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采用改良的外直肌折叠眶骨膜固定术矫正高度近视性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16例16眼行外直肌折叠后反折缝至颞侧眶骨膜缘上,术中将矫正眼位为正位.术后随访半年~2年.结果 除3例欠矫5°外,其它均为正位.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外观满意.结论 改良的外直肌折叠眶骨膜固定术是矫正高度近视性固定性内斜视的一种简单、安全,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手术治疗6例先天性高度近视合并固定性内斜视患者,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术中可见内直肌及其周围组织挛缩、外直肌菲薄,病检提示内直肌纤维化。手术采用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眶外侧缘骨膜连接术或外直肌与上、下直肌外1/2连接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眶骨膜锚定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李智伟,方彦,高瑞琳关键词:内斜视,外直肌,外科,手术固定性内斜视与一般斜视不同,具有本身独特的特征[1]。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用常规斜视矫正,或内直肌断腱、外直肌加强或上、下直肌与外直肌联结均难奏效。我科应用眶骨膜锚定手术方...  相似文献   

4.
5.
“锚”固定术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锚”固定术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固定性内斜视病人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及“锚”固定术。评价术后斜视度、眼球运动及术后视力。结果:采用常规手术术后斜视矫正率为68.92%;“锚”固定术斜视矫正率为97.77%,术后眼球均能部分活动,术后视力较前不变或部分提高,术后牵拉实验阳性。结论:“常规手术”不能完全矫正固定性内斜视,“锚”固定术是固定性内斜视手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方式、手术量及眼位矫正效果。方法:对28例共同性内斜视行超常量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加外直肌缩短术随访6月。结果:28例(56只眼)中,眼位正位22例(44只眼),占78.5%.外斜2例(4只眼),占7.10/0,内斜4例(8只眼),占14.3%。结论:实行加大量后内斜视矫正疗效良好,术后双眼立体视觉的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羊薇 《四川医学》2004,25(5):534-534
为了探讨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从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用手术方法治疗的90例患者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内斜视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76例术前常规0.5%阿托品眼膏滴眼。每日3次,5d后验光,配戴镜6个月后观察眼位。术前3d三棱镜后反复检查。在全麻下采用Parks切口。结果术后随访1周-3年,65例中术后1周眼正位61例,占93.8%。术后6个月眼正位42例,占75.0%,明显低于术后1周的眼正位率(P〈0.05)。结论婴幼儿内斜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有利于提高视力、三级视功能建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作用。方法 不管共同性内斜哪种分型采取首选内直肌手术。内直肌手术量超过常规手术量,根据斜视度不一,采取单眼或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6mm-8mm。结果 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内转或辐辏受限及无外斜发生,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有部分病例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 此手术避免损伤了过多的眼肌,简化了手术,同时维持术后双眼共同运动,并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例(8眼)固定性内斜视,在内直肌断腱后,采用眶外侧带蒂骨膜瓣缝合固定在外直肌止点前的巩膜面,观察眼位,随访1~2年.结果 8只眼术后眼位均调到正位,但不能水平转动;残余视力得以利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利用眶外侧带蒂骨膜瓣建立眶-球连接,能矫正固定性内斜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思明  闫玉梅 《广西医学》2005,27(8):1160-1161
目的探讨用不同的内直肌后退术对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远期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把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80例随机分为传统的内直肌后退组和内直肌悬吊后退组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眼位观察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戴镜后正位效果比较用X^2检验分析,术前和术后的平均内斜度比较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两组正位率及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平均内斜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直肌悬吊后退术是一个安全的、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常规的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内直肌后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首选内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中的作用。方法不管共同性内斜哪种分型采取首选内直肌手术,内直肌手术量超过常规手术量,根据斜视度不一,采取单眼或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6mm ̄8mm。结果术后眼位矫正良好,无内转或辐辏受限及无外斜发生,术后经过视功能训练,有部分病例恢复Ⅲ级视功能。结论此手术避免损伤了过多的眼肌,简化了手术,同时维持术后双眼共同运动,并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  相似文献   

13.
共同性内斜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斜视类型,分为先天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继发性内斜视等.除了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及时配戴眼镜予以矫正外,其余各种类型的共同性内斜视几乎都需要用手术予以矫正.通常采用的术式为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术.而我们将内直肌后徙改用内直肌延伸术.从而简化了内斜视矫正术的手术过程,且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及手术量的应用。方法对23例高AC/A内斜视患儿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6月-24月,对其AC/A、眼位、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结果眼位满意21例(91.30%),其中12例(66.67%)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立体视锐度得到不同程度提高,AC/A明显降低。结论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是治疗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有效方法,常量后徙对中度斜视适用、有效,对小斜视度和大斜视度者,需要作相对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16.
外直肌麻痹性斜视是较常见的难治性非共同性斜视之一,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患者原在位正位,正前方有限范围内复视消除.我们依据外直肌麻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使患者除原在位眼位矫正外,还获得不同程度的外转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其特点: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外斜不仅影响患者美容,而且对患者双眼单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外直肌徒后是矫正外斜视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认为外直肌后徒量不应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缝合于原肌止点后12.0 mm)联合内直肌缩短术(4.0~7.0 mm),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眼面外观及视功能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13 ~ 27个月后,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眼球外转稍有受限;眼面外观良好;均获得较稳定的患眼固视能力,但未建立明确的双眼视功能.结论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稳定了后徙外直肌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肌肉条数,具有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14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病例行三棱镜、眼球运动检查,合作者行同视机等检查.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先天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多为轻度远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斜视度≥30Δ,经手术治疗正位率达88.57%,12.8%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 矫治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除高AC/A且斜视度≤4Δ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外,其他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此方法既满足了双眼视力的发育条件,又有小于2次的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