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常规实况及T213网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7月10日信阳市特大暴雨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种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及相互作用造成的.东北到华北地区的低槽由竖转横再转竖,对特大暴雨的持续起到重要作用.地面气旋波频繁影响,使中尺度系统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水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T213数值产品的垂直速度和涡度短期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实况及T213网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7月10日信阳市特大暴雨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种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及相互作用造成的。东北到华北地区的低槽由竖转横再转竖,对特大暴雨的持续起到重要作用。地面气旋波频繁影响,使中尺度系统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水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T213数值产品的垂直速度和涡度短期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余兰 《贵州气象》2006,30(Z1):13-15
从环流形势特征、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05年5月22日独山县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南支槽、低涡切变系统的活动以及高、中、低层数值预报产品的有利配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余兰 《贵州气象》2006,30(B09):13-15
从环流形势特征、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2005年5月22日独山县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南支槽、低涡切变系统的活动以及高、中、低层数值预报产品的有利配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2009年4月16日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做总结分析,得出当时预报失误的原因及一些预报体会.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1996年7月2日鄂东北特大暴雨环流背景、中低层辐合系统及物理量场,揭示这场犊在蚶垢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探讨地形的增雨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云图资料、西宁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6月25—26日青海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降水天气的成因和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和指导预报量级偏小,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依赖程度高是此次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ERA5 再分析资料和欧洲中心 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模式、中国气象局 CMA-MESO(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模式产品,对 2020 年 7 月 17—18 日江淮地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与分析,并对数值模式降水预报出现偏差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低涡切变和低层急流的共同影响,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有利的动力条件。高空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 区之上形成的位势不稳定层结和垂直风切变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条件。17日20时—19日08时CMA-MESO模式 逐12 h暴雨、大暴雨以及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TS评分均优于ECMWF模式,但2种模式对18日08—20时暖区降水的预报结 果均较差。CMA-MESO模式预报的降水区域和实况区域重叠面积的比例均显著高于ECMWF模式,预报形态也与实况更为 接近。模式对冷空气强度预报偏弱造成了冷切辐合偏北,对中层湿舌的位置预报偏北,水汽强度预报偏弱,与强降水落区 预报偏北相对应,可能是降水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2005年6月广西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该过程是一次中尺度华南低空急流引起的暴雨过程。利用MM 5模式成功的模拟了这次暴雨前后低空急流轴走向和急流中心的强度变化,及其低空急流的左前侧850全风速变化特征,整个大气层散度场、垂直速度的分布特征,500hPa涡度发展演变特征,这些物理量的配置,显示出典型的强降水特征;模拟的暴雨强度、位置与实况也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对“96.7”昌吉特大暴雨天气进行了分析,对这次特大暴雨天气强度为什么这么大,范围为什么这么广,持续时间为什么这么长,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两次小范围特大暴雨发生时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要素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两次过程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指出低空急流和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是小范围特大暴雨形成的关键,为今后类似的特大暴雨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温州特大暴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升 《气象科技》2000,28(3):46-48
利用卫星云图的云团演变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并结合天气环流形势,对1999年9月3~4日温州特大暴雨的过程进行综合,并揭示其生消成因和动力势力条件特征,以提高预报特大暴雨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实况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特征分析2007年7月2~6日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通过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三次过程中与实况的对比分析,检验出各家产品在暴雨过程中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实况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特征分析2007年7月2~6日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通过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三次过程中与实况的对比分析,检验出各家产品在暴雨过程中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本荷 《四川气象》2005,25(1):22-23
本文通过对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及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该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得到了实际预报中有较好相关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一次夏季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6月17日益阳市一次夏季暴雨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低槽东移缓慢,地面不断有弱冷空气补充南下,西南倒槽锋生,配合中低层切变线,是造成本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对于夏季暴雨,除了考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水汽供应,应侧重考虑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5月3~5日珠海市出现2003年开汛第一场暴雨。利用天气学原理、参考云图以及其它物理量对这次暖区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南支小槽、西南低空急流和地面风场辐合是形成这次暖区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汉中市气象台主汛期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空报,2006年7月3日降水量级预报失误较大。在分析高空图、数值预报、物理诊断场和各级指导预报的基础上,阐述当时的预报思路,指出700hPa西南急流伸展偏北,西北涡横切变偏北,850hPa汉中处于两低压之间的相对高压区,汉中上空水汽含量和水汽通量大但水汽辐合弱,副高东退迅速,数值预报降水量预报和指导预报量级偏大是这次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重庆"9·4"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国兵  沈桐立  韩余 《气象科学》2006,26(5):572-577
本文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2004年9月4日发生在重庆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拟降水的落区和量级效果较好,通过对造成此次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天气系统西南涡的分析,模拟结果是西南涡的强度和中心与实况分析都是一致的。结合高低层的物理量场分析形成暴雨发生条件和落区分布的物理概念模型,水汽的输送和辐合从低层到高层是沿着西南气流的方向向东倾斜,落区的分布与中高层500 hPa~300 hPa的风场辐合相关性非常好,降水强度与垂直速度的强度和上升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