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通信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网络发展,在此过程中,IP承载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IP承载网服务的内容以及对操作稳定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研究提高稳定性的技术.本文在对建设IP承载网设备波分链路稳定性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IP承载网稳定性提升技术要点,通过IP承载网组网优化处理、优化IP承载网链路的处理以及采...  相似文献   

2.
王光 《移动通信》2009,33(8):85-88
文章提出了建设IP承载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中国移动IP承载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情况,分别从网络定位、业务定位、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与选路策略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网络实际运行的情况表明IP承载网业务的技术指标优于目前开放的电信级业务,并指出IP承载网的建设会给运营商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描述了目前IP网络在承载语音、视频业务时的缺陷,然后提出解决IP网络现有问题的思路,并详细描述了实现IP网主动保护的具体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网络监测中心收集相关网络指标,一旦发现IP网络设备端口或链路质量指标的劣化超过了语音业务容忍的门限,便主动向IP网络设备下发相关指令,主动实现不满足语音、视频业务质量需求的链路的快速切换.  相似文献   

4.
中国移动于2004年11月完成IP承载网首期建设.截至目前.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高质量地承载了超过3亿用户的70%以上的省际长途话务量.从而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电信业务的最大规模IP承载实践.开创了语音业务规模采用IP网络承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移动网络IP化的背景 目前,全球各大移动网络运营商逐渐加快IP化的发展步伐,移动网络IP化成为众多运营商的整体战略转型方向.中国移动在2004年建设了一张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基于IP承载网的软交换汇接网络,随即又提出移动网络全IP化战略.法国Orange计划在2008年实现全部语音业务的IP承载,将传统交换替换为软交换.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张电信级的IP网络,在此网络上承载多种业务,已经成为业界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在此背景下,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相继开始建设电信级IP承载网,如中国电信的CN2、中国网通的IP承载网和中国移动的IP专网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部分城域IP承栽网的链路已基本实现波分改造,且波分层面也已实现了波道和子波道的1+1保护。但在实际网络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隐患:即针对lOGpos链路,在通过波分lOG波道承载波分侧发生波道1+1倒换时,会出现IP链路的瞬断。文章将根据实际组网情况,通过跨专业联合倒换测试,模拟业务瞬断现象,并通过修改路由器的时钟跟踪设置,成功避免业务瞬断情况的出现。同时根据测试结论,在东莞本地网范围内实施了IP承载网路由器时钟的设置修改,成功地规避了网络隐性的风险,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业务IP化,提高承载网带宽利用率,PTN替代MSTP网络成为目前中国移动3G承载网的主要方式。而随着LTE的到来,其对PTN网络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如大带宽需求、L3业务转发等。本文探讨PTN网络需要做哪些改变,以适应未来LTE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灵慧  张美璟 《电视技术》2012,36(16):35-40
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GPRS核心网Gb链路占用率迅速提高,Gb over FR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在IP网上承载Gb流量已经成为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Gb接口的连接及Gb over IP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SNSN与BSC的分布情况提出3种组网方案。最后以A省为例提出SGSN/BSC设备改造、Gb接口IP配置、站点接入、带宽计算以及总体组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东联通IP承载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IP承载网网络质量监控需求、IP承载网网络监控系统应用与维护部署及软硬件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IPSTP平台已在中国移动信令网中使用的前提下,研究信令网IP化承载后的组网方案,分别对本地信令网、省内长途信令网及省际长途信令网三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IP网中40 Gbit/s链路需求的背景,介绍了40 Gbit/s关键技术,提出了IP网中40 Gbit/s链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The recent interest in IP as the vehicle for transporting TDM and narrowband services stems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common transport network for voice, video, and data, and the flexibility with which new services can be introduced. A key step in the evolution of networks towards a ‘broadband’ IP‐based environment is the ‘graceful’ interworking of the IP networks with the existing networks and services, particularly with the circuit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A ‘graceful’ interworking approach is one whose complexity is minimal and preserves the user's perceiv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To interwork with a circuit switched network whose services are pre‐dominantly time‐sensitive, the IP network must essentially behave as a transparent ‘link’ in the end‐to‐end conn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when trunking TDM and narrowband services over IP network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结合ZigBee和红外技术的病房监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胜  陈向东  穆虹  徐良 《通信技术》2011,44(8):87-88,99
针对传统病房监护系统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种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构建病房监护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TI公司的ZigBee单芯片解决方案CC2430和适量外围电路设计传感器节点,ST公司的STR912处理器及适量外围器件设计中心控制节点,结合红外收发模块实现对患者房间级的定位。采用TI公司的ZigBee协议栈作为WSN节点软件平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TCP/IP协议栈LwIP构建网关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利用TCP/IP模块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链路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Hewu LI  Lixin LIU  Jun LIU  Qian WU 《通信学报》2005,41(8):120-129
The ever-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atellite network and the terrestrial network caused by the high-speed movement of the satellites have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that plagues the routing mechanism of the satellite network and integrated network.To address this problem,a location addressing based routing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 (LA-ISTN) was proposed.LA-ISTN exploited the user’s physical location in the user’s IP address to calculate the routing orientation.Based on the orientation,LA-ISTN could choose the best forward interfac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snapshot protocol and OSPF routing protocol,LA-ISTN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oute table storage overhead,with no routing updates cost caused by neighbor packet switching and communication.Inter-satellite route selection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prediction of link connection relations,with strong robustness,can always guarantee the network’s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移动近年来大力推广基于分组交换的PTN技术,以提升传送网的承载效率,来应对其网络和业务的IP化演进趋势.基于PTN网络的设计和建设经验,本文总结了PTN与移动主流业务的对接方案,重点包括对接的组网方案、对接后的业务规则和流程分析等,为参与PTN网络设计和建设维护的相关人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斌 《中国新通信》2010,(17):17-20
按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统一部署,2004年省际层面建成全IP架构软交换汇接网,2005年开始在2G本地网层面推广引入TDM承载的软交换设备。为了尽量减少TDM资源投入、简化网络结构,2006年开始推动2G软交换IP承载语音,至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2G软交换的语音IP承载。软交换架构无论是否已完成语音IP化改造,都含有内部IP网络,如果内部网络结构不合理就有可能发生广播风暴,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软交换内部的IP网络进行研究,对广播风暴进行分析,可以加强维护工程师对网络结构的理解,提高对设备的维护能力,避免故障产生后对公司产生经济损失,对客户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内 《现代显示》2011,(Z1):24-26,47
文章针对LED显示屏调试过程中对网络直连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网络直连的方法。该方法可自动匹配PC机与LED显示屏IP在同一网段,实现它们之间的网络直连通信,启动系统时自动保存PC机网络配置,退出系统时自动恢复PC机网络配置。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户不用知道LED显示屏的IP地址,也不用修改PC机的IP,便可实现PC机与LED显示屏之间的网络通信,让用户方便、高效地调试LED显示屏,并为类似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移动IP协议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IP是网络层的支持主机移动的解决方案。通过移动IP协议,移动主机可以通过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移动主机在移动到新的链路上时,仍能够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本文对这两种版本的移动IP协议进行比较,为对移动IP技术进行研究的人们提供一定的方便。  相似文献   

20.
杨内 《现代显示》2011,(1):24-26,47
文章针对LED显示屏调试过程中对网络直连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网络直连的方法。该方法可自动匹配PC机与LED显示屏IP在同一网段,实现它们之间的网络直连通信,启动系统时自动保存PC机网络配置,退出系统时自动恢复PC机网络配置。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户不用知道LED显示屏的IP地址,也不用修改PC机的IP,便可实现PC机与LED显示屏之间的网络通信,让用户方便、高效地调试LED显示屏,并为类似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