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功能位全下肢X线摄影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功能位下肢全长X线摄影在骨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价上的应用.方法:应用Kodak Directview DR7500 System X线机对31例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功能位全下肢摄片,从髋关节至踝关节拍摄3张,在Carestream GX work version 2.0 PACS后处理系统进行拼接,制成高精度、低失真的下肢全长片.结果:31例患者功能位下肢全长片均拼接成功,骨科医师在全下肢片上进行数据测量后,予26例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经拍片证实手术成功.结论:膝关节功能位下肢全长片可为骨科医师提供人体膝关节负荷自重时的形态变化,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能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步进摄影的下肢全长X线片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下肢步进摄影方法获取膝骨性关节炎伴有膝内翻的患者13例26侧下肢的下肢全长X线片,分别采用站立位和平卧位的投照方法摄片,由骨科医生在X线底片上用量角器手工测量HKA角,放射科医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对PACS影像进行HKA角的测量,比较其精确度和可靠性.结果 下肢步进摄影所得的X线下肢全照片站立位和平卧位之间HKA角的测量平均差距小于2°,手工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有显著相关(r=0.638~0.975).结论 下肢步进摄影的下肢全长X线片技术是一种快捷、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确直径钢球(MARK)标记技术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MARK选用直径10 mm的钢球,倾斜X线球管使X线入射角线分别自0°~80°,以10°递增对MARK进行9次摄影,测量MARK影像径线,进行分析.结果 测量MARK影像径线可以确定其影像放大率及畸变率.当X线入射角≥20°时,影像在沿纵轴方向产生明显变形失真,且随射线入射角加大而加剧.结论 MARK作为X线摄影辅助装置,在X线影像质量评价及影像放大率和畸变率测量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方法:对照组:X线球管中心线对模型1标尺的中点标记进行垂直摄影,照射野包含标尺的两侧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一台距离3.5cm。实验组:选用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分别进行两幅和三幅拼接图像的摄影,每次摄影照射野应包含对应标尺的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一台距离3.5cm;然后将相应图像裁剪拼接。评价拼接图像的标尺长度与单幅摄影时标尺影像长度与放大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标尺影像长度为(39.557±0.382)cm,放大率为(1.130±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尺影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59,P=0.056);采用Welch检验,模型影像放大率与标尺影像放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69.600,P=0.126)。结论: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的拼接图像与单幅摄影图像的放大率基本一致。倾斜角度摄影比平行移动摄影更能显示X线解剖结构的一致性。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人工拼接图像能真实、客观显示人体影像信息,操作方便、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新X线摄影摆位方法.方法 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和新摆位法(新摆位组)行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比较2组股骨头、股骨颈显示情况.结果 新摆位组股骨头、股骨颈显示率(98.0%)显著高于传统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摆位法行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对股骨头、股骨颈的显示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每一张X线照片除应具备医学影像学专业的诊断价值外,还应是一幅作品.就包括范围及照片布局来讲,虽然在各种专业书刊上均有所说明,但始终未能规范化与科学化.并且在照片打印这一环节,受操作者专业知识水平、个人喜好,甚至阅历修养等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四肢骨关节系统X线摄影更是如此.例如肩关节和髋关节等X线摄影所包括的范围如何界定?四肢骨及关节摄影,包括骨端究竟应该占有骨骼全长多大比例?此点多年来一直未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Photoshop图像编辑软件获取下肢全长X线图像.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股骨(包股骨头)、膝关节、小腿(包踝关节)立位摄影,然后将数字化影像通信标准格式(DICOM)X线影像转换为JEPG标准格式影像,使用Adobe公司Photoshop7.0软件对JEPG格式的图像进行无缝拼接,并打印在A4相纸上.结论 通过Photoshop软件可以获得优化的、无缝连接的下肢全长图像,满足了诊断与骨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人工牙种植手术是将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牙槽骨内,对缺牙区牙槽骨的检查是术前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掌握牙槽骨的准确高度.方法:摄X线检查时,通过测量参照物的X线放大率来估计牙槽骨的X线放大率.结果:前牙区X线放大率为70%~75%,前磨牙区X线放大率为66%~69%,磨牙区X线放大率为66%~69%.结论:不同区域的牙槽骨X线放大率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髋关节X线摄影中性腺的防护.方法 在髋关节X线摄影中采用直接屏蔽防护方法、杯桶状防护方法或阴影屏蔽防护方法对患者性腺进行防护,测量患者性腺处的X线吸收剂量的减少量.结果 采用1铅当量的屏蔽防护后,受检者性腺的X线吸收剂量可以减少98%以上,达到了预期的防护效果.结论 在保证所摄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对被检者的性腺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关系到受检者身心健康的一项大事,且与国家法规相符.  相似文献   

10.
要点X 线的影象质量,受 X 线管的焦点,增感纸、胶片,滤线器,散乱射线及肢体运动、摄影系统的几何学条件(放大率)、投照因素(KV,ma、ser)等诸因素的复杂影响。放射大夫和技师,根据其多年的研究和经验,通过这些因素的恰当的选  相似文献   

11.
选100例成人颅骨标本直接测量蝶鞍,以X线对照研究。结果:蝶鞍各径线对照测量差别不显著,P>0.05,X线照片平均放大率分别为1.02~1.05之间;蝶鞍体积测量差别亦不显著,P>0.05,X线照片平均放大率为1.10。与Dichirol测量欧美成人资料比较,国人正常成人蝶鞍容积平均值小,而最大最小数值跨度大,给临床判断容积大小带来一定的影响,应结合蝶鞍轮廓,骨质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王会苹  张宽 《重庆医学》2011,40(20):2023-2024
目的探讨单独与联合应用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2例经临床确诊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回顾性分析经单独采用X线或超声检查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程度。结果 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应用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单项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下肢和全脊柱 X线照片摄影技术 ,满足全下肢和全脊柱的摄片需要.方法测量全下肢和全脊柱的长度,确定特殊 X线照片的规格,并定制相应的摄影器械.结果特殊规格 X线照片能够拍摄完整的全下肢和全脊柱 . 结论 全下肢和全脊柱照片为临床诊治脊柱病变和下肢关节置换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4.
李著国  张明 《广西医学》2012,34(7):915-916
目的 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X线检查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病变为膝关节21例,髋关节4例,踝关节4例,肩关节1例,腕关节1例;单关节发病27例,双关节发病4例.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及周围有钙化的骨小体,少则数个,多则上百个,大小为0.2~2 cm不等,形态不一.结论 X线检查对滑膜骨软骨瘤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拼接X线平片对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5例临床诊断为脊柱侧弯行脊柱拼接X线平片,所有患者均分别行站立正侧位、悬吊正侧位及仰卧左右侧屈位。采用全脊柱摄影功能软件,根据解剖标志及标尺完成无缝拼接,获取全脊柱X线平片。结果获得的全脊柱拼接X线平片图像清晰,解剖形态无失真,测量数据完整可靠。结论脊柱拼接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脊柱整体解剖形态及侧凸部位,判断脊柱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对脊柱侧弯的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肩锁关节脱位较少见,偶见骨折并脱位,特别是半脱位,常易漏诊,贻误治疗。现将17例资料完整的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分析并探讨X线摄影与诊断要求,同时采用倒序式收集63例正常肩关节X线正位片,测量肩锁关节间隙宽度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DIS-I口腔数字化摄影设备及传统X线摄影对185例根管治疗后的患者分别拍摄数字化牙片和传统胶片,比较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结果: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在上颌尖牙和上磨牙的根尖清晰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字化牙片可迅速、准确地了解根管预备、根管长度及根管充填情况,优于传统牙片.结论: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可对根管充填的结果做出明确判断,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及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明显优于传统牙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减压性骨坏死临床早期诊断中X线、CT的作用.方法 选取50名潜水员,采用X、CT行双肩、髋、膝关节检查,就早期减压性骨坏死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CT在髋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中钙化检出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髋关节和肩关节中囊变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T检出囊变、钙化数均高于X线检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钙化灶<5mm时CT检出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性骨坏死早期诊断中,CT征象可靠,并有较高检出率,囊变可作为特征性指标应用,钙化仅可为参考性指标或怀疑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多种常见辅助检查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的比较,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在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检查诊断方法多样,如CR、CT、核磁共振成像、B超等.相比之下,计算机X线摄影以其简便、高效、廉价、清晰等优点在诊断、筛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