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压宁定对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例顽固高血压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前滴入0.4mg·kg-1压宁定,观察降压效果和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由18.92kPa降至14.87kPa,降压有效率90.0%,而心率无明显变化。麻醉期间PaO2和PaCO2保持稳定。结论:压宁定起效快,效果确定,是较安全的降压药,适用于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2.
1993年7月-1998年1月为103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国产房水引流物置入术。术后平均随访32.8月。术后1年时平均眼压2.2±1.4kPa。术后1-5年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8%,80.4%,77.1%,71.0%及64.3%。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治疗,作者收集1997年1月至1997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6例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8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总数的14%(26/185)。男13例,女13例,年龄2月至15岁(4.0±4.2岁),体重5.5~37kg(14.0±8.8kg)。术前SpPA6.7~16kPa,Pp/Ps0.6~1.0,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大于0.9。2例<1岁患儿和2例<2岁重度动脉高压患儿未行右心导管及附加试验。2~14岁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4例术前给予右心导管吸氧或妥拉苏林附加试验结果,肺血管总阻力下降(970±412.8)达因·秒·厘米-5。全组患儿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无一例死亡,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对异丙酚、笑气、氨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5例进行临床分析。静注芬太尼2~4μg/kg,异丙酚2mg/kg,卡肌宁0.5mg/kg诱导插管后,吸入45%~60%笑气,1%~2%氨氟醚,并间断静注异丙酚和卡肌宁加深麻醉和维持肌松。诱导后血压下降1.85±0.51kPa,插管后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或略高,CO2人工气腹后5~10min血压升高1.45±0.39kPa,PETCO2上升0.543±0.059kPa,Ppeak上升0.395±0.057kPa,TV下降150±41.5ml,牵拉胆囊时无明显低血压及窦缓等胆心综合征,术毕迅速清醒,无严重意外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改良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体会。方法:用荷兰DORC公司生产玻璃体切割器在间接眼底镜下对12例玻璃体混浊13次行视轴区玻璃体切割术。结果:术后视力无增进3例,0.1~0.5共5例,0.8~1.5共4例,术后继发青光眼2例,玻璃体现积血2例,白内障加重1例,均遗留不同程度周边玻璃体混浊。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难吸收性玻璃体混浊最理想的手段。能很快恢复患者视力。本组术中采用间接眼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宁定对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例顽固高血压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前滴入0.4mg.kg^-1压宁定,观察降压效果和PaO2和PaCo2的。结果: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由18.92kPa降至14.87kPa,降压有效率90.0%,而心率无明显变化。麻醉期间PaO2和PaCO2保持稳定。结论:压宁定起效快,效果确定,是罗安全的降压药,适用于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血气变化,分析血气变化是否可用于PBMV术后疗效监测的指标。方法采用改良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前一天及术后三天以瑞士AVL995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等指标。结果PBMV术后患者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PaO2由术前9.41±0.72kPa上升至术后10.00±0.85kPa(P<0.01),P(A-a)O2由2.60±0.78kPa降至术后的1.77±0.75kPa(P<0.001)。结论血气分析的改善也可作为检测重症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手术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应用机械瓣施行的单瓣膜和双瓣膜替换术。死亡原因主要有术后心衰和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脓毒败血症,残留腱索卡瓣致机械瓣失灵。经分析表明:与本组死亡率密切相关的因素为:①病程长,心功能低于三级,射血分数(EF)<0.4;②心胸比例(C/T)>0.7,左心房内径(LAD)>70mm,左心室收缩期内径>45mm,左心室舒张期内径>70mm;③三尖瓣复合病变或联合瓣膜病;①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_2)<8.0kPa;⑤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与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应用人工肾空心纤维透析器持续正压(8~12kPa)通入O2代替人工肺治疗5只Ⅱ型呼吸衰竭的家犬,经A─V接体外转流2小时获得满意的效果。血流通过人工肾前、后氧分压(PO2)由9.15±0.95kPa上升到72.55±14.03kPa(P<0.001),二氧化碳(PCO2)由6.34士0.96kPa下降到4.08±0.99kPa(P<0.01)。实验动物在治疗前、后氧分压(PO2)由7.11±0.61kPa上升到10.69±1.81kPa(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由7.83±0.96下降到5.47±1.44kPa(P<0.05),5只实验动物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0.
食道胃底静脉栓塞及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杨振东 《医学争鸣》1996,17(2):127-128
报道了自1986年11月-1995年1月间采用食道胃底静脉栓塞及脾切除术门脉高压症106例的临床疗效。术后8.5年累积死亡8例,3,5及7年生存率分别为93.5%,88.0%和88%;术后再出血13例,术后1,3及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1.9%,7.8%和18.0%;食道静脉曲张减轻、消失率达84.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支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长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  相似文献   

12.
胆管术后T管引流80例选择性早期夹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T管引流早期夹管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胆管术后T管引流患者 两组:早期夹管组(A组),术后2 ̄3天夹管;对照组(B组),拔管前2 ̄3天夹管。结果:A、B两组术后15天平均体重与术前工分别为+1.0kg、-3.0kg;平均血红蛋白量分别为118.5g/L、105.0g/L;血清钾分别为4.02mmol/L,3.29mmol/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术后第4在、术后第7天;平均胆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孙辉 《吉林医学》1996,17(2):71-72
在门静脉高压症的门奇断流手术中,我们测量了断流术前的FPP、SOPP、Pa和肝外门体分流率的变化。其结果表明:FPP由3.86±0.70kPa降至3.37±0.93kPa,平均下降0.49±0.69kPa(P<0.005);SOPP由5.49±1.06kPa增至6.52±1.45kPa,平均增加1.03±103kPa(P<0.0005);Pa仅下降0.27±1.80kPa(P>0.25);肝外门体分流率由57.6±15.2%降至32.5±16.1%,平均降低25.1±13.5%(P<0.0005),说明断流术阻断了这部分血流,使其转流向肝脏,有利于保护受损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民选择颞下方角膜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kPa,术后为2.12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  相似文献   

15.
报道23例颅内动脉瘤颈夹闭术的控制性降压麻醉处理。芬太尼8~10μg/kg、卡肌宁0.3mg/kg-1静脉缓慢注射,继以硫喷钠4~6mg/kg、琥珀胆碱1.5mg/kg-1静注,气管内表麻下气管插管,插管期各时限间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P>0.05)。开颅前即开始用硝普钠控制MAP在8kPa左右,结合快速静滴甘露醇1.5~2.0mg/kg和过度通气可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动脉瘤过早破裂,减少失血。夹闭瘤颈后即停止降压,利于检查瘤颈闭锁是否完全和彻底止血。麻醉状态下吸除气管、口腔分泌物可预防血压及颅内压升高。  相似文献   

16.
用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5例,手术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分别为0.92±0.18cm2和1.86±0.20cm2(P<0.001),左心房平均压力分别为2.58±0.82kPa和1.34±0.64kPa(P<0.001),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6±0.4cm和4.4±0.3cm(P<0.05),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每例好转1.33级。术中术后无死亡和动脉栓塞病例,出现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包填塞、一过性低血压各1例,5例发生短暂性心动过缓,总成功率为97%。  相似文献   

17.
探讨PR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1597眼近视分为轻中度,高度,超高度3组,应用SummitApex型准分子激光机行PRK治疗,术后点激素类眼药水,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年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Ⅰ、Ⅱ、Ⅲ组分别为92.9%、81.3%和45.3%。除2例2眼过矫,8例,10眼回退-1.5--5.0D行2次手术外,其余均在预计屈光度范围内。术后1年haze发生率Ⅰ,Ⅱ,Ⅲ组分别为3.0%、1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PS)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经气管切开孔插入导管行人工呼吸。吸气峰压(PIP)定为1.47kPa,呼吸比为1:1。将PIP及呼气终末正压(PEEP)分别调至1.96kPa和0.49kPa后对所有动物行全肺灌洗(37℃生理盐水,40ml·kg-1)8~10次。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12kPa以下时,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的动物经气管注入单纯的PS25mg(0.5ml);B组则注入含有氰胺酮2.5mg、PS25mg(0.5ml),120min后撤离PEEP,并将PIP调至1.4kPa。结果所有动物的PaO2经肺灌洗后由59.4kPa降至10.3kPa左右(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均明显升高至肺灌洗前水平(56.3kPa)(P<0.05)。当撤离PEEP后,与灌洗前相比,A组的PaO2明显下降至20kPa以下(P<0.05),而B组的则保持在46kPa以上(P>0.05)。至实验结束时,B组的动物全部存活,而A组只有4例存活。结论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能较好地维持无PEEP的低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MRA不同成像方法对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探讨最佳方法选择。方法:26例AVM患者分别作常规MR成像及MRA成像,其中26例均行2DPC检查,8例行3D-TOF检查,18例行3D-MOTSA检查,8例行3DPC检查。比较各序列AVM的血管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MR图像及MRA各序列图像均满意地显示了血管巢。2DPC对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率分别为65.4%和80.8%;3D-TOF对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率为75.0%和12.5%;3D-MOTSA显示率为100%和33.3%;3DPC显示率为87.5%和100%。结论:3D-MOTSA应作为诊断AVM的主要MRA检查序列,低流速的2DPC序列作为辅助序列,结合SE图像综合观察,能对AVM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将100例共197眼术前分为3组:A组(-2.00~-6.00D),B组(-6.10~-10.00D),C组(-10.10~-22.50D)均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术后1~3月残存屈光度及裸眼视力趋于稳定,术后6月时3组残存屈光度分别为A(-0.28±0.49D),B(-0.47±0.64D),C(-0.8±1.03D)。3组术后裸眼视力达≥0.5者分别为100%,100%,88.7%。达≥1.0者分别为85.7%、54.9%、38.02%。表明:Lasik对高、中、低度近视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对手术技巧及激光程序的改进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