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训练教学中,主动引入超量恢复理论,即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成绩较快提高。本文将就在超量恢复理论指导下的短跑训练问题作如下探讨。一、超量恢复在运动后的休息期,体内被消耗减少的能源物质得到恢复,不但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会超过原来水平,这一过程称为超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8,(1):24-25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抽取了我国30名短跑运动员做调查,并结合平时训练的感触和翻看资料得出很多结论,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要均衡发展,不但要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还要发展核心力量,而且力量训练的负荷也要有限制,科学的超负荷训练使不同的运动员爆发出最大化的成果来,专项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然而力量训练后引起身体的疲劳,更需要运动员训练完后安排放松练习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3.
陈为群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6):23-26,37
短期集训以成为当今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特征,采用恢复训练为主的短期训练计划,可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得到较快的恢复。福建省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行业组短跑冠军陈岩的赛前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其训练计划制定,小周期训练内容安排方法等,对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短期集训计划安排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内外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十分注重三大方面的问题:技术、心理与营养恢复。特别是比赛期的运动营养恢复,更是十分重要。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的训练、生理指标及身体能量代谢的特点(1)短跑运动员比赛期训练的特点是:高强度、运动器官极限运  相似文献   

5.
再谈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量恢复理论自提出以来争议颇多,主要是没有发现运动员在训练课的间隔恢复时间内出现超量恢复理论中所提出的"超量恢复"现象。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发现恢复过程中内脏疲劳恢复要滞于外周疲劳恢复,而在运动训练实际过程往往是仅限于关注外周指标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为恢复指标,忽视了内脏的疲劳恢复。因此,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最恢复有区间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郭辉 《中华武术》2010,(10):58-59
随着短跑运动的不断发展,从训练手段到训练设备、训练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于短跑运动的疲劳与恢复越来越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方向。在此,将对现有的一些关于短跑运动员训练疲劳特点及相应恢复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中贫血者在门诊中发现较多,运动训练与贫血的关系已为不少人所注意,这种贫血与普通人的贫血不同,有其特殊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个概念,认为它是剧烈运动所发生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在完成大运动量训练或经过运动量调整后,机体的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并可出现超量恢复。我省运动员中贫血较为普遍。73年我们对田径女子短跑组六各运动员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其中四名在10克%以下,占  相似文献   

8.
速度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短跑训练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短跑运动的特点是以无氧代谢能量为主 ,但无氧训练必须以有氧训练为基础 ,有氧训练虽然不能直接提高短跑成绩 ,但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 ,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提高其素质 ,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以后的恢复。本文通过对我校短跑组 1 6名男生 ,抽样确定两组进行数据统计比较 ,初步探讨有氧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成绩影响 ,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短跑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激烈对抗和赛事的日益频繁,对运动员连续承受大负荷比赛与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强度训练已成为当代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重要体能训练特点。训练负荷的安排是以强度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但值得注意的是,训练负荷的增大须在完善恢复措施的保障下进行,恢复是高质量训练的保证也是训练的延续。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短跑的训练过程,以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就必然成为训练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校田径队12名男子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有效提高了短跑运动员的短跑成绩,从而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以及为我国青少年短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短跑;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周期训练的视角出发,采用访谈法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陆冰衔接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比赛期恢复性体能训练陆冰衔接的重要时间段,进而对赛前训练调整周期恢复性体能训练安排的两种模式以及赛事间的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节奏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500m比赛两场比赛之间安排陆地恢复性训练最佳练习内容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浅议运动性疲劳恢复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快慢,是否是1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否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这是运动训练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将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能力作为训练的内容,提高到与运动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提出了训练“恢复能力”的生理机制及作用。并且还从疲劳发生的机理来讨论训练“恢复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恢复能力”可以进行训练,以及对不同运动疲劳的恢复能力提出了应用不同训练手段进行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恢复是训练的前提。运动员快速良好的机体恢复是优秀运动成绩取得的前提保障。针对高强度长周期的重复运动训练后,运动员在心理和身体上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恢复到达训练要求的实际现状,本人查阅了众多的相关资料和运动恢复方面的著作,再结合带队训练的一些实践总结,提出了一些本人关于运动训练身后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较快恢复的心得,希望对今后相关运动训练方面的训练水平的提高能做出一定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李延涛 《冰雪运动》2010,32(3):5-7,21
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针对速滑运动员在运动中和恢复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结合速度滑冰比赛特点,阐述了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和在速滑比赛中对发挥良好体能的重要作用,从滑跑形式、速度、幅度、距离、姿势等方面提出肌肉放松训练的技术性要求和教学方法,把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恢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训练后体疗、积极性休息、食补等恢复手段,为速度滑冰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韧仁 《体育科技》2006,27(1):55-57
根据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和恢复的特殊性:物质手段缺乏,运动和恢复的时间仓促以及教练员、运动员未能从根本上意识到恢复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些省时、经济、简便、实效的恢复措施,旨在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业余田径运动训练培养田径运动后备人才以及发展田径运动的功能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冯燕 《体育科技》2000,(3):47-50
在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 ,发现游泳运动员的肌肉恢复会出现与身体机能恢复不一致的现象 ,肌肉的恢复状况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入手,重点讨论肌肉平衡、姿势与动作模式异常等问题与损伤之间的循环关系,并分析指出姿势、动作模式的关键因素,以及康复功能锻炼对于人体运动系统的作用与损伤康复的基本原理。继而提出了从姿势、动作和肌肉平衡评估入手的损伤康复功能锻炼流程,包括评估流程和细节要求,针对性的肌肉紧张和肌肉无力处理方法与流程、本体感觉训练和整合训练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结合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特点,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恢复措施,旨在为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及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过度训练的致因及其恢复的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训练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了运动训练中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的特点,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提出过度训练恢复的恢复手段与方法,以树立多维立体的恢复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