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与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MED治疗的患者44例(MED组),接受MSLD治疗的患者54例(MSLD组)。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MED组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和MSLD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13个月和47.2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MSLD均是治疗单节段LDH的有效方法,但MED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技术要求以及优点,方法:采用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行髓核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54例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22-59岁,随访2-18个月,按Nakai分级;优46例,良7例,可1例。结论:MED可直接切除髓核,钙化后纵韧带,增生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  相似文献   

3.
任德轩 《微创医学》2014,(5):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腰椎JOA评分系统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评价术后早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3.42±3.26)分,术后3个月为(24.53±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为(25.58±5.35)分,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本组优71例,良19,可6例。结论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根据应用MED的时间将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为两组。2000年12月~2002年11月治疗42例为A组,2002年12月~2004年8月治疗47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大于B组(P﹤0.05),而优良率则小于B组(P﹤0.05)。A组病例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3例,B组病例术中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发挥MED的优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椎板显微内窥镜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术中用导针穿刺,C-X线机透视定位无误后,沿导针依次扩张、置手术通道、内窥镜镜头,在电视监视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咬除局部增生内聚小关节及增厚黄韧带,扩大及清理神经根通道。结果:共行手术25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5天,平均手术出血量70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分钟。疗效优良率为93.5%。结论: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徐超 《河南医学研究》2003,12(3):247-249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 (microedoscopydiscectomy ,MED)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 :术前通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 ,在局部麻醉或浅硬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正中做一长约 1 5cm的小切口 ,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自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 ,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 :48例获随访 ,时间 3~ 40个月 ,平均 15个月 ,按照Nakai评价标准 :优 3 4例 ,良 8例 ,差 6例。优良率 87 5 %。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在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通过术中C形臂X线机定位,后期采用术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在局部麻醉或浅硬膜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旁正中做一长约1.5 cm的小切口,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特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82例获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7个月,按照Nakai评价标准:优65例,良6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在神经根充分减压的前提下,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椎间盘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62例,分别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和开放椎板开窗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状况、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椎间盘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椎间盘镜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2组患者疼痛麻木、椎管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椎板开窗术相比,后路椎间盘手术具有治疗效果好,创伤小等优点,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共26例,椎板表面剥离软组织,扩大骨窗,剥离子分离椎板下黄韧带,切开黄韧带并咬除,显露硬脊膜及神经根,有隐窝狭窄者,薄椎板咬骨钳沿神经根潜行咬除侧方黄韧带及增生骨质,牵开神经根切开纤维环,取出髓核组织。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120~300ml;手术时间75~120min。26例术后随访4~24个月,按Macnab标准,优2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92.3%。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化洋  蒋伟  马红兵  陈伶  胡明鉴  张玉鑫 《四川医学》2003,24(10):1032-1033
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 (microendoscopy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 2 0世纪 90年代末国际脊柱外科领域一项新微创手术技术[1] 。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疗效高等优点[2 ] 。我院骨科从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3年 3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3例 ,平均随访 7 3个月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77岁 ,平均 5 1 8岁。 2 3例均有腰骶部疼痛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伴下肢麻木以及感觉功能减退 19例 ,其中足趾背伸肌力减弱者 16例 ,病程 5~ 6 7个月 ,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问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ED组,各30例.手术效果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例的椎间盘突出类型、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PTED组平均手术失血(7±2)ml,术后卧床1 d.MED组平均手术失血(48±13)ml,术后卧床3~5 d(平均4.2 d).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0%和9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D组和MED组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PTED和MED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均满意.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TED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单切口行邻近双节段后路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行双节段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组,应用MacNab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选取我院2010年1月50名成年人的腰椎MRI资料,测量腰椎相邻两椎间隙中线在皮肤上交点的距离。结果:50名成年人腰椎相邻两椎间隙(L4/L5、L5/S1)中线在皮肤上交点的距离为(9.59±1.59)mm;单切口组为(13.14±5.44)mm、双切口组为(12.84±4.50)mm。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与总体间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手术疗效单切口组优良率为88.9%,双切口组为91.7%。结论:经单切口行邻近双节段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长根  王健 《现代医学》2011,39(2):159-161
目的:分析后路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误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临床资料和X线片、CT、MR等影响资料的分析,回顾性分析126例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4例失误病例。结果:4例中1例术前诊断不全面,1例高龄、伴椎间盘钙化,椎管狭窄,适应证选择不当。1例术中椎管狭窄神经通道减压不充分,1例双间隙突出,对髓核摘除不够,对突出间隙神经根管外口减压不够。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和手术技术失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用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术中摘除髓核并同时扩大侧隐窝和神经根管。结果 术后随访50例,平均随访时间1年3个月。参照Nakano标准评定手术效果。优:37例,良:9例,可:4例。结论 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技巧,便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腿痛 VAS 评分;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情况;根据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术后3月疗效结果。结果1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患者腰痛、下肢痛 VAS评分由术前的6.98、8.19分下降至术后1 d 3.21、2.83分,术后1月2.06、2.45分,术后3月1.64、1.92分,术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 ODI 由术前的75.93%降至术后3月时21.46%。术后3月随访,按照MacNab 评价标准,优者51例(43.59%),良者59例(50.43%),可者7例(5.98%),差者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4.02%。结论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吴辉  胡凌云  林宏 《重庆医学》2014,(27):3556-355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通道下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行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复发节段腰34(L34)1例,腰45(L45)10例,腰5骶1(L5S1)19例;统计描述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复发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无痛行走的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65min;术中失血量100~180mL,平均145mL;住院时间9~16d,平均13d;平均住院费用7300元;术后无痛行走时间7~15d,平均11d;术后从事非体力劳动的时间27.3d,VAS分值由术前的(7.3±1.3)分降低到术后(3.1±0.9)分,末次随访时为(2.2±0.6)分,术后、末次随访VAS分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6.5个月。疗效优16例,良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6%。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94例LD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TED组和FD组各47例。结果表明,与FD组相比,PTED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降低,术后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也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均显著降低。结果说明,PTED与FD治疗LDH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PTED手术较FD手术创伤更小、能更及时有效的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08年7月应用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MEDⅡ)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3个间隙),单间隙突出者31例,双间隙突出者1例。腰3、42例,腰4、57例,腰5骶12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6±0.8)个月,优良率90.6%。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