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拇指脱套伤的新方法。方法 :从深筋膜下取第一掌背神经伴行血管皮瓣 ,蒂部筋膜宽约 3 0~ 4.0cm ,皮瓣面积 3 0~ 3.5cm× 5 .5~ 6 .5cm ,逆行覆盖拇指背侧。取环指固有神经血管皮瓣 ,面积 2 0~ 2 .5cm× 5 .0~ 5 .5cm覆盖拇指掌侧。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 ,操作简单。修复后拇指感觉好 ,两点分辨觉 4~ 6mm。  相似文献   

3.
拇指皮肤软组织脱套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手 外伤,在手外科专科医院常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 造拇指或拇甲瓣移植术治疗,但因为手术难度高、手 术操作复杂,难以在基层医院(包括很多二级医院) 推广,脱套伤的拇指常常被迫采用截指的方法处理, 造成较大的功能残疾.本院自 2001年 3月-2008年 12月,采用髂腹股沟皮瓣和指神经血管蒂皮瓣组合 的方法修复拇指的皮肤软组织脱套伤 24例,都保持 了较好的外观及拇指运动感觉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拇指皮肤的缺损,多采用带蒂皮瓣修复,如:食指固有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邻指皮瓣等。自1992年Bertell提出了以手部皮神经旁伴行血管供血的皮神经逆行皮瓣。主要为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背侧支,为此,我科在对手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特别是拇指末节桡侧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5.
拇指外伤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常伴有肌腱及骨外露,对于创面的修复常较为困难,需行皮瓣修复。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第1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拇指缺损21例,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9例,女2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2005-2007年我院采用第一掌背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6—51(29)岁。拇指Ⅰ~Ⅱ度缺损骨外露5例,外伤性指远端软组织缺损6例,感染性骨髓炎皮肤坏死骨外露2例,清创后所需实际覆盖创面大小最大2.0cm×3.0cm,最小1.0cm×1.0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1例拇指指端指腹缺损,行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辅以感觉再训练。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0个月,感觉恢复S5为12指,S4为5指,S3为4指;皮瓣两点辨别觉正常为15指,减退为6指。结论:应用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术后积级进行感觉再训练,是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指背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拇指远节指腹皮肤缺损20例采用示指背指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5cm×2.0cm~2.5cm×4.5cm。结果:术后皮瓣和植皮全部存活。术后18例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无触痛。手指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为6~8mm。结论:示指背指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是一种基层医院较易开展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指背皮神经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用拇指背皮神经皮瓣(2.0 cm×2.5 cm~2.5 cm×5.0 cm)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8例。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修复区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拇指背皮神经皮瓣血供丰富,切取方法简单,能有效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手指末端指腹缺损是手部的一种常见损伤 ,既往手术常采用皮片移植、皮瓣移植 ,由于缺乏感觉神经 ,缺损修复后效果欠佳 ,沈阳手外科医院采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 ,经 1年随诊观察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2 3指损伤原因 :挤压伤口 6例 ,绞轧伤 8例 ,电锯伤 4例 ,全部为急诊手术。1 2 手术方法 局麻或臂丛麻醉下伤指残端彻底清创后 ,上止血带 ,显露指腹创面一侧的指固有神经断端 ,按创面大小设计岛状皮瓣 ,皮瓣纵轴与手指纵轴一致 ,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 ,皮瓣大小比创…  相似文献   

11.
逆行掌背动脉皮瓣移位修复手指热压伤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热压伤早期手术失败后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7例手指热压伤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早期手术创面修复失败,创面大小:1 cm×1.5 cm~3 cm×1.5 cm,均合并有骨外露,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手术,创面愈合后,强化手指功能锻练。结果术后17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肿胀,起张力性水疱,1例皮瓣青紫瘀血,经及时处理后,皮瓣得以成活,随访4个月~2年,参照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患者手指功能分别为:优7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达76.4%。结论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对手指热压伤早期手术失败病例进行修复术,早期强化功能锻练,可较好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手术方法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8月~2013年9月,选择本科2~4指甲弧以远的复合组织缺损,指腹单纯软组织缺损者,采用重建感觉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20指)或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4例(16指),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皮瓣情况,随访两组皮瓣两点感觉,受区、供区外观及患指活动度等。结果①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8.6min,指动脉皮瓣组45min,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中有3例(3指)发生血管危象,指动脉皮瓣组中1例(1指)发生静脉回流障碍;③术后12个月时测量两组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组6.2~10.4mm,平均8.3mm,指动脉皮瓣组8.5~12.4mm,平均10.45mm;④指动脉皮瓣组中术后患指怕冷、严寒疼痛现象发生率高于指动脉背侧支组。结论与指动脉岛状皮瓣相比,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可较好地重建指端感觉,应用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腓动脉至胫腓骨远段的分支、腓血管行至小腿中部时,位于腓骨内面、胫骨后外侧.腓动脉至胫骨下段的分支可以发自吻合支或直接发自腓动脉.腓动脉至腓骨下段的分支为弓形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以腓血管为蒂的胫腓骨远段联合骨(膜)瓣,移位修复胫骨骨不连、骨缺损或逆行行踝关节融合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电烧伤电,晚期创面上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6例应用了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电烧佃的病例。结果:早晚期手电烧伤伴有深部组织缺损外露者,应用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远期手指功能恢复不良,需进一步肌腱移植,松解。该逆行皮瓣因未作神经吻合,术后皮瓣感觉差。结论:第Ⅲ,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早,晚期小范围手部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皮瓣抗感染性强,便于手术,一次性完成,易被病人接受,皮瓣可促进死骨修复,采用多种组织一次性修复应在电烧伤早期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3年6月~2007年3月,对17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为5.5~14.0 cm×4.0~7.0 cm ,平均8.6 cm×5.1 cm;蒂长5.0~9.0 cm,蒂宽3.0~4.0 cm,表面均保留1.0~1.5 cm宽的皮肤行明道转移.结果 17例均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满意,1例出现水疱,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外观满意,存活率高,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