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黄河下游利津重盐碱地池塘的水化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类水体水型为ClNⅡa,总含盐量899.6~3 336.6 mg/L,在阴离子中,Cl-〉SO24-〉HCO3-+CO32-,其含量分别为703.52 mg/L、302.83 mg/L和167.82 mg/L。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K++Na+〉1/2 Mg2+〉1/2Ca2+,其含量分别为479.43mg/L、92.21 mg/L、72.29 mg/L。2.各塘总碱度平均值为2.12~4.29 mmol/L,其组成主要是HCO3-碱度;pH为8.37~8.96,极值范围为8.10~10.39;总硬度含量较高,各塘平均在8.08~14.35 mmol/L,极值范围为7.05~17.20 mmol/L;养鱼池塘的Ca2+含量大于Mg2+含量,而养虾池塘Mg2+含量大于Ca2+的含量。3.氮的含量较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而大部分养虾池塘总磷的含量很低,但养鱼池塘总磷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东北松嫩平原碳酸盐类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可能性,野外条件下利用养鱼的天然泡沼水进行了试养.结果表明,淡化幼虾在盐度0.036%~0.099%的天然碳酸盐类淡水环境可生存48h,在盐度0.1%~0.35%的碳酸盐类半咸水环境的生存时间不超过24h.淡化幼虾在天然碳酸盐类水环境生存的障碍因子,可能是K^+、Na^+、Ca^2+、Mg^2+(尤其是K^+)的浓度较低;Na^+/K^+值、Ca^2+/Mg^2+值偏高或偏低;CO3^2-、HCO3^-浓度及碱度、pH、离子系数较高.认为通过适应性驯化,提高幼虾对综合水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是内陆碳酸盐类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四种金属离子对宝石鲈(Scortum barcoo)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金属离子K^+、Na^+、Mg^2+、Ca^2+对宝石鲈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金属离子浓度设置为50~300mmol/L六个梯度。结果表明,K^+、Na^+、Mg^2+对大部分消化器官淀粉酶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P〈0.05),50mmol/L和100mmol/L时促进作用最大,三者中K^+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为Na^+和Mg^2+;Ca^2+可明显抑制各消化器官淀粉酶活性(P〈0.05);四种离子的最大抑制作用出现在250mmol/L和300mmol/L两个高浓度下。淀粉酶在宝石鲈各消化器官的分布为前肠〉幽门盲囊〉胃〉中肠〉肝脏〉后肠。由此得出结论:50—100mmol/L的K^+、Na^+、Mg^2+对宝石鲈淀粉酶活性促进作用最明显,在配合饲料中可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a^2和Mg^2 对长毛对虾仔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场水库水体中Ca^2和Mg^2 质量浓度及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影响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仔虾生长和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当水体中Mg^2 质量浓度为877.8mg/l,Ca^2 含量为278.7-292.6mg/l,并且Mg^2/Ca^2 =3.00-3.15/l时长毛对虾仔虾生长发育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蛭弧菌在净化池塘水质以及防治草鱼细菌性疾病的生态效果,于2017年5~11月选择渭河流域草鱼精养池塘进行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塘氨氮平均值0.76~2.09 mg/L,对照塘氨氮平均值0.92~2.51 mg/L,试验塘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0.38~0.44 mg/L,对照塘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0.41~0.46 mg/L,试验塘总体水平低于对照塘;试验塘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塘。研究表明,蛭弧菌对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病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 eiBoone,1931)幼虾生长试验,探讨碱水环境对虾体重生长速度与Ca2+、Mg2+、Ca2++Mg2+质量浓度及(1/2Ca2+)/(1/2 Mg2+)的关系,为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 g/L、pH 8.5-9.5的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体重生长速度为(0.95±0.18)mg/d,存活率(47.5±14.5)%。不同水环境存活率差异显著(P〈0.01),体重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P〉0.05)。体重生长速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明显。通过驯化提高幼虾对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碱水水域养殖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盐碱水体硫化氢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河有池塘433hm2,是该省的主要商品鱼基地之一。池塘形成于1990年代“挖塘抬田,以渔改碱”工程,位于黄河中上游合阳段滩涂,水源为地下水上渗补充,池水水深2~3.5m,池底多为深锅底形,底泥较厚,达到30~90cm,池水易形成温跃层。池水为微咸水,硫酸盐含量较大,为307~442mg/L;pH6 8~7 2;总碱度620 98~739 57mg/L;氯化物含量为272~410mg/L;K+和Na+含量为590~602mg/L;总含盐量2 25~2 55g/L。H2S引起鱼类中毒是当地水产养殖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盐碱水体具有代表性,如何防治此类水体中的H2S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笔者曾在…  相似文献   

8.
耕水机在罗非鱼精养池塘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组罗非鱼(Tilapia)精养池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实验塘和对照塘的方法,研究耕水机的使用对精养池塘水质变化情况和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池塘相比,实验池塘的水质稳定,池水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值降低了1.56 mg/L,总悬浮物的平均含量下降了24.3028 mg/L,总氨氮的平均浓度下降了0.2418 ...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探索养殖尾水治理的有效途径,作者团队开展了草鱼精养池塘底排污技术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与对照塘相比,水质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氨氮下降0.046mg/L、总磷下降1.35mg/L、高锰酸盐指数下降1.3mg/L、亚硝酸盐下降0.032mg/L;草鱼平均产量提高3600kg/hm~2,鲢、鳙产量提高673kg/hm~2,平均产值提高51511元/hm~2,利润提高43811元/hm~2。  相似文献   

10.
在内陆水域养殖南美白对虾,经60~65d的养殖,平均每平方米产虾0.74-0.91kg,养殖期间的水质变化为随养殖时间的推移,纯淡水养殖池水的Ca^2 和Mg^2 含量呈下降趋势,而低盐度养殖池水的Ca^2 和Mg^2 含量呈上升趋势;各养殖池NH4^ -N和NO2^--N变化趋势比较接近,各养殖池C0DMn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氮、磷分布现状,选取上海市典型的淡水养殖场进行引水和池塘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淡水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53 mg/L和0.294mg/L;引水和池塘水体中总氮平均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水中总磷平均质量浓度为0.370mg/L,显著高于引水;不同养殖品种池塘中氮、磷年均质量浓度有所差异,淡水鱼塘中总氮、总磷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凡纳滨对虾塘次之,中华绒螯蟹塘最低;养殖生产使池塘水体中有机态氮、磷在总氮和总磷中的占比以及氨氮在无机氮中的占比较引水均有所增加;引水中总氮在春、冬季含量相对较高,总磷在夏、冬季含量较高。养殖过程中淡水鱼塘中氮、磷含量因有机质的累积在秋季养殖后期较高;凡纳滨对虾塘中氮、磷含量在5月养殖初期相对较高;中华绒螯蟹塘内氮含量因水草的净化作用随养殖进程逐渐降低;70%以上的引水样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高于1.0,淡水养殖的引水质量不容乐观。整体上,淡水鱼的养殖显著增加了水体的综合污染程度(P0.05),凡纳滨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对水体综合污染程度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仿刺参池塘底部的沉积物间隙水水体环境,对3种池塘间隙水水温、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4项水质指标差异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自然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4~25.8℃,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水温为-3.0~26.1℃,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水温为-2.2~26.1℃;自然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25~18.80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4.51~16.78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88~19.72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40~1.347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482~1.367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氮质量浓度为0.214~1.149 mg/L,养水机池塘无机氮质量浓度全年各月份均处于最低水平,平均为0.556 mg/L;自然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42~0.0871 mg/L,微孔曝气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71~0.0794 mg/L,养水机池塘间隙水无机磷质量浓度为0.0065~0.0818 mg/L。综合分析得知,...  相似文献   

13.
柳磊  陶玲  代梨梨  彭亮  李谷 《淡水渔业》2023,(1):92-101
为探索适用于高密度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组合湿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考察组合湿地对池塘尾水中氮、磷等物质去除效果和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5.54 m3/(m2·d)高水力负荷下,组合湿地对氨氮(TAN)、硝态氮(NO-3-N)、总悬浮物(TSS)、总磷(TP)、总氮(TN)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68.94%、-25.38%、60.86%、43.56%、16.67%和27.98%,湿地出水水质满足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养殖过程中,循环塘TAN、NO-2-N浓度较低,均值分别为0.72 mg/L、0.10 mg/L,显著低于对照塘,DO均值为4.85 mg/L,显著高于对照塘且较为稳定;主养品种黄颡鱼产量达到391.38 kg,较对照塘提高9.11%;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0.68%和11.20%,绝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1.06%和11.49%,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测定了NH4HC03、NH4C1、(NHh)2HP04、(NH4)2S04、NH4N03五种无机氮肥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毒性.17~18℃条件下5种化肥毒性大小依次为NH4HCO3 〉 NH4C1 〉 (NH4)2HPO4 〉 (NH4)2SO4 〉 NH4NO4. 24h LC50NH4HCO3 347mg/L, NH4Cl 433mg/L, (NH4)2HPO4 542mg/L; 48h LC50NH4HCO3 234mg/L, NH4Cl 251mg/L, (NH4)2HPO4 399mg/L, (NH4)2SO4 501mg/L, NH4NO3 592mg/L; 72h LC50NH4HCO3 186mg/L, NH4Cl 201mg/L, (NH4)2HPO4 332mg/L, (NH4)2SO4 398mg/L, NH4NO4 510mg/L; 96h LC50NH4HCO3 169mg/L, NH4Cl 186mg/L, (NH4)2HPO4 287mg/L, (NH4)2SO4 316mg/L, NH4NO3 381mg/L。5种氮肥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16.9mg/L, 18.6mg/L, 28.7mg/L, 31,6mg/L, 38.1mg/L.  相似文献   

15.
以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幼虾生长试验,探讨碱水环境对虾体重生长速度与Ca2 、Mg2 、Ca2 Mg2 质量浓度及(1/2Ca2 )/(1/2 Mg2 )的关系,为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g/L、pH 8.5~9.5的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体重生长速度为(0.95 0.18)mg/d,存活率(47.5±14.5)%.不同水环境存活率差异显著(P<0.01),体重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P>0.05).体重生长速度与环境因子问的相关性不明显.通过驯化提高幼虾对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碱水水域养殖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广栓 《内陆水产》2000,25(12):12-13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在沿黄 4地市 10个县利用荒废地开挖的新池塘。鱼种池面积一般为 0.2~ 0.33 hm2,水深 1.5~ 2.0 m;成鱼池面积 0.33~ 0.67 hm2,水深为 2~ 2.5 m。鱼塘整齐规范、集中成片、交通方便、道路相通,。水、电、路“三通”。 1.2水源条件 主要利用黄河水,辅以井水补充,水质良好, pH值 7.2~ 8.5,总碱度 3.562~ 4.031 mg/L,总硬度 25.672~ 27.134 mg/L,盐度 2.10~ 2.41 mg/L。 1.3增氧机及其它机械设备 各试验点每 0.67 hm2池塘配备 3 kW的叶轮式增氧机 1台,水泵 1台,部分渔场配备无锡产 SLD 2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养殖模式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模式下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精养池塘水体CODMn、总氮(TN)和总磷(TP)[(35.67~108.34)mg/L、(3.40~7.93)m...  相似文献   

18.
低盐水体南美白对虾与鲢鳙鱼混养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6口低盐淡水(盐度2~10)池塘中放养体长0 8~1 0cm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 namei)(30万尾/hm2),其中三口塘再放养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stichthysno bilis)夏花(体长2 0~3 0cm)(1500尾/hm2,鲢:鳙=1:1)。鱼、虾分别精养90d和60d。混养池塘中对虾的成活率(24 6%)为单养池(9 1%)的2 7倍,产量(800 0±86 7)kg/hm2为单养池的3 2倍;鱼产量为(93 9±7 9)kg/hm2,鳙的出塘规格大于鲢,产量高于鲢。混养池塘水中氨氮、亚硝态氮和溶解氧含量低;透明度和活性磷含量高;pH值波动幅度小。  相似文献   

19.
该文旨在探讨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对池塘水质及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规格为80尾/kg白鲢鱼种,按放养数量分别为0(1号塘)、1000尾/667m^2(2号塘)、1500尾/667m^2(3号塘)、2000尾/667m^2(4号塘),投放到4个养殖条件相近的罗氏沼虾池塘中,每隔10d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共5次。结果显示,池塘pH值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组溶氧均有显著的提升;2号和4号池塘透明度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氨氮、亚硝含量变化不明显。各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其中4号池塘下降最为明显。试验组池塘蓝藻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投放鲢鱼数量的增大,蓝藻占水体浮游植物的百分比越小。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改造后的池塘圈桶模式的养殖效果,通过使用改造后的池塘圈养桶系统养殖湘云鲫。经过5个月的养殖得到圈桶养殖湘云鲫成活率为70.44%,养殖规格为245.64g/尾,圈桶产量为17.22kg/m3,换算成5×667m2的产量为1390kg/667m2。养殖系统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会随着养殖进程而升高。最高时圈养桶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6mg/L、7.86mg/L、0.56mg/L,池塘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5mg/L、7.68mg/L、0.80mg/L,出水口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1.24mg/L、4.36mg/L、0.21mg/L。结果表明改造后池塘圈桶系统可以养殖湘云鲫,但整体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后期鱼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