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高宽带业务的出现,用户对于接入带宽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传统PON技术向下一代PON技术的发展.下一代PON技术主要包括10 G EPON、10 G GPON和WDMPON.文章对于下一代PON技术的发展、主要性能、特点等作了简要的介绍,而对10 GEPON和10 G GPON的标准、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  相似文献   

2.
一种支持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下一代宽带网络业务发展趋势的角度,对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技术-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FBA)。文中首先对新型FAB技术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业务需求,对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FBA从帧结构、时隙分配和交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了支持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快速带宽自适应接入的网络结构和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电力线接入技术与接入网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IP业务的急剧增长,接入网已成为全网带宽的最后瓶颈,宽带化和IP化将成为接入网发展的大趋势。论文从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方面出发,对现有的接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还论述了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的各种方式。其中,尤其在对电力线接入等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接入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户以局域网的方式接入宽带网,实现光纤到楼。用户可获得10M的网络带宽,在这种网络的带宽条件下,可以开展各种宽带业务。  相似文献   

5.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是最新的接入网络技术,具有高效率、高速率、低成本、支持全业务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实现“光纤到家”的最佳技术之一。GPON在APON的基础上,引入GEM封装模式,从而使其既可以有效地传输ATM业务,又可以透明高效地封装IP业务。文章分析了GPON的结构、成帧、测距、动态带宽分配等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GPON的链路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结果证实,在当今网络中短的IP分组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利用GPON作为接入网承载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及技术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盛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6):10-12,17
配电通信网是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条件,随着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和智能用户的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各部分(高级配电运行、高级量测体系、高级输电运行、高级资产管理)通信业务的需求,初步给出了采用配网光纤、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通信技术方案,为制定智能配电网通信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Cross-Layer Design of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DVB-R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 novel cross-layer framework for optimizing the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BA) of a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DVB)-return channel satellite (RCS) system using adaptive coding is proposed. The design of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metho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daptive physical layer and higher layer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is cast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by using the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NUM) framework applied within the satellite subnetwork. Hierarchical and global solving procedures fully compliant with the DVB-RCS standard are proposed. They do not only provide minimum bandwidth guarantees but also maximize fairness. Further, they allow a joint optimization of the time slot size and overall system efficiency while minimizing signalling overhead. A reduce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lgorithm to solve the DBA problem is presented. In practical terms, it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onnections wi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QoS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can manage and facilitates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the satellite network within an Internet protocol (I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8.
面向智能电网中低压通信接入网应依托骨干通信网和中低压电力线路资源,在各级供电公司建设以电力光纤通信为主,中低压电力线载波为辅,无线公网等其他方式为补充和延伸的网络.文章论述了作为中低压通信接入网光纤接入的两种主流PON技术(EPON和GPON)的主要特点,通过在传输速率、ODN等级、协议、制定标准、承载业务以及目前对应产品的角度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EPON技术由于其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近年来在智能电网通信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而具有更高标准化程度的GPON技术,随着商品化技术的成熟,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范武广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4):73-74,80
W iMAX技术是一项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BWAMAN)技术,具有50 km覆盖范围和高达75 M带宽,在解决城域网络数据接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应用于电力行业,适当与PLC等技术配合,即可建立由电力通信部门独立运营的W iMAX网络,辅助已有的光纤网络,可以有效解决配网自动化、负荷控制、自动抄表等数据网络急需业务,并且还可以介入宽带接入市场。文章论述了W iMAX技术概要,然后以一个典型的W iMAX与PLC等技术相结合进行配网和小区数据通信的应用模型为例,介绍了网络组织架构,讨论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EPON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是宽带接入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它以高带宽、低成本、易使用、易升级的优良特性成为光接入网的最佳选择,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通信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通信通道。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软件能够促进EPON网络的正常运行,但各个厂家提供的EPON网元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通信监控网络差异很大,而且相互之间兼容性差,这些都给EPON网络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不便。在分析了EPON网元管理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建设EPON综合网管系统,解决了网元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孤岛问题,为EPON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技术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power fiber to the home,PFTTH)组网的重要手段,与EPON在光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不同,电力光纤到户系统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互联网业务服务,还需承载用户的电力类业务。文章详细分析了终端用户的业务需求,并针对电力类业务和互联网业务提出了相对应的分级策略。同时,针对传统EPON系统带宽分配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EPON系统架构,并结合该架构,提出了以电力类业务为主、以互联网类业务为辅的动态带宽分配策略,从而满足了用户的业务需求,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音频、视频和数据业务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通信厂商和科研机构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应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PON正是当前光通信行业的热点技术.其中EPON、GPON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技术,这2种技术都是基于时分复用,基本可以满足目前业务的发展.文章所探讨的WPON技术是基于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支持更多业务,传输距离更远,扩展性和扩容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维护更方便,并且保证已有设备和业务不受影响,特别适合电力、交通、石油等专网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3.
宽带接入网技术是未来通信网发展的关键,并成为近期开发和建设的热点。首先简要介绍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应用,重点介绍了无源光网络(PON)的特点和发展前景;结合电力通信网的现状探讨了电力通信接入网的技术选择,指出将有源和无源宽带光纤接入技术相结合,可以作为电力通信建设接入网的技术策略,对电力通信网的光纤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IEC 61850标准下网络报文传输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IEC 61850标准网络报文传输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首先,该算法采用固定轮询周期,将带宽划分为采样值(SMV)、面向对象的变电站通用事件(GOOSE)、制造报文规范(MMS)这三类及三个优先级,优先保证SMV报文、GOOSE报文的实时传输,减少网络时延抖动。然后,采用改进的REPORT上传和GATE下发机制,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并简要介绍了算法的典型应用系统及测试验证方案。最后,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IEC 61850标准网络报文传输的实时性和快速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SDN与NFV技术框架,以满足电力多业务差异化需求为目标,设计了面向大规模采集类业务、低时延电力工控业务、移动大带宽巡检类业务等场景的电力5G网络切片方案;建立了从电力业务需求到网络切片通信、计算资源的映射模型,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与转换关系.以电力多业务传输带宽、时延以及计算资源需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电力5G多业务网络切片运行经济性最优数学模型,提出网络切片通信与计算资源的联合分配算法,实现了电力网络切片资源高效、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16.
IEEE 802.16系列标准定义了WiMAX的无线空中接口,尽管标准详细的定义了MAC层信号机制,但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源管理调度机制,而资源管理和调度是影响QoS性能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EEE 802.16协议,分析了其QoS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带宽的请求分配机制,准人和调度机制等.然后提出了一套有效的QoS框架,主要包括准入控制策略和上行调度策略.为了让不同业务的QoS得到保证,文章重点探讨了多优先级公平队列算法(MPFQ),通过这套机制,可以为不同级别的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Qos服务.  相似文献   

17.
With rapid growth in demand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nd wired connectivity, a unified communication backbone network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the backhaul network of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with existing optical acc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an offer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network operators through consolidation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 Direct transmission of microwave signals at radio frequencies over optical fiber (radio-over-fiber)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a method for simplifying base-station architecture in antenna remoting applications where antenna base stations are located far away from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 [2]. In such applications, multiple antenna base stations are normally connected via a backhaul or feeder network to a central office that performs key network functions such as switching and routing.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电力线宽带载波可以成为现有的电力通信光纤骨干网络的延伸或补充.文章论述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在配网中的应用,在10 kV配网中压系统中,传输带宽可达到10 M以上,满足配网中各种业务的需求,提供了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快的通信传输速率、更好的抗信道衰弱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浙江电力地市公司通信网现状,分析了地市公司通信网和终端接入网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十二五"期间的通信业务估计和通信带宽统计预测,提出了浙江电力地市公司"十二五"通信发展规划在地市公司通信网和终端接入网的主要技术政策,并给出了浙江电力地市公司通信网在光缆网、光传输设备网、业务网、支撑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的"十二五"...  相似文献   

20.
宽带电力线载波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实现电力串行通信数据的并行传输,增强了电力通信系统的实时性与高效性.针对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资源分配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物理层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基于等功率分配方式确定各用户为满足其最低速率需求所需的子载波集合,将多用户资源分配问题降维成单用户资源分配问题,之后对各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集进行功率优化,实现系统吞吐量的进一步提升.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满足更多用户并发业务的最低传输速率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