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退行性椎间盘病变(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引起的腰腿痛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椎间盘髓核摘除和(或)脊柱融合术在缓解疼痛及维持脊柱节段稳定性方面疗效肯定。但随着对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研究的深入,由椎间盘髓核摘除所导致的脊柱生物力学和结构紊乱已经引起骨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下腰痛(lowbackpain)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椎间盘退行性病变(discdegenerationdisease ,DDD)则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原因。当前,用于治疗与DDD相关疾病的手术主要有两种:椎间盘切除术和脊柱融合术。虽然椎间盘切除和脊柱融合在减轻疼痛方面取得了相对较好的近期效果,但手术改变了脊柱的生物力学,可能导致其周围组织和邻近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化[1~4 ] 。近年来,人们致力于探求合适的人工假体替代退变椎间盘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以求恢复椎间盘的解剖和功能。这就产生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discreplacement ,ADR)。替换退变的全部椎间盘者,…  相似文献   

3.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PDN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8岁。突出节段分布为:L3、4 2例、L4、5 16例、L5S1 7例。所有病人均主诉典型的单侧坐骨神经痛,其中8例伴有腰痛。病人术前均经过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且效果不满意。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标准髓核摘除术后,按假体植入要求准备椎间隙,植入适当型号的人工髓核假体。[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经过1a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17.7个月。按照MaeNab疗效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结论]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了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应用时要注意适应证的把握、椎间隙的准备、假体型号的选择等关键问题。长期的临床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病变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传统常规的外科治疗手段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伴有滑脱或不稳则行脊椎融合术。随着对椎间盘生物学结构和生物力学的深入了解,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所致的脊柱生物力学紊乱和结构异常造成腰椎椎间高度降低、椎间隙变窄、活动度减小、脊椎不稳、顽固性下腰痛甚至脊椎滑脱等;而脊椎融合使相邻节段应力增加,使该节段小关节退变加剧,有3%~14%患者需再次接受手术[1]。髓核摘除能减轻或消除坐骨神经痛的腿部症状,但手术改变了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常导致椎间盘进一步退变而引起脊柱中轴疼痛;而脊柱融合术则在减轻因脊柱不…  相似文献   

5.
人工髓核置换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同时保留了脊柱节段的活动性,使用人工髓核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保留椎间盘和脊柱的运动功能,并且减缓临近节段退变。奉文对近年来出现的人工髓核材料基本特性进行综述,这些人工髓核目前正处于研制的不同阶段中,并且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早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人工髓核置换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椎问盘经过40年的研究和发展,已近成熟,达到了临床试用阶段,其结果令人振奋^[1.2]。人工椎问盘技术包括人工全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现将人工髓核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和传统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实用价值。方法 施行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18例,16例为单节段腰椎问盘突出症,2例为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采用单枚PDN置人单个椎间盘间隙。对照组单纯髓核摘除术30例,22例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8例为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PDN组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运动功能明显好转。6例获得9~22个月的随访,9例获得3~9个月的随访,椎间隙高度较手术前平均增加10.5%,无髓核假体移位突出,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DN置换术既能恢复脊柱的节段稳定性,又保持脊柱节段的活动性,适当的假体设计与材料选择也能使椎间盘与椎体后柱的负荷获得再平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假体(prostheticdisc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3~6月,共施行PDN置换术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8.4岁;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4-5 17例,L5S1 3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6.7个月。均采用单枚PDN置入,PR725型15例,PR925型1例,PR525型1例,PW725型2例,PW525型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运动功能明显改善。17例获得1~3个月随访,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15.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84,P<0.01), 无早期假体移位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一过性腰部酸痛和低热。结论PDN置换术能有效恢复退行性椎间盘病变患者的椎间盘高度,近期效果肯定,多数国人适合置入单枚PR725型PDN。  相似文献   

9.
对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2个月,优6例,良2例。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该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医疗花费巨大。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是腰椎融合术,但术后由于相应节段运动功能丢失以及融合时造成的局部结构损伤,可导致相邻上下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进而产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甚至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髓核假体临床应用的现状。这项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并可恢复脊柱患病节段的功能,近几年不断为人们所接受,在治疗椎间盘变性疾病中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自2002年3月以来应用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单个后路植入方法治疗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28岁,平均40岁.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下腰椎痛和有一侧下肢放射痛.腰椎CT、MRI、椎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系统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按摩、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效果不理想.   ……  相似文献   

13.
腰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人工椎间盘的研究 ,已经经历了近 40年历史 ,特别是近 10年的发展和应用 ,逐渐步入轨道 ,并取得进展。椎间盘外围是交叉复层纤维结缔组织 ,其内为黏弹性组织 ,共同构成一个椎间盘单位 ,连接着上下椎体 ,不仅有稳定脊柱、吸收震荡作用 ,还有传递载荷、分布应力的能力 ;既保证脊柱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又限制其过度活动。由于腰椎的活动范围特别大 ,作为脊柱功能单位的腰椎间盘是负载活动的中心 ,所受的是压缩、弯曲、扭转的联合负载 ,同时产生张应力、压应力和剪切力。Anderson(1977)认为坐位时腰椎间盘的载荷为躯干重量的 3倍 ,活动时还…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领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退变早期通常采取单纯髓核摘除术,发展到晚期则采用减压内固定融合术。随着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日益成熟,维持退变节段的活动度已开始成为脊柱外科的焦点。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理论优势就在于长期缓解病变节段引发的疼痛,重建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来防止相对应神经组织损害,维持病变节段的活动度来预防临近节段及对应的后柱小关节面的病变。本文详细描述了与腰椎人工椎间盘假体相关的理论,包括正常腰椎活动节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变化,同时对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3种椎间盘假体的早期临床随访结果作一综述,对其临床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人工腕关节假体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人工腕关节假体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人工腕关节假体目前已发展至第4代,临床应用于治疗腕关节疾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但仍然存在假体松动、下沉、断裂、脱位等问题。而且第3、4代假体仍缺少中远期随访结果。结论由于腕关节生物力学复杂,人工腕关节假体临床应用较少,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较满意,但仍然存在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硅胶髓核假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有良好可塑性和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硅胶作为髓核假体,以维持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椎间关节的稳定性,并保持良好的脊柱力学传递功能。方法:以狗为实验对象,通过手术方法,植入硅胶髓核假体。结果:术后三个月的观察和病理学检查证明:硅胶假体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一定的组织相容性。结论:本研究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17.
髓核是椎间盘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保持椎间盘高度、缓冲脊柱震荡、维持脊柱运动功能.因此对于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很早就开始设想采用人工髓核的方式进行置换,以保持椎间盘的功能,并在临床上有初步应用.但是由于人工髓核材料的问题,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最近,Raymedica公司开发了椎间盘髓核假体(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R),该髓核假体由高分子聚乙烯外套和处于其内的半流动性水凝胶(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组成,其完全膨胀后可吸收本身重量80%的水分,而且其容积可随载荷而变化.目前该项腰椎间盘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简称PDN手术)已在欧洲广泛开展,全球已有1000多例患者接受了PDN手术.作者结合临床初步应用对该手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的融合术和全椎间盘置换术相比,髓核置换术可更多地保留纤维环和脊柱周围的韧带组织,有利于术后椎间盘高度和脊柱活动范围的维持。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注射型和植入物型髓核假体行髓核置换术,早期疗效较好。该文主要就髓核置换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颈椎人工髓核置换的可行性。方法 颈椎前路用环锯法摘出有病变的椎间盘骨心,在骨心间剔除病变的髓核,置入人工髓核,再将此已置入人工髓核的椎间盘骨心植回到椎体间外事孔内。本组自1989年到1999年共施行35例,67个椎间盘,通过2-9年随访,结果 35例中一例外伤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术后手功能有进步。其余34例是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术后症状缓解,均属优良。随访X片上人工髓核可以保持椎间盘高度,但三年后X线片上有50%左右椎体前有骨痂,此椎节失去运动度,但患者仍满意。结论 颈椎人工髓核置换的疗效和流行的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疗效一样,手术时不用取髂骨,少一个切口,减少了病人痛苦,手术时间至少缩短半小时,故此手术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评价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切除并进行单节段人工髓核(PDN)置换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对9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择椎间盘突出侧,椎板开窗手术,清除椎间盘全部髓核组织,将椎板撑开器置入椎板边缘撑开,将PDN置入.结果:9例均获得随10-18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摄正侧位、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7例行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术后PDN位置,椎间高度以及腰椎活动时PDN的位置和移位情况,均未发现PDN有明显移位.临床成功率84%.结论:PDN置入恢复了椎间隙的高度和椎间孔的容积,解除神经压迫,消除了疼痛.维持受损的脊柱节段和椎间盘正常的结构,恢复了椎间隙高度和腰椎正常的生理弧度,恢复了关节稳定的及其生理力学特性,建立脊柱的稳定性和相邻节段的应力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