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糖化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固定化温度、时间、给酶量、pH值以及戊二醛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化酶最佳固定化条件是:酶与载体比例50mg/g、固定化温度25℃、固定化时间4h、pH 5.1、戊二醛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56%.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比游离酶高10℃.最适作用pH 4.1,比游离酶降低0.5个单位.米氏常数Km由原来的0.032mol/L降为0.022mol/L.用超声波对固定化酶进行处理,其酶活力提高了18%.所得最佳超声参数是:超声功率100W,温度70℃,时间5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匀浆法从圆蘑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并对该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6.4,最适温度为30℃,Km值为0.032 3 mol/L,Vmax值为0.0164 U/min,100 ℃热处理1.5 min可完全钝化PPO的活力,10 mmol/L的EDTA、L-半胱氨酸或柠檬酸亚锡二钠能有效抑制PPO活力.  相似文献   

3.
梁单琼  周晓丹  时敏  王雪  于殿宇 《食品科学》2011,32(21):171-176
以醋酸纤维素(CA)和聚四氟乙烯(PTFE)为材料制备醋酸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复合膜,采用吸附-交联相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用该复合膜固定化脂肪酶。研究温度、吸附时间、酶液质量浓度、交联时间和交联剂体积分数对脂肪酶固定化效率和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温度25℃、吸附时间2h、酶液质量浓度0.02g/mL、交联时间3h、交联剂(戊二醛)体积分数0.2%,固定化酶最大酶活力为17.2U/cm2。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35℃,比游离酶降低了5℃;最适pH8.5,与游离酶相比pH值向碱性偏移1.0;经10次(10h /次)重复使用后,固定化酶相对酶活力为55.5%。SEM结果显示CA-PTFE复合膜能较好的固定化脂肪酶。  相似文献   

4.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优化脂环酸芽孢杆菌α-葡萄糖苷酶的固定化条件,探讨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0.2mol/L、戊二醛交联时间12h、交联pH7.5和交联温度15℃时,酶的固定化效果最佳。此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4.5,最适反应温度55℃,在pH4.5~8.0范围酶的活性不受损失。当温度为65℃时,固定化酶的活力接近100%。酶储存3周以上,可以保持80%以上的活力。重复使用6次后,酶活保持在80%左右,说明固定化酶优化了游离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殿宇  马莺  刘晶  张佳宁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188-190,205
研究了高碘酸钠氧化法在纤维素滤纸膜载体上固定化磷脂酶A1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固定化酶活力为指标,当高碘酸钠浓度为0.15mol/L,活化80min,与浓度为0.05g/mL酶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5.8)于戊二醛浓度0.4%、温度4℃交联4h,获得的固定化磷脂酶A1酶活最高为4.8U/cm2。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35℃;最适pH为9.0。与游离酶相比,pH向碱性偏移1.0;经7次重复使用后,固定化酶膜活力为原酶活的65%以上。SEM结果显示,经高碘酸钠氧化后的纤维素滤纸膜能较好地固定磷脂酶A1。  相似文献   

6.
在海藻酸钠、明胶等5种固定化载体筛选的基础上,研究了以琼脂作为载体材料,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酪氨酸酶,优化固定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为3%的琼脂、固定化时间为2h。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最适底物浓度为0·01mol/L。同时具有较好的反应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重复使用7次后其活力回收率仍达到68·3%,12d后该固定化酶的残余活力保留原酶活的75·4%左右。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载体对磷脂酶A2进行固定,以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壳聚糖浓度2.0%,钙离子浓度0.25mol/L,戊二醛质量百分浓度0.3%,交联时间7h,此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达到74.8%;对固定化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其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0。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7次后活力可以保持54%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也显示海藻酸钠-壳聚糖能较好的固定磷脂酶A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为载体的高碘酸钠氧化法固定化脂肪酶的固定化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固定化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对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以固定化酶活力为指标,当高碘酸钠浓度为0.15 mol/L,活化为60 min时,浓度为0.013 g/mL的酶液与pH 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于戊二醛质量分数0.24%,温度4℃下,进行交联反应,反应3.1 h后,获得的固定化酶活最高,为0.52 U/cm2。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为:固定化酶最适温度35℃,最适pH为9.0。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定向固定糖化酶,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物素标记糖化酶的最佳条件是:质量浓度为4 mg/mL的酶液2 mL、反应温度20℃、反应pH 4.6、搅拌时间2.5 h;其次,确定了亲和素-磁性琼脂糖微粒的最佳制备条件是:亲和素30μg/mg载体、反应时间20 min、pH 6.6;最后,确定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定向固定糖化酶的最佳条件是:生物素标记糖化酶液40μL/mg载体、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20℃、pH 6.1。此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为1 629.7 U/g,活力回收率为50.3%,固定化酶相对活力为64.7%。对固定化糖化酶的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65℃,最适作用pH 5.1,米氏常数Km为2.28 mg/mL,较游离糖化酶的米氏常数Km(5.56 mol/L)小,说明其与底物的亲和力提高。固定化酶连续使用5次,酶活仍保持71.8%,固定化酶的半衰期为84 d。  相似文献   

10.
陈静  陈余  鹿刘奇  陈小娥  方旭波 《食品科学》2010,31(23):326-330
采用吸附交联技术,以DEAE-22 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Bacillus thuringiensis ZJOU-010壳聚糖酶,考察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B.thuringiensis ZJOU-010 壳聚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3.0%、加酶量20mg、固定化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壳聚糖酶的最适pH 值和温度分别为4.83 和50℃;与游离酶相比,该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较好,在40℃和50℃条件下的半衰期(t1/2)分别为36.3h 和6.2h,动力学常数Km 值为9.19g/L;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 批后活力仍可保持初始活力的88.32%。  相似文献   

11.
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何健  卢玉兰 《食品科学》2006,27(12):182-185
本文对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壳多酚氧化酶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04mol/L,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柠檬酸、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对PPO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三种抑制剂联合作用的最佳条件为0.01mmol/L的柠檬酸+0.04mmol/L的抗坏血酸+0.004mmol/L的硫代硫酸钠,PPO活性的抑制率达85.8%。  相似文献   

12.
大蒜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毅  乔旭光  李燕  左进华  王换梅 《食品科学》2007,28(11):290-293
本实验以新鲜大蒜为材料,对大蒜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活性较高;耐热性表明,在80℃、90s和90℃、60s条件下酶失活;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577mol/L,Vmax=192.31U;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NaHSO3>L-cys>柠檬酸>EDTA-Na2。  相似文献   

13.
研究苦杏仁多酚氧化酶粗提物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苦杏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最佳测定波长为410 nm,底物邻苯二酚最佳浓度为1.0 mol/L,Km和Vmax分别为20.53 mol/L和1.27 U/min,最适缓冲液pH值为7.40,最适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0 ℃和3 min。热稳定性实验表明:苦杏仁多酚氧化酶在30~50 ℃范围内,热处理时间对其活性影响较小;在60~100 ℃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酶活力也随之快速下降,使苦杏仁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丧失50%所需时间从60 ℃的15 min缩短到100 ℃的3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经霜对桑叶总黄酮积累量影响的机制,分析桑叶经霜前后总黄酮积累量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的动态变化,并对总黄酮积累量及气候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在6 mLpH 8.8、0.1 mol/L硼砂-盐酸缓冲液中加入0.2 g桑叶叶片、0.2 g聚乙烯吡咯烷酮,底物L-苯丙氨酸浓度为0.04 mol/L,40 ℃条件下水浴反应40 min后测定经霜前后桑叶PAL活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霜前后桑叶总黄酮积累量。结果表明:PAL活力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黄酮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一种快速高效的茶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制备方法,本试验采用三相分离法(three phase partitioning,TPP)获取茶叶PPO,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两次三相分离纯化后可获得酶比活力210.46 U/mg、纯化15.76倍、回收率8.04%的茶叶PP...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含有30 mmol/L Vc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从紫甘薯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用分光光度法对紫甘薯中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PPO的活力测定、热稳定性、pH稳定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对PPO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pH 7.0,NaHSO3和Vc对酶活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才云  方玲  唐云明 《食品科学》2015,36(7):105-110
新鲜香菜叶经匀浆、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电泳纯的多酚氧化酶。该酶比活力达到5 622.95 U/mg,酶活回收率为3.90%,纯化倍数为126.08;全酶分子质量为111.10 kD,亚基分子质量为55.60 kD;最适温度为37 ℃,最适pH值为6.5;在25~45 ℃及pH 6.0~7.0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其Km值为4.04×10-2 mol/L;甲醇、乙醇、异丙醇、氯仿及柠檬酸、抗坏血酸、Ca2+、Hg2+、Ba2+对其有抑制作用,Co2+、Pb2+对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酶促褐变特性及褐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相友  王健  朱继英  赵亚 《食品科学》2011,32(20):318-322
为有效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剂对双孢蘑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双孢蘑菇PPO最适反应pH6.8,最适反应温度20℃,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06mol/L,米氏常数Km为0.1072mol/L。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双孢蘑菇褐变程度进行定量检测,得出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褐变抑制剂及其最佳配比为0.30mmol/L半胱氨酸、0.06%抗坏血酸、0.05%乙酸。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 中性蛋白酶、pH 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 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 5 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 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20.
王家东  张茜  侯红萍 《中国酿造》2013,32(1):116-119
以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糖化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了固定化温度和时间、给酶量、pH值以及戊二醛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化酶最佳固定化条件是:酶与载体比例为50mg/g、固定化温度20℃、固定化时间8h、pH值6.1、戊二醛浓度7.5%,此条件下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力为47%.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值没有改变,同游离酶一样,分别为60℃和4.6,米氏常数Km由原来的0.031 mol/L降为0.018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