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且以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1,2]。而SLE脑病(NPSLE)是SL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0.9%,占SLE死亡原因的第2位,是SLE活动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儿童SLE为成人发病数的4%~10%,且儿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部分儿童患者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以致漏诊或误诊,重症弥漫性神经精神狼疮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4例NPSLE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儿童狼疮性脑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BLM)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肾脏风湿免疫科 2020-2021 年住院确诊为 SLE 的患儿 23 例,分为三组:对照组(初诊未用 BLM)7 例、初发组(初诊即用 BLM)7 例、复发组(复发才用BLM)9 例,分析三组患儿使用 BLM 前后相关炎症指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激素用量等变化,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疗效。 结果:儿童 SLE 使用 BLM 后激素用量、SLEDAI 评分、血沉均降低(P 均<0. 01),且初发组临床缓解时间、激素用量、SLEDAI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均<0. 05);复发组临床缓解时间长于初发组(P<0. 05);临床缓解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r =0. 606,P<0. 05)。 结论:BLM 治疗儿童 SLE 安全有效,可减少激素用量,降低疾病活动度,且早期应用更易缓解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抗核小体抗体(AnuA)单独及与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与成人SLE的诊断价值;探讨AnuA与JSLE和成人SLE的临床特点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比校分析。方法选取141例JSLE及165例成人SLE患者,56例非JSLE及46例成人非SLE的疾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uA;收集JSLE和成人SLE患者同期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SLEDAI评分,分析JSLE和成人SLE患者An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JSLE与成人SLE发病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uA对JSLE的敏感度(74.47%)高于成人SLE组(59.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SLE组AnuA与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4.68%和83.47%,高于成人SLE组72.05%和6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SLE、成人SLE组AnuA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9,P=0.032;r=0.125,P=0.014)。结论Aun A单独或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对JSLE诊断的敏感度均较成人SLE高。AunA与2组疾病活动度相关,为JSLE、成人SLE的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了又一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指包括青春期前后的少年时期起病的SLE,1892年由Stowers首先描述[1].儿童期发病的SLE临床症状较成人严重,病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现对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25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临床表现多样,使早期确诊较困难,易发生误诊。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现将我科1999年3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1例儿童SLE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心脏损害是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和明确SLE心脏损害的特点,指导临床工作,本文收集我院1996-2003年门诊及住院的SLE病例135例,对其中有心脏受累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心脏损害的46例患者进行比较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总结男女不同性别临床上不同特点,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本人将我院自1995年至2005年间住院治疗的29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同期住院的166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SLE组29例,平均年龄32.8岁(10-59岁),其中20-50岁20例,占69%;女性SLE组166例,平均年龄29.7岁(7-45岁),其中20-50岁135例,占81%。全部195例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2年修正的SLE诊断标准[1]。1.2统计学方法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  相似文献   

8.
<正>收录我院2006年至2010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女性3例,男性1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2年修正的SLE诊断标准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标准。4例患者中位年龄48.6岁(42~56岁),其中3例女性患者病史均在3年以上,2例患者SLE明确诊  相似文献   

9.
颜云霞  黄赛赛  朱赟  王红  马晓蕾 《江苏医药》2022,48(4):341-343+34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其中,5例诊断为SLE后确诊为TTP,8例同时诊断SLE和TTP。3例为SLE中度活动,10例为SLE重度活动。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2例)、肾功能损害(11例)和神经系统异常(10例)。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有效。6例患者长期随访病情稳定,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SLE合并TTP患者常伴随SLE中、重度活动。当患者出现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检测LDH水平与外周血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早期联用血浆置换有利于改善SLE合并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收治的128例SLE患者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总结SLE患者心脏损害的心电图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SLE患者中有42例(32.83%)心电图异常。结论 SLE影响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SLE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时一添  袁风红  陈海凤  邹耀红 《安徽医药》2018,22(12):2343-2346
目的 探讨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多发骨梗死的诊治,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SLE合并多发骨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总结该类患者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结果 SLE合并多发骨梗死患者一般多曾因病情活动予较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结论 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降低SLE患者合并骨梗死风险;影像学MRI有助于早期诊断骨梗死。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布骏  姜波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6,32(9):878-879
将本院7年来收治的30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与同期随机抽取的100例成人SLE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回顾性对比,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郭俭  朱蕾芳  夏晓艾 《江苏医药》2012,38(22):2738-273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2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资料.结果 28例中,妊娠诱发SLE发病4例(14.3%),妊娠诱发SLE活动10例(35.7%),病情稳定14例(50.0%);28例妊娠中出现产科并发症16例,治疗性引产或人工流产4例,活产24例.病情活动期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结论 SLE患者妊娠可诱发SLE病情活动,母婴并发症增加.应早期对患者加强监护,合理用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三者联合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价值。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8例SLE患者血清,46例其他系统性风湿病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人员血清中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结果 68例SLE患者ARPA阳性10例,对诊断SLE的敏感性为14.7%,特异性为100%,与其他系统风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其中一项阳性的病例有52例,阳性率提升至76.4%。结论 ARPA与SLE具有高度相关性,可用于SLE的临床诊断;联合检测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可以提高血清学诊断SLE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SL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SLE患者中,60例(41.6%)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脏损害组与心脏未受损害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病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心脏损害组的SLE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心脏未损害组,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未损害组(P<0.05)。结论病程长、贫血及CRP增高可能会增加SLE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变化与心脏损害及病程、疾病活动、抗心磷脂抗体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3例SLE患者和7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回顾性地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每份心电图12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 (1)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其中有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P<0.01),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2)SLE患者晚期组QTd较早期组和初发组明显延长(P<0.01;P<0.01);(3)SLE重度活动组QTd较轻度活动组和稳定组明显延长(P<0.05;P<0.05);(4)SLE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组QTd较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组明显延长(P<0.05);(5)SLE患者QTd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176,P<0.05;r=0.178,P<0.05;r=0.172,P<0.05;r=0.393,P<0.01;r=0.355,P<0.01)。结论 SLE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多种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相关。QTd可能是SLE患者心脏损害的一个有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255-257
目的通过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临床接诊情况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不同分型合并妊娠临床特点、治疗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30例SLE肾炎型和皮损关节型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肾炎型患者中有15例病情恶化,6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10例皮损关节型中有1例病情恶化,1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20例患者中肾炎型有2例流产和1例胎死宫内,余17例母婴平安。结论与皮损关节型患者妊娠相比,SLE肾炎型患者妊娠更易导致病情恶化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丢失率增高。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就我院1980年-1990年间经院诊治的87例 SLE 患者的心脏受累情况作专项分析。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87例患者中,女80例,男7例。年龄14岁-64岁,平均31.4岁,40岁以下63例,占72%,全部病例均基本符合我国1982年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变化与心脏损害及病程、疾病活动、抗心磷脂抗体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3例SLE患者和7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回顾性地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每份心电图12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 (1)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其中有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P<0.01),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2)SLE患者晚期组QTd较早期组和初发组明显延长(P<0.01;P<0.01);(3)SLE重度活动组QTd较轻度活动组和稳定组明显延长(P<0.05;P<0.05);(4)SLE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组QTd较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组明显延长(P<0.05);(5)SLE患者QTd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176,P<0.05;r=0.178,P<0.05;r=0.172,P<0.05;r=0.393,P<0.01;r=0.355,P<0.01).结论 SLE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多种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相关.QTd可能是SLE患者心脏损害的一个有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免疫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而人类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IL-10)被认为是体内最重要的抑炎细胞因子,其对炎性反应的调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IL-10在SLE患者体内显著升高。本研究主要针对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SLE发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45例SLE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全血标本,提取患者DNA,采用PCR和酶切、电泳的方法得到IL-10基因-592C/A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结果 SLE患者IL-10基因-592C/A位点基因型分布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SLE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