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居业》2015,(12)
随着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领域的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就建筑行业而言,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性能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新型建筑材料的发明和应用给世界节能环保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含义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分析我国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就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我国新型建筑材料持续发展和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今社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从新材料的发展前景出发,对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及相变材料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未来我国新型节能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各领域节能环保理念的引导以及我国节能环保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建筑行业领域,鼓励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在节能保温以及环保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发展和使用好新型建筑材料在节能环保工作上的实施对于很多企业和部门都十分重要。该文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含义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关于节能保温的应用做了简单阐述,并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可以对研发和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单位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司晓辉 《中州建设》2008,(23):69-70
1发展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材行业沿用了粗放型传统生产模式,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对生态环境重利用、轻改善。“十一五”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筑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建筑材料的发展应以满足建筑节能需要为重,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含义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关于节能保温的应用做了简单阐述,并对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可以对研发和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单位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庭亮 《建筑知识》2014,(2):128-129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现今社会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枯竭,所以,现在市场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方面,高效、节能的墙体保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在建筑施工墙体保温主要的方法有内保温、外保温、中间保温等方法,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对现今新型的高效节能墙体的传热进行了研究。加强了对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真正的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建筑耗能约占我国整个能源的30%左右,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发展环境友好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保温节能技术是顺应环保节能需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在建筑内保温系统得到逐步的认可和较大面积的使用。但该材料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干燥周期长、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  相似文献   

8.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的标准和政策,使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提高采暖供热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开展建筑节能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是缓解我省能源紧缺矛盾,改善居住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如何在城乡建设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新产品,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省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5,(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也在大幅度增加,能源短缺问题也逐渐突显并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切实地改善这个问题,除了要开发新型能源外,提倡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的生活理念也是一种十分有效可行的办法,基于此,电气节能技术应运而生,此项技术是在现代住宅的设计阶段严格按照节能规范和标准实施的,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迭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能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建设的因素之一,在能源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能源不足的出路主要在于降低能耗、节约能耗。而降低材料生产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本文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及节能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福建建材》2012,(1):102-102
墙体保温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可大量节约墙体材料,提高墙体保温性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我国墙体保温材料的发展起步晚,可供用户选择的品种少,无法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推广应用新型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九五”期间,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已呈规模化发展。据了解,墙体保温经历了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和外墙外保温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4,(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进步,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危机地意识越来越强烈。由于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材料跟各项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飞快的提升,其中很多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与使用,便受到了人们地关注,怎样才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出节约环保型能源,应是现代建筑业从业人员关心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建筑中安全、节能环保玻璃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在国家一系列的节能政策、法规、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的指导下,我国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技术的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本文将结合某住宅小区在外墙保温施工中如何控制好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提高外垟保温施工质量和促进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尚辉 《河南建材》2008,(5):64-6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的问题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圳此近几年建筑节能技术迅速发展,出现各种优先的节能技术,诸如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外墙绝热及饰面型节能墙体,保温中空墙体系、夹芯墙体系及外墙内保温体系等,尤其是外墙外保温体系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代建筑行业而言,就体现在通过各种保温技术或者是节能材料来保障建筑的节能和保温之上。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新型建材的发展十分迅猛,建筑材料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减少建筑材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减少对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脱颖而出。采用清洁卫生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利用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已成为当今各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传统建筑施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很大,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不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了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不断出现了越来越多符合潮流、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安全、绿色环保、安装便捷、节约能源等特点,还有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4,(1)
当前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外墙的保温节能技术也更为关注。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是保温节能技术的核心内容,能够提高建筑居住的外部环境,保证建筑居住舒适性,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志勇 《中外建筑》1999,(2):101-102
1、概述 发展国民经济,能源必先行。实行开发与节能并重是国家能源工作的基本方针。节能本身是无污染的能源,投资省,上马快,由资料分析,只要节约每吨标准煤所花的投资不超过350元节能就比开发煤矿更为经济和有意义。节约能源。我国近年来相当重视,节约能源然而单位能耗为世界先进国家的2-5倍,差距主要表现在保温材料选材落后,隔热效率低,保温结构质量差,尤其是异型设备、阀门、管件、旋转体等的保温。以前由于保温难度大而成为死角,至今没有保温的设备数量仍很大,或者虽作了保温,但由于保温材料及保温结构有问题,使保温效果差和热损失大,成为保温工作上未解决的难题。本涂料产品已解决了这一难  相似文献   

20.
孙秀刚 《砖瓦世界》2002,(10):30-30
由于我国采暖建筑普遍存在浪费能源及热环境质量差的问题,为了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所以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的需求不断提高。无论是传统的红砖,还是飞速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都不能满足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因此,科研工作者对此作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