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提高8V1656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特征和降低热负荷为目的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增压器并与柴油机合理匹配,增加了空气流量,改善了其低速性能,通过对原MPC排气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性能模拟计算,对MPC排气系统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涡轮前排气温度,取得了较好的整机性能指标;为了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热负荷,根据8V165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特点,尝试进行了进排气连通技术的研究,在保证柴油机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使涡轮前排气温度进一步下降,最终满足了柴油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柴油机,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匹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冷后的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均匀有较大改善,并且热负荷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车用增压柴油机中冷器模型及其性能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空-空”(Air—to—Air)中冷器换热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将其嵌入增压柴油机循环计算程序中对一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性能预测。预测数据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测结果有较好的有效性。文中还讨论了经中冷后柴油机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压空气喷射压气机叶轮、同时在中冷器出口采用高压空气引射的方法来改善高平均有效压力P_e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加速过程。通过在西德MTU8V331柴油机上所进行的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的“管带式”结构中冷器,利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中冷器冷却效率和阻力系数与柴油机工作参数相关联的中冷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反映的关系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吻合,应用该模型于增压中冷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JB3743-84《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中柴油机功率校正公式的研究,在增压柴油机及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试验基础上,阐述了发动机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计算及分析,提出了对校正公式中某些参数的修改意见及讨论了不同进气温度、压力范围对发动机功率校正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增压柴油机功率校正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黄宪 《柴油机》1998,(1):7-11
介绍6170ZC型柴油机研制过程中为提高柴油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与机油消耗率和提高工作可靠性所进行的设计研究以及样机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冷及其它措施后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都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617中冷器和卡特3306中冷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用卡特3306中冷器替代原617中冷器来改善6135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整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卡特3306中冷器在6135增压柴油机上配置合理,柴油机整机性能得到改善,用卡特3306中冷器匹配的6135增压中冷柴油机不仅可作为船用机型,且为其它用途的柴油机机型的发展也提供了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直列六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一级增压和二级增压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分析了二级增压对柴油机各性能指标影响。同时,在原机基础上进行了性能改善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增压可提高柴油机有效热效率,减小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降低碳烟排放,进一步提高柴油机动力性能。通过适当调整供油提前角,在对其他性能指标影响较小的前提下,降低缸内最高燃烧压力。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微粒和苯并(a)芘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段家修  孙辰 《内燃机学报》1997,15(2):192-198
本作采用稀释取样法测量和研究了自然吸气、增压和增压中冷高速柴油机的微粒排放特性,同时对一台高速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苯并(a)芘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GT—Power建立了直喷式四冲程涡轮增压柴油机8V240ZJ模型,并进行了工作过程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良好,误差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优化设计、轻型材料、合理工艺等三种减少发动机重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在6V150柴油机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整机重量比预估的减少大约10%。  相似文献   

13.
12V150车用柴油机排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功率车用柴油机 MPC增压系统的设计思想 ,通过可调式排气管对 1 2 V1 50车用柴油机 MPC增压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 MPC系排气系统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改善了发动机低速性能。最后 ,分析了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电控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对电控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台架试验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时通过控制数字电磁阀脉宽来决定每循环进入气缸的燃气量,用少量柴油引燃,达到双燃料柴油机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综合排放性能得到改善;天然气的最高替代率85%以上。可见,压缩天然气采用电子控制多点顺序喷射这一先进技术,使发动机达到了较好的综合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对可靠性越来越高的要求,非常有必要对机车用16V280ZJ柴油机的针阀偶件和出油阀偶件设计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估算和试验测试,对改进前、后燃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燃油系统满足了“保证柴油机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可靠性”这一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陆用1 5 0kW柴油发电机组原配套使用1 2V1 35D柴油机,为实现采用直列6缸取代1 2V机型,引进奥地利AVL公司的先进技术,开发研制了NT61 35ZDR新产品,新机型功率大,而且达到了节材、节能、低污染和高可靠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者将车用490Q柴油机改装成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并通过分别燃用全柴油和柴油-LPG双燃料,进行了相应工况下的对比试验,得出了二者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噪声等性能指标,总结出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8.
废气再循环对S195柴油机工作过程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 《内燃机工程》1998,19(3):62-66
介绍了废气再循环在S195柴油机上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测量,评价废气再循环量的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废气再循环对S195柴油机工作过程参数,性能和排放的影响,为今后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105系列直喷式柴油机新燃烧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出一种高性能柴油机燃烧系统,该系统完全是在燃烧理论和优化匹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在缸径为105mm的柴油机上研究、试验所得。该燃烧系统在整机功率提高而耗油率减少的情况下对整机并无任何特殊的材料和加工等要求,使柴油机性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适合于大批量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一种RQV调速器的仿真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RQV调速器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其稳态及动态工作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某柴油机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调速器模型可模拟柴油机的稳态及动态工况工作过程,为进一步模拟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打下相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