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苎麻及麻纺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受国家资信政策调整等原因的影响,目前苎麻市场十分萧条,流通渠道极不畅通,原料和产品严重积压,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本文就如何扭转当前苎麻市场疲软的局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麻纺行业首次由企业组织召开的工贸联谊会,于1995年5月在四川涪陵金帝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近年来,苎麻制品国际市场趋于平稳。而国内苎麻原料生产由于受前几年苎麻业不景气的影响,原麻产量大幅度下降,供求关系发生急转,苎麻原料市场时起时伏,对农、工、贸生产都造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麻纺产业目前主要以亚麻、苎麻、汉麻以及黄麻为主,其中产能规模最大的为亚麻产品。目前,我国麻纺终端产品很大一部分通过成衣出口。麻纱布及制品年出口约20亿美金,服装(多为混纺)出口200亿美金左右,出口市场包括印度、意大利、韩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越南等国家。近几年,国内持续加大麻纺产品的宣传力度,内销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原料供应依存度高目前按规模来讲亚麻最大,长麻纺大约65万锭,占全球产量的70%。原料主要以进口为主,国内种植面积很少。其中优质打成麻主要来源于欧洲(法国、荷兰、比利时),其  相似文献   

4.
世界苎麻看中国,中国苎麻看江西,江西苎麻看新余。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世界90%的苎麻产自中国。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是我国最大的苎麻布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苎麻主产区之一,其苎麻布产量占全国的68%。而在江西几大苎麻种植区中,新余市最负盛名。近年来,新余市将优良的苎麻种植传统和先进的纺织技术有机结合,麻纺产业飞速发展。2014年12月,新余举办了我国首届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为国际国内麻纺产业发展搭建对外合作、投资、引技、引智的桥梁,改变了我国作为麻纺大国却没有大平台去支撑麻纺产业发展的现状。11月6日,集聚全行业权威和智慧的2015中国(江西)国际麻博会,再次在江西新余创意起航。  相似文献   

5.
对包芯纱的用途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对苎麻包芯纱的半制品质量和成品质量进行了试验分析,对稳定纱芯退绕张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在长麻纺DJ562(CZ)细纱机上围绕生头、接头等操作技术,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苎麻堪称我国服用麻纤维当中的"国宝",全世界超过90%的苎麻种植面积在我国。2017年,我国苎麻种植面积约10万亩左右,主要产区是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安徽、江苏等省。按照麻纺行业"十三五"抓市场、调结构、促升级的指导思想,到2020年各类麻纺织产品加工总量预期达到200万吨,麻纺及染整精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达到700亿元。其中,在加快科技进步步伐的前提下,苎麻行业万锭用工还要达到350人以下。  相似文献   

7.
紧密纺纱技术在麻纺细纱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麻纺细纱机纺纱过程中因纺纱三角区的存在,苎麻纱毛羽多且长,影响织物质量.分析了传统麻纺细纱机的纺纱特点以及利用紧密纺技术进行改造的方法,对紧密纺纺纱原理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麻纺细纱机紧密纺装置的构成.纺纱结果表明,紧密纺苎麻纱与传统环锭纺苎麻纱相比在毛羽、强力、条干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8.
达川地区是全国、全省的苎麻主要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占全省的75%以上.苎麻纱及织物的生产加工始于8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市、县属企业17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各一户,形成了苎麻长纺4万锭、短纺2万锭、气流纺400头、梭织机700余台,精干麻超万吨的生产能力,生产精干麻、麻条、麻纱、交织及混纺市等品种,产品主要销往美国、韩国、日本、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销售收入均可达1亿元以上,是达川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在1985—1989年间,麻纺制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麻纺工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达川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安排城市待业青年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达川地区是全国、全省的苎麻主要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占全省的75%以上。苎麻纱及织物的生产加工始于8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市、县属企业17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各一户,形成了苎麻长纺4万锭、短纺2万锭、气流纺400头、梭织机700余台,精干麻超万吨的生产能力,生产精干麻、麻条、麻纱、交织及混纺布等品种,产品主要销往美国、韩国、日本、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销售收入均可达1亿元以上,是达川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在1985-1989年间,麻纺制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麻纺工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为达川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安排城市待业青年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麻纺工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的议案成为麻纺行业人士关注的热点。业内人士表示,此议案符合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需要。邱新海指出,麻纺产业发展正面临突破创新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落后、消费市场拓宽不足等瓶颈后的市场机遇,除麻纺业自身要努力外,国家有关部门对麻纺工业的发展应给予关注和政策上的扶持。加强国内麻类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国家应  相似文献   

11.
合理选择黑色精梳羊毛条和苎麻条,探讨长麻纺各工序的生产工艺,利用长麻纺纱设备生产苎麻/羊毛赛络纺色纺纱线,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强力。针对苎麻、羊毛2种纤维的性能差异较大,对黑色羊毛预并条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工艺设计,有效解决了羊毛纤维在纺条过程中出现的静电缠绕现象。配置合适的赛络纺装置,改造细纱吊锭装置,利用长麻细纱机进行赛络纺,合理配置自动络筒电清参数和并捻工艺,成功生产36 Nm苎麻/羊毛70/30赛络纺色纺纱。合股后织造苎麻/羊毛色纺人字斜纹布,成为流行面料,满足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我公司为了开拓苎麻长纤纺的产品市场,在现有长麻纺设备的 基础上,使用苎麻、天丝、羊毛三种纤维进行混纺,成功地开发苎麻50/天丝30/羊毛20三合一系列混纺纱,并对各工序的工艺配置及质量控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曾莹 《中国纤检》2010,(15):28-29
<正>6月9日到11日,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主办,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承办,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年全国苎麻纺织工业年会在湖南株洲召开。本次年会对苎麻产业的复苏及产业发展方向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专职主任会议在湖南郴州召开。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在会上提出。面对亚麻、苎麻、黄麻等行业出现的新机遇,中国麻纺行业各个专职委员会要为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围绕行业发展的重点开展工作:一是要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在于有步骤、有组织地搞好苎麻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上海纺织科技》1991,19(3):42-43,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发展,苎麻制品及苎麻纺织业由原来很小的规模而一跃成为出口大宗产品,确立了苎麻纺织的应有地位。苎麻产品在以出口为主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广大的国内市场。现今,一些群众喜爱的中高档苎麻床上用品已进入一般职工群众家庭。 苎麻既有凉爽、吸湿、透气的特性,又具有刚度高、硬挺、不贴身的优点,因此,  相似文献   

16.
苎麻针织物的丝光加工,也就是通过浓NaOH对纤维素纤维进行物理化学作用,使之获得永久性光泽,改善染色性能(上染率、得色深度、匀染性能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丝光工艺,丝光加工也是各类纤维素纤维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不可少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马薇 《纺织机械》2014,(8):20-20
<正>据悉,国内首次以麻纺为主题的国际性博览会将于12月11日~13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此次博览会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新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深化麻纺产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麻纺产业发展成果,传播中华麻纺文化,促进麻纺产业向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稳步发展。据了解,当前新余市共有麻纺企业320家,已初步形成了苎麻种植、脱胶、纺线纺纱、织布、家纺品、服装加工较为完整的麻纺产业链,其辖区内的分宜县被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夏布之乡"称号。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表示,新余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麻棉混纺纱、麻涤混纺纱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苎麻精梳落麻(下称落麻)作为短纺的原科,越来越得到开发和利用。因此,了解落麻性状、掌握落麻测试方法,刘苎麻纺(即长麻纺)和短纺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落麻的有关情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测试落麻性能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专职主任会议在湖南郴州召开。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麻纺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2009年11月纺织行业从谷底回升,麻纺行业也出现了向好的势头。亚麻、苎麻、黄麻等麻纺行业的分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无论是在商场橱窗还是在居家生活中,含麻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国内麻纺制品的消费群体正不断扩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随着"绿色着装"理念影响,含麻服装在日常生活中大放异彩,麻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纺产品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毋庸置疑,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人们对麻类制品的理解正在从单一纯麻产品转向棉麻混纺、化纤混纺、毛麻混纺等与多种纤维混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面料风格,促进了麻类产品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