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越式"专栏已在本刊开设一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一年中,我们介绍了"跨越式"在语文拼音课、识字课、阅读课,英语词汇课、句型课、阅读课、读写课、复习课等课型中所做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将在2009年继续追踪"跨越式"课题,关注语文和英语课的教学改革。本期的"跨越式"专栏,我们选取了有关非网络环境下跨越式实验的两篇文章。前者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实验的目标、过程和效果;后者则是严格遵照此教学模式实施的一节课例。我们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呼应,使广大的教师理解"跨越式"的理念与实施步骤,吸取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聚焦跨越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跨越式)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主持,至今已历时七年有余。课题实施过程中,何克抗教授带领由教授、讲师、博士、硕士等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50多人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线,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英语等各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目前,该课题不仅在各级各类课题校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更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栏目将以学科为主线,系列地推介跨越式的研究成果,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精品课例及点评等内容。本期以项目主持人和实验教师两种不同的视角,对跨越式课题作一个整体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出课堂网络环境下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型实施模式的一般流程,并结合课题实践经验,对识字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我们连载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成果已经将近两年了,这个课题的研究也进入了第八个年头。每次给负责联络的袁华莉老师打电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我在外地实验学校听课。"我不由对这个课题组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心生敬佩,难怪他们每期提供的稿件从无延误,难怪稿件涉及的学科日见广泛,难怪稿件内容日趋多样、质量日益提高……拿到本期稿件,我对其中一个陌生的"SURF工具"心生疑惑,赶紧询问袁老师,当得知这款工具是研究所自主开发时,我惊叹到:"真厉害!"袁老师却轻描淡写:"这没什么,我们开发了许多这样的工具和平台。"说句不恭的话,现在的课题多如牛毛。可像"跨越式课题"这样,扎根于教学一线,从教学和师生的需要出发,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课题真的不多。而从本期邱老师的《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看,参与实验的老师已经能够熟练、准确地使用课题组提供的教学工具,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上下联动。"网络教学"作为整合的一种形式,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每位教师、每个课题都能从细节着手,实实在在解决每一个哪怕很小的问题,网络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13年7月26日至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的第十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召开。参会教师来自此课题在全国的各试验区,此外还有来自相关教育机构及媒体的人员,共计600多人,创历年参加课题年会人数之新高。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技术·对话·革新",旨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课题研究,在"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总结、提炼出课堂网络环境下低年级语文拼音课型实施模式的一般流程,并结合课题实践经验,对拼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已经走过了六年了.回顾这六年,我们看见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发展背后,我们也看见了人们的反思与理性的回归.应用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整合逐渐走出示范课、作秀课的阴影,而开始走入课堂、走入教学、走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等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讨论的焦点;教育博客的深入推广让教师走向自觉,关注研究,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农远工程"让更多的中西部地区的孩子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Intel、微软、IBM等企业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更是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探索、研究不同信息化程度下的教育教学效率、效果显著提升的模式和方法,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各试验区,试验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下一阶段课题试验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于2010年8月14日至16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研讨会(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第七届全国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出课堂网络环境下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型实施模式的—般流程,并结合课题实践经验,对识字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期跨越式专栏关注的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生动、直观性,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合理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必然会使课堂更加活泼,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这节识字课充分利用图片、动画,让学生在联系生活、游戏互动中识字,在扩展阅读、打写练习中巩固生字,使学生愉快地学、轻松地记、熟练地用,是"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优秀实践课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课题研究,在“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总结、提炼出课堂网络环境下低年级语文拼音课型实施模式的一般流程,并结合课题实践经验,对拼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要让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对教材深度把握的基础上,让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为了更直观的说明跨越式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本刊特对比刊登跨越式课题试验教师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这一教学单元而实施的两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案例(由于版面有限,单元案例由简案+详案构成)。希望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对比赏析,能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单元教学的相关理念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教育部"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的精神,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一线教师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里,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悄然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这无疑给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们尝试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软件来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实践运用,这迅速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一种听说读写玩演唱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那么,怎样让"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到不仪仅是一种赶时髦的"作秀",而真正体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容量大、信息多、趣味足、效率高的特色呢?本文拟结合江苏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6BUnit3 Asking the way"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及反思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谁看得更远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两国的关系的发展对国际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两国关系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要让他们"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全球意识"[1],才能让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美国课例<探索中国>(以下简称"探索")和中国课例<我眼中的美国>(以下简称"美国")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开发的网络探究式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课程建设已从普及发展到提高阶段,教师队伍的配备逐渐完善而且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但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县域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的配备还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2007年,"Moodle"一词开始受到中国基础教育人士的关注,人们想象着这盏洋"魔灯"将对中国的教育施展怎样的"魔法".2007年盛夏,广州天河部落吹响了魔灯课程的"集结号".两年过去,天河魔灯平台上由教师自行建设的课程数量已逾两百门.天河魔灯的到来,为广州天河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勾画出更多的"可能",也为天河部落专注教研、探寻教师专业发展蹊径的有心之人点燃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是由教育部专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设立并由"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2002年,本项目已经被确立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实验与推广"的分课题.  相似文献   

19.
虽然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但"差异"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么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面对"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2001版到2011版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回溯2001版新课标颁布之初,我国教育信息化刚刚起步,许多被称为典型或示范的"整合课",往往是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课,或只是教师在课上运用了某种信息技术。尽管这样的"整合课"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这期间,相关研究也大多停留于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