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miR-146a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例COPD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87)和稳定期组(n=80),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在急性加重期CO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血清miR-146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的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1、0.744、0.890,均>0.70。结论:血清miR-146a和HIF-1α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2.
纪子梅  梅晓冬 《广东医学》2012,33(7):990-992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患者30例为COPD组,另选2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抽取COPD组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志愿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份各2 mL,分别用于检测血清HMGB1、Fbg、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清HMGB1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COPD组稳定期患者血清HMGB1水平较对照组健康志愿者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7±0.95)μg/L vs(2.89±0.65)μg/L,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HMGB1水平增高更加显著[(8.01±0.85)μg/L vs(4.97±0.95)μg/L,P<0.01]。COPD组稳定期患者血浆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健康志愿者组[(3.09±0.61)g/L vs(2.51±0.75)g/L,P<0.01];急性加重期患者水平较稳定期增高更加显著[(4.04±0.68)g/L vs(3.09±0.61)g/L,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血清HMGB1与Fbg、NEU%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9,P<0.01;r=0.692,P<0.01);Fbg与NEU%呈显著正相关(r=0.502,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清HMGB1与Fbg水平升高,HMGB1和Fbg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在AE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是新近发现的氧化应激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本研究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血清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健康对照组与156例COPD患者,其中包括45例稳定期、111例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53例不伴呼吸衰竭、58例伴有呼吸衰竭)中IM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水平。结果: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均较对照组血清IMA水平升高(P < 0.05),且急性加重期患者较稳定期患者IMA水平明显升高(P < 0.05);②伴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不伴呼吸衰竭患者(P < 0.05);③COPD患者血清IMA与NLR及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228,0.385,P均<0.05)。结论:IMA在COPD患者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加重期时更加显著;血清IMA水平可能是反映COPD患者全身炎症效应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COPD住院患者29例,入院时及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分别抽取静脉血离心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的MCP-1及TGF-β1水平,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9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MCP-1水平[(30.96±13.43)pg/mL,(22.73±11.63)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3.77±8.69)pg/mL,P<0.01,P<0.05],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COPD组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TGF-β1水平[(130.93±33.29)pg/mL,(104.60±31.43)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4.45±21.38)pg/mL,P<0.01,P<0.05],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1)。COPD患者血清MCP-1、TGF-β1水平与FEV1%预计值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结论MCP-1及TGF-β1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和重构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未来干预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清和肽素(Copeptin)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2例AECOPD入院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AECOPD患者血清中Copeptin和PCT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中Copeptin浓度分别为(28.7±7.1)pmol/L和(12.8±4.2)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2±1.8)pmol/L(P<0.05);⑵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中PCT浓度分别为(1.80±0.36)g/L和(0.55±0.12)g/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8±0.05)g/L(P<0.05)。结论:⑴血清PCT和Copeptin是COPD急性加重期较好的监测指标,其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期的发病过程;⑵动态检测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更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铁蛋白(Ferr)、癌胚抗原(CEA)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21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将急性加重期患者设为观察组(n=100),稳定期患者设为对照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清Ferr、CEA和D-D水平,分别比较不同病情(入院7 d内)和不同预后(出院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Ferr、CEA和D-D水平,分析出院时Ferr、CEA、D-D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Ferr、CEA、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4天血清Ferr、CEA、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LD分级4级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7 d内Ferr、CEA、D-D水平高于GOLD分级3级者(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 d内死亡者血清Ferr、CEA、D-D水平高于存活者(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出院时血清Ferr、CEA、D-D水平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869)均高于单项预测值.结论:血清Ferr、CEA和D-D水平随COPD病情加重而升高,出院时Ferr、CEA和D-D水平对COPD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崔立慧  李素娟  陶建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16-1518,154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程将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6)和稳定期组(n=34).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对受试者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清IL-6、IL-8、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IL-8、IL-10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FEV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且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各20例及健康非吸烟者15例,留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TNF-α,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4.40±7.24)pg/ml,稳定期为(15.55±2.24)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1);正常对照组TNF-α为(8.73±1.91)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97.20±17.52)mg/L,稳定期为(22.75±7.17)mg/L,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OPD急性加重期中TNF-α与CRP明显相关(r=0.544,P<0.05)。结论TNF-α与CRP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8-差向前列腺素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的水平.方法:20例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COPD患者、16例吸烟对照和24例不吸烟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稳定期、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测定采用酶分析法(EIA).结果:COPD患者主要肺功能FEV1%和FEV1/FVC(分别为50.1±17.27和56.2±10.31)与对照组(分别为106.0±20.8和83.4±6.34)比较明显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42±2.416n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3.30±2.2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对照组COPD稳定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72±2.195ng/ml)高于COPD稳定期(3.30±2.267ng/ml)和不吸烟对照组(4.30±1.964ng/ml)的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和FEV1%、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76和-0.046,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和健康吸烟者,存在氧化应激水平的明显升高.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负荷可能和气流阻塞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白介素38(IL-38)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84例老年COPD,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75例(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109例(稳定期COP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检测肺功能、血清FABP4和IL-3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FABP4和IL-38水平明显升高,而FEV1%pred和FEV1/FV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稳定期COPD组比较,AECOPD组血清FABP4和IL-38水平明显升高,而FEV1%pred和FEV1/FV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FABP4和IL-38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ABP4和IL-38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07,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82例ACS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MA及CK-MB浓度。通过ROC曲线分别计算IMA、CK-MB单独和联合诊断ACS的效能。结果 IMA和CK-MB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95%CI 0.791~0.941)、0.738(95%CI 0.629~0.848)(P<0.01)。IMA和CK-MB联合检测时,截断值(cut-off)取IMA<77.5 U/mL或CK-MB<25 U/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6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和89.0%。结论联合检测IMA和CK-MB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提高ACS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探讨IL-3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集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另选同期30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32的含量[(174.56±88.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20.98)ng/L]和COPD稳定期组[(89.40±33.84)ng/L](P均〈0.01),COPD稳定期组血清IL-3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P均〈0.01),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和IL-32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32水平升高,可能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稳定后的浓度变化,探讨血清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9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和治疗病情缓解后进行血清HSCRP浓度检测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治疗病情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48.74±7.5、2.12±0.42和0.64±0.05(ug/ml),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稳定后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检测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严重度评估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娟  周红 《医学综述》2014,(23):4391-439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32例)、稳定期(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住院好转(42例)与死亡(8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另选同期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50例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为(278.4±36.7)ng/L,hs-CRP水平为(8.6±1.3)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32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18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0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也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的20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的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检测血清BNP、hs-CRP水平可以为COPD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外周血IL-35、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组(A组,n=49)和稳定期组(B组,n=31),同期健康体检者25名为对照者(C组,n=25)。ELISA法检测3组外周血清IL-35表达;检测3组外周血清hs-CRP。 结果COPD患者B组、A组外周血清IL-35表达水平分别为(4.171±1.339)ng/ml、(3.480±1.790)ng/ml,与对照组[(5.194±1.595)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61.143±30.024)mg/L]明显高于B组和C组[(12.161±4.495mg/L、(1.075±0.85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清IL-35与hs-CRP呈负相关性(r=-0.349,P=0.014),B组无负相关(r=-0.237,P=0.199)。 结论 AECOPD患者外周血清IL-35低表达及hs-CRP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AECOPD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任旭斌  刘洪 《西部医学》2012,24(1):30-3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检测缺血修饰清蛋白(I MA)对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采用终点比色法测定85例ACS病人(ACS组)发病2 h内和9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入院2 h内血清I MA浓度。绘制I MA诊断ACS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ACS组血清I M 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8.729,P〈0.01)。I M 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60~0.884,P〈0 0.1)。当最佳诊断标准订为80.26 k U/L时,I M A诊断AC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和90.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 2.%和72.5%。结论 I M A诊断AC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对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及辅助排除ACS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熊大迁  何勇  李珊珊  张爽 《重庆医学》2011,40(26):2637-2638,2640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ACS患者88例为ACS组,非缺血性胸痛(NICP)50例为NICP组,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检测3组患者血清IMA水平(ACB值)及cTnI浓度。结果 ACS组ACB水平[(61.73±11.2)U/mL]明显低于NICP组(75.5±8.1)U/mL)与对照组[(81.3±6.1)U/mL),P<0.05];ACS组cTnI血清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B水平的合适诊断界值为70.0 U/mL,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8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95%的置信区间为0.862~0.976)。结论 IMA是ACS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标志物,具有重要的阴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其病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病程分期分为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组,另选择15例非COP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33水平。结果各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的血清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ECOPD 组的比 COPD 稳定期组的更高(P<0.05)。结论血清 IL-33水平在老年COPD患者中增高,急性加重期更明显,提示IL-33在老年人COPD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