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组时及治疗8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4 h食管p H值监测(De Meester)和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AS、SDS和De Meest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并对其常规治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促胃肠动力干预措施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年龄>60岁、长期卧床、神志清楚、反流性疾病问卷阳性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伊托必利,A组)和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AP)发病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相对危险度、肺部感染的粗死亡率、归因死亡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结果 A组HAP发病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粗死亡率、归因死亡率、CPIS与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感染持续时间均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可降低长期卧床胃食管反流高风险的老年患者HAP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但不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生活质量(SF-36)、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Gerd 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降低了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逐步缓解了临床症状,不断改善了生活质量,消除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对护理更满意,该护理干预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30例老年肺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C反应蛋白(CRP)检测,并与28例对照组老年肺心病无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老年肺心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敏感性明显高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P<0.01),提示血清CRP可以作为老年肺心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的一个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实验组体温高峰开始下降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天数、分泌物开始减少天数、肺部感染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5032-5033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38%(6/64),对照组为25.64%(10/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科的60岁的老年胃癌患者80例。运用随机取样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法。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胃食管反流疾病问卷(RD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DQ、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康复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问卷量表(GERD-HR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可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联合古琴音乐五音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5月我科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胃管反流病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膳联合古琴音乐五音疗法干预。3周后采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积分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联合古琴五音疗法辨证施治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使其临床症状减轻,减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羊水过多3方面)及患者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包括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及其总分),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羊水过多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明显,且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行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内容与临床事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良好,操作技术过关率与医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安全干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有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病房-门诊-家庭”三位一体全程护理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病房-门诊-家庭三位一体”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24周肺功能指标变化、BODE指数、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急性加重次数、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病房-门诊-家庭”三位一体全程护理模式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DE指数、急性加重次数以及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位一体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综合护理中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首次住院的女性抑郁症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为期6周。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疗效,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组内干预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组间干预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周末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干预6周末干预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及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肺炎患者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46例),并设对照组(40例),检测3组ET、PCT和CRP值,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3个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ET水平和阳性率最高,其次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的CRP水平和阳性率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大于对照组。ET和PCT、CRP均无相关关系(P0.05),PCT和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感染患者时,肺炎患者体内的PCT和CRP的表达差异不大,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体内的ET水平更高。ET比PCT和CRP在鉴别诊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性肺炎时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无症状高尿酸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实施护理后其安全性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护理,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尿酸水平以及护理前后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尿酸水平(345.675±54.137)μmol/L与对照组患者的(407.462±48.789)μmol/L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高血压、高血糖、中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病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体重指数(22.04±2.14)、总胆固醇(4.51±1.12) mmol/L、三酰甘油水平(1.71±0.59)mmol/L与对照组的(24.53±3.01)、(5.68±2.59)mmol/L、(2.15±0.88)mmol/L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无症状高尿酸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有利于尿酸水平的恢复,还有效降低高血压、高血糖、中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感染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及COPD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86例临床诊断为COPD的住院患者为感染组,以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WBC、NEUT%、CRP水平;以痰培养结果分为正常菌群组和有病原菌生长组,按培养出的病原菌分为革兰阳性(G~+)菌组和革兰阴性(G~-)菌组,对各组患者WBC和CRP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对这两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进行比较。对痰培养阳性结果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WBC、NEU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菌群组患者WBC和CRP水平与有病原菌生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中真菌86株,以白假丝酵母最多,占35.85%;细菌73株,G~+菌组患者WBC、NEUT%、CRP水平与G~-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WBC、NEUT%和CRP水平高于健康者,但由于WBC、NEUT%与CRP检测影响因素多,不能对COPD肺部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曾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8):2577-258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4)和对照组(n=54),两组均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实施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在经整体护理干预之后,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辅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田丽  郭颖  化佳  李杨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3):1813-181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脑卒中患者7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4例。在接受健康教育前进行一般资料填写与健康知识掌握度测评。实验组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健康教育后及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测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健康知识比较,健康教育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教育后及2个月后,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得分比较,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思维导图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行健康教育其效果优于口头宣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RA患者(RA活动组110例,RA缓解组50例)和30例健康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补体C1q水平,同时检测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环瓜氨酸肽(CCP)的表达,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活动组C1q、ESR、CRP水平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C1q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与C1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RF阳性率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RA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q与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C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ESR、CRP、RF与28-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呈显著相关(P0.05),CCP与DAS28无显著相关。结论补体C1q与RA活动度呈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RA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