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童话<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一文中.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塑造了一个貌似凄美爱情、实则富有道德寓意的故事.打鱼人三送"灵魂"预示着道德的迷失与放逐,而"灵魂"的三次艰难回归则表明了道德救赎与回归之路的艰辛曲折.打鱼人、神父、商人和女巫对灵魂的不同解读源自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灵魂的放逐与回归亦即道德的放逐与回归.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王尔德首先倡导的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与分析了英国作家王尔德及其剧作《莎乐美》,分析了《莎乐美》与圣经故事的关系及其作为19世纪. 末颓废派力作的语言特色,着重介绍了《莎乐美》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西林的独幕喜剧《酒后》长期遭到种种误读和批评。从剧本矛盾性的人物塑造上重新解读《酒后》,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剧本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有灵魂观,但中国文化并没有统一的、清晰的、经科学论证的灵魂观,传统思想中的灵魂观也是较为混乱而不成体系的.以唐代离魂小说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先民的灵魂不灭性、灵魂独立性和灵魂轮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问题都不能确定,古人的看法大多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我们而言,只要把握今生就好.  相似文献   

5.
站在西方文化域场之外的“他者视野”,或者抛开宗教的强加,回到“历史视野”,《圣经》是一本杂糅了历史、神话、信仰、伦理道德以及文学艺术的“多元读本”。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文化母体,《圣经》孕育着社会契约的胚胎,推动着人类最初的道德启蒙和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6.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菊本是日本皇家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菊与刀》似乎并未简单地从字面含义出发,而是以它来寓示日本人其性格的矛盾性和文化的双重性。此书用心、用细节来描述论证耻感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结构;等级制度是日本社会公认的正当的社会结构;并从恩与报恩的社会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对日本文化进行多方位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推进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其作品中充满了反讽和悖论。《道连.格雷的画像》是其唯美主义的代表力作。将王尔德一生中的三个不同称呼,对应于作品中的三个主人公,通过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揭示王尔德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与作为一个时人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8.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表面看来,整个故事充满绝望、暴力与死亡,其实,福克纳更想表达的是人类经受了种种悲剧、打击和磨难后顽强地生存下来的精神———人的灵魂不但没被摧垮而且还会不朽。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第四部分中迪尔西及其形象的探讨和解读对富有怜悯、牺牲和耐劳之心的黑人女仆迪尔西进行了阐述,认为迪尔西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从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妇女》塑造的男女两性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在作品中想要通过伯基与厄秀拉创造出一种平衡、超然的和谐婚姻关系,并试图在和谐的婚姻关系之后找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生死观奠基于理念论,灵肉二分,灵魂不朽,生之意义维系于死后灵魂得以对理念世界的直观;人类得以祛魅后,此种宗教式的生死观蜕变成对生的戕害;海得格尔以其时间现象学的方法,强调向死而生,即在生之对立面———死中生,因而,柏拉图之灵与肉、生与死的二分及其对立于此在的“出窍”状态下统一起来。海德格尔生死观是其对传统本体论颠覆之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回归文本的方法,将孔子思想的重要载体——《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天"、"命"的含义进行了考察和归纳,认为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持怀疑态度。孔子哲学思想中的天命观主要是唯物的,具有十分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题名中的"儒林"和"史"字都透露出它与史传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林外史》的艺术构思在人物出场的线索设置、人物退场方式以及主旨确立等方面受到《汉书.儒林传》的诸多启发。《儒林外史》虽曰"外史",却是依托"正史"进行艺术构思,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汲取历史营养进行小说创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道德建设。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谈了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提及了教育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各种"善有恶报"的不道德现象,从功利主义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律令的失效着手,深入剖析当今社会的伦理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现存道德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单四嫂子和祥林嫂是鲁迅在《明天》和《祝福》中塑造的两个寡妇形象,但是对这两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鲁迅一改批判愚弱国民"劣根性"的锋芒,而对她们倾注了"哀其不幸"的同情与怜悯。本文试图结合鲁迅的"节烈观",分析其笔下塑造的寡妇形象,并联系鲁迅本人的身世,探析"寡母抚孤"与鲁迅创作这一题材的心理关系,认为"寡母抚孤"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心理销毁了鲁迅的批判锋芒。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他人或自身的网络行为及品质等作出的善恶与否的判断。现实社会的多样性特征反映到网络道德评价上,就表现为网络道德评价标准、评价动机、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我们要维护主导的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网络道德评价的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有益风化的戏曲教化观一直备受明清曲家的重视,许多曲家常常借戏曲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而晚明曲家张凤翼则在戏曲的教化观上有着自己的思考,表现出独特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8.
《南昌水专学报》2018,(2):59-63
《柳林风声》中的蛤蟆形象是儿童人格的真实写照,为儿童读者提供了认识自己的镜像。他从任性胡闹走向理性成熟的过程,隐喻个体从受自然天性驱动的顽童转变为受社会规范和理性约束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柳林风声》这类儿童文学经典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一代代读者的欣赏与认同,是因为作品既充满童心童趣,又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对自然天性及其后果的表现以揭示儿童接受教化的必要性、对真善美的表现以彰显人性的美好,构成儿童文学经典的不朽内涵。儿童文学经典的魅力与价值在于使读者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触动和道德的教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国之间联系与文化交流的增多,国家形象乃至区域形象成为一种重要的外在标识和符号.美国影视剧在风靡世界之时开始在亚洲各国取材,“他者”镜像下展现的亚洲形象直接影响着美国民众对于亚洲的认知与评价.美剧《生活大爆炸》通过对各种符号如餐饮、风俗、语言、符号化人物的运用塑造着亚洲形象.  相似文献   

20.
《印度之行》是一部研究福斯特的殖民主义叙事的重要文本。笔者试图从《印度之行》“他者”话语的解读入手,表明“他者”话语是福斯特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主观产物,其借“他者”话语的建构,希望实现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确立,从而发掘“他者”话语背后的宗主国与印度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