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河下游属平原冲积性河道,河床质以细砂为主,滩岸以细沙土为主,易遭冲尉。现行护岸工程为实体丁坝,根脚以散抛石防护,根基右探15~18m,坡度1.1以上才能基本稳定。根基石是随着洪水淘刷抛石下沉来实现的,需经几年、十几年的洪水期抢险抛石才能完成,万一抢护不住,将造成跑坝损失,甚或危及堤防安全,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弯曲,宽窄不一。凹岸或窄段,由于坐弯迎溜或深泓逼岸,受水流急刷地淘刷,形成陡岸;每于汛后水位降落,岸坡失去水压力的平衡,常常发生严重的崩坍,使大片土地流失,工矿企业、港埠码头等建筑物,遭到坍岸的感胁,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护岸措施。在长江实施有计划的治导以前,其方法以平行护岸为宜,即在江岸上做复盖的保妒层,不改变河道原有形势,维持岸线平顺,以抵御洪水的冲刷,而达到防止崩坍的继续发展。长江沿岸,以往多采用抛石护岸,如荆江大堤连年抛石防护,巩固了堤岸;武汉市结合企业基建,进行了局部抛石护岸的措施;浦口、  相似文献   

3.
九江长江大堤实体护岸岸脚淘刷机理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大堤常用的实体护岸及固脚技术进行了原型效果观测与分析,综述了前人研究的成果.针对实体护岸技术进行了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岸脚淘刷机理,提出了护岸固脚设计的原则意见,通过比较、筛选,推荐了较佳的护岸固脚型式,为今后护岸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流逼岸或强风浪淘刷使堤防的护岸工程时常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险情,进而危及主体结构安全,因此需要对护岸工程采取措施进行整修加固。  相似文献   

5.
咸宁长江干堤亭子湾段崩岸主要是由于岸基松软和风浪淘刷。采取水上护坡、水下抛石等工程措施加以治理,岸坡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6.
浅析护岸工程的型式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岸工程指在河口、江、湖、海岸地区,对原有岸坡采取砌筑加固的措施,用以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袭、淘刷和在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岸坡崩坍。浅析了斜坡式护岸和陡墙式(包括直墙式)护岸两种型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模型试验对长管袋沉排护岸冲刷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长管袋沉排护岸的冲刷以水流直接冲淘和螺旋流淘刷形式为主;冲刷坑深度主要受来流流速和入流角度影响,并成正比关系;冲刷坑形状与传统平顺抛石护岸相似,为平行于护岸轴线的长条状冲坑,但冲刷坑深度大于传统抛石护岸;长管袋沉排护岸对水流的扰动小,冲刷坑深度比长管袋沉排丁坝浅,可使工程少抢险甚至不抢险。  相似文献   

8.
荆江大堤文村甲护岸工程于2002年3月中旬长江最枯水位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崩岸险情。究其原因有:一是重大河势变化,导致枯水主流进入左汉,变支汊为主泓,河床大幅冲深,且随着冲刷的扩展。主流线贴岸,在护岸工程坡脚淘刷出深坑,使护岸工程失去支承而垮塌;二是护岸区河床土质结构松散。易被冲刷。值得注意是,文村甲护岸工程尚未稳固,上下游河势也未稳定,仍有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董琦  张晓英 《治淮》2008,(2):47-48
河道作为主要水利工程之一,多年来,治理是以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的冲蚀和淘刷为出发点进行河道护岸设计,多采用以混凝土、石料以及土工膜等为主料的各种形式的护岸,主要考虑河道行洪速度、河道冲刷、岸坡稳定等,而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如今,减少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用以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袭、淘刷和在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岸坡崩坍。文章以清新区滨江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常见的河道护岸形式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岛礁地形抛石护岸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岛礁地形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形式,国内外学者对波浪在岛礁地形上的传播变形研究较多,但对于岛礁地形上的护岸工程研究较少,缺乏对关键设计参数的研究。以马尔代夫机场岛护岸工程为例,通过比例尺为1:10的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岸坡宽度、4种不同水深和波浪组合工况下的护面块石稳定性。结果表明,前沿岸坡宽度,即护岸坡脚至礁缘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抛石护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同样水深、波况及护岸块石质量条件下,护面块石的失稳率随岸坡宽度的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保障护岸安全,抛石护岸外坡坡脚宜布置于波浪破碎点之后,且与破碎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浅水波长的26%,即0.26T$ \sqrt{g h_{\mathrm{e}}}$。  相似文献   

12.
左江电站岸上抛石护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抛石护岸加固是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常用、易行且有效的防护措施,而将此技术应用于水面以上岸坡防护在国内却是鲜有报道,也无经验可循.本文以左江电站坝下岸坡水上抛石工程施工为例,就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道崩岸治理方法及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江河道崩岸岸段治理现状.对抛石、四面六边体框架群、混凝土铰链排、柴排等护岸结构形式进行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典型窝崩岸段治理实例,对护岸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南京河段水沙条件下,抛石结合四面六边体框架群的护岸形式对窝崩治理的促淤、减速、稳定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抛石护岸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抛石护岸历史悠久,在长江中下游及国内外各大河 流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对块石与小颗粒石料的不同铺护方案及块石定点投抛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抛石是较为理想的护岸材料,能很好地适应河床变形,粒径越小,其适应河床变 形的能力越强。抛石护岸工程效果与其粒径、覆盖率及石方量等有关。抛石在施工过程中, 在水深流速大的地方可做到在床面分布上相对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5.
司国良 《中国水利》2009,(12):39-41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治理多年来基本采用平顺抛石护岸工程。东梁山崩岸治理试验工程采用全新的水上带锚桩钢筋框架梁护坎和水下充砂管袋软体排设计及施工流程,形成相关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经多年观测,工程效果良好,提高了护岸防护效果,保护了生态与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绿化混凝土护岸是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护岸形式之一,具有固土护坡、保持水土、生态修复、美化景观等重要功能。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护岸技术的研究历程,基于绿化混凝土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绿化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从绿化混凝土护岸的原理和发挥效益为出发点,探讨了其防治工程的安全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城市环境的美观性。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护岸型式在工程、经济、生态方面的优劣。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阐述了绿化混凝土技术在材料性能、工艺方式方面的改良。围绕现阶段护岸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护岸的发展理念和绿化混凝土在生态护岸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土工模袋在长江堤防崩岸治理工程中的施工情况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汛期长江发生大洪水,长江中游韦源口河段左岸黄冈长江干堤茅山堤团林段发生崩岸险情,经现场紧急抢险,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险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的抢险措施,并就此次险情的后续整治和韦源口其他相关河段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茅山堤团林段的河势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河段治理时,应开展水文、水下地形测验,对岸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险情段抛石加固和对上、下游受回流影响段进行新护,适当平整险情附近段岸线,严禁崩岸附近河段非法采砂;对其他河段现有护岸工程进行加固和延护,稳定现有河势和主流位置,整治牯牛沙水道,改善航道条件等治理措施。其成果可供规划设计单位或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抛石护岸是护岸工程中一种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优良型式,而且块石作为天然材料,在未来的生态护岸中也必将继续得到大量使用。以斜坡上块石的稳定粒径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推荐公式、沙漠夫改进公式和Shields准则推导公式,分别计算它们在不同水深、坡度、流速下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其差异,并通过安全系数对各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推荐公式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