝后肝硬化28例,丙肝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6.
靳和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97-8397
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出血部位为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以外的部位出血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异位出血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不断增加,并且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分析我院ill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资料。l资料和方法111例肝硬化患者均为经临床、实验室、B超或CT检查确诊并以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诉而行急诊胃镜检查者,其中胆汁性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3例。男94例,女17例,年龄28~74岁,平均52.32岁。病程2.5~17年,平均10.7年。肝功能ChildA级43例,B级39例,C级29例。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对10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24h内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其中55例行Hp检测。结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要出血原因(47.22%),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Hp感染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无须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毛华  李瑞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595-597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与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级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胃镜观察已确诊的107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测定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及腹水量,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及MELD分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G内镜表现以马赛克征、蛇皮样病变、猩红热样疹最为常见,多位于胃底及胃体,其发生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损害程度及酒精、胆汁等刺激性因素有关,与胃底静脉曲张无相关性.结论:肝硬化PHG内镜特征明显,门脉高压是PHG形成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有其他损伤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笑秋  王兴鹏 《临床荟萃》2002,17(8):455-456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因存在肝功能障碍及高阻力、高动力的血液动力学特点 ,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应与普通人群上消化道出血不同。由于内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1] ,我们回顾分析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995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经胃镜检查的 17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男 113例 ,女 6 6岁 ,年龄 13~ 80岁 ,平均 4 9.2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证实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既往有明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史。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生呕血和 (或 )便血 (黑粪及暗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