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西部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颖  瞿群  杨丽  巫琦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52-1053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中国西部9省46个项目县的9 616名3岁以下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结果 2005年西部9省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3.8%,男孩贫血患病率为34.7%,女孩为32.5%。用铁锅做饭的家庭中,儿童贫血的患病率为33.1%,不用铁锅做饭的家庭中儿童贫血的患病率为47.8%。单独为儿童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0.0%,未单独为儿童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8.6%。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12~18月龄是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对于儿童贫血,母亲贫血的危险度为3.2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贫血、生长迟缓、铁锅做饭、单独为儿童做饭和性别与儿童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儿童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西部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颖  杨丽  檀丁  巫琦  杜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2):1159-1161
目的 根据项目地区儿童血红蛋白的测量结果,了解中国西部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筛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5年对中国西部10省46个项目县的9616名3岁以下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6月龄至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 中国西部10省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3.8%,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12~18月龄是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性别、民族、母亲贫血、生长迟缓、铁锅做饭和单独为儿童做饭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干预措施,降低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五省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状况及筛选影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的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西部五省40个县的3747户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进行调查。将所有资料采用Epi 6.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检错程序,采用两次录入法,用SPSS 10.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32.5%;各省间差异明显,贵州省最高为43.5%,宁夏、青海两省(区)较低,约20.0%;6~18月龄儿童的患病率较高,以后贫血患病率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而下降。与儿童贫血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喂养方式、儿童的月龄、腹泻、家庭收入、母亲是否贫血以及清洁的饮用水等。结论 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卫生,减少腹泻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将有助于降低当地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不同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方法 在湖北省农村地区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市(县)5岁以下儿童2 312名,采集末梢血20μl,测定血红蛋白值.结果 湖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06%;1~岁组贫血患病率最高(29.95%),4~岁组最低(11.62%).高收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21.88%)稍高于中、低收入地区;山区儿童贫血患病率(29.73%)远较平原(21.44%)及丘陵地区(16.61%)高.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收入地区、山区及2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风险较高.结论 高收入地区、山区及2岁以下儿童是湖北省农村儿童贫血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5.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雯  张兵 《卫生研究》2008,37(2):251-254
贫血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对儿童认知功能和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本文从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和影响我国儿童贫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预防控制儿童贫血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及贫血状况,为制定农村地区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881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调查,测量身高(身长)和体重、血红蛋白.结果 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贫血率分别为10.07%、3.02%、2.64%、16.11%,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结论 河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营养不良,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项目地区儿童血红蛋白的测量结果,了解西藏自治区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筛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方法.对西藏自治区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0个乡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及母亲进行调查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西藏自治区农村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7.8%,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12~24月龄是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在海拔4500m以上,儿童贫血患病率达到52.5%.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贫血患病率不同,男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贫血与儿童贫血关系密切,母亲贫血的儿童贫血患病危险度是母亲不贫血的儿童贫血患病的2.005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性别、母亲贫血、生长迟缓和海拔高度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 2 0 0 1年监测了江苏省农村 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 ,并分析农村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 ,探讨喂养方式、儿童母亲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与儿童贫血发生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海门市、滨海县农村 8个村 5岁以下儿童共 677名及其母亲为调查对象。1 2 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住户基本情况、母亲文化程度、职业、儿童 4个月以内喂养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 ;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 ;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1 3 评价 贫血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110g/L为贫血 ;身高、体重以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配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儿童营养监测,了解蓬莱市部分农村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2002年6月对蓬莱市潮水镇和大柳行镇的212名0~5岁儿童,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蓬莱市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0.8%,潮水镇和大柳行镇分别为11.1%和10.6%,男童和女童分别为14.41%和6.93%。男童和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P>0.05)。[结论]蓬莱市儿童贫血患病率较低。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贫困县3岁以下儿童贫血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贫困县 3岁以下儿童的身体素质状况 ,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现对项目地区 3岁以下儿童进行家庭问卷调查及贫血检测 ,以探索贫血防治的综合措施 ,降低该地区儿童贫血的患病率 ,为预防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 ,分别从甘肃省的清水、会宁、靖远、渭远 4个项目贫困县中随机抽取 5个乡 ,然后从每个抽中的乡中随机抽取 2个村 ,最后从抽中的村中分别抽取 16名 3岁以下儿童 ,被抽中的 16名儿童即为调查对象。对于一个样本村不满 16名时 ,将 3岁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0~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甘肃清水、康乐、古浪、陇西0~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共检测5 454人,男童贫血患病率8.60%,女童贫血患病率8.26%;2006~2010年不同年份男、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变迁儿童血红蛋白均值有所提高,不同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间儿童贫血高峰均在24月龄以内,最高峰集中在12月龄及以下,随后逐渐降低。结论:甘肃省0~6岁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重点地区在农村,尤其针对2岁以下儿童加强贫血防治,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聊城市东昌府区3个乡(镇),按不同年龄段以接近1∶1的年龄别比例随机抽取0~5岁儿童303名,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统一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入户访问和测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0~5岁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和3.0%,营养不良率为9.6%,消瘦率为3.3%;儿童贫血率为24.1%,其中男童为22.6%,女童为26.5%。结论聊城市农村0~5岁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个别年龄组的贫血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10个县级市学龄前儿童贫血流行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描述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围生保健监测的常规报告及儿童随访研究项目。采用WHO推荐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为2000年浙江、江苏两省10市64466名3.5~6.5岁儿童,计算患病率并描述其分布特征。结果 贫血患病率为21.39%(13789/64466,95%CI:21.07~21.7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9%以上)。贫血患病率,女童高于男童,5岁后显著高于5岁前,母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及新生儿期为人工喂养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单胎与多胎、低出生体重与正常出生体重者的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我国南方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与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等可干预的因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重庆地区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就诊服务的主要因素,以满足更多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方法:采用SPSS17.0与SAS8.1软件分别构建影响农村居民就诊的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以错误分类率为标准比较模型效果。结果:该地区调查的11570名居民中,农村居民占51.02%,15岁及以上居民农村居民5968名,两周内患病1313人。CART算法构建决策树与logistic模型错误分类率分别为0.211与0.215,决策树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树的根节点均为人均年收入,说明此变量对患者是否就诊的影响最大,且模型中所选出的影响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不同。结论:重庆地区农村居民就诊影响因素较多,且变量之间存在大量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制订卫生服务规划时,要从各因素考虑,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的卫生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出1272名3岁以下儿童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3%,6~12月龄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民族、看护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去2周内腹泻、母亲贫血、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种类(配方奶粉、普通牛奶、铁米粉、动物肉类、水产品)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低下(OR=1.581,95%CI:0.967~2.586)、过去2周内腹泻(OR=2.143,95%CI:1.453~3.160)和母亲贫血(OR=2.211,95%CI:1.611~3.036)均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6个月龄内混合喂养(OR=2.184,95%CI:1.561~3.055)和人工喂养方式(OR=5.282,95%CI:2.507~11.131)相对于母乳喂养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21,95%CI:0.524~0.991)和添加铁米粉(OR=0.599,95%CI:0.496~1.055)是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将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6.
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儿童是贫血的主要罹患者,贫血是中国政府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疾病”之首,也是WHO的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儿童贫血的流行病预防策略研究,分析了近年来主要流行病因,并针对儿童贫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流行病学预防策略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母亲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3岁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与母亲贫血的关系,为改善婴幼儿和母亲的贫血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均来自同一家庭中的母子(女),调查对象一一配对。为了保证婴幼儿和乳母的调查人数,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了调查人数。结果城乡≤3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9%(94/350)和32.4%(594/1835),3岁及以下贫血儿童的出生体重(3266±579)g低于非贫血儿童(3310±501)g;贫血儿童出生体重<2500 g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贫血儿童,调查时贫血儿童未断奶率显著高于非贫血儿童。血红蛋白水平<100g/L的婴幼儿占7.6%(166/2185),血红蛋白水平<110g/L的婴幼儿占24.9%(544/2185)。贫血母亲和非贫血母亲养育的3岁及以下城乡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5.6±17.4)g/L、(115.2±16.7)g/L和(123.3±14.9)g/L、(122.2±1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贫血母亲3岁及以下儿童的血红蛋白曲线向右偏移。母亲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其子女的血红蛋白水平曲线向右偏移越明显。结论≤3岁儿童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母亲的血红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南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及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7~2008年对中国海南省10个项目县的3 041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6月龄~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海南项目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总体为11.4%,其中五指山市患病率最高达20.7%,琼海市最低5.5%。1~2岁是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也随之下降,不同民族间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性别、民族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而父母的教育背景、家庭类型、儿童进餐方式、出生体重、开始添加辅食月龄、断奶月龄与儿童贫血无统计学联系。结论:海南农村地区部分儿童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尤以1~2岁儿童最为多见,年龄、性别、民族是造成海南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