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我国古籍中,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产生后,才开始使用标点符号。从此,标点符号便成为文章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缺少了它,不仅无法断句,而且会产生歧义。最近,我从《新民晚报》上读到一则与标点符号有关的标题:漏了一个关键的引号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中的提法,思想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有些提法往往在广大群众中形成有力的口号,因此报纸上的提法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给读者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苏北赶江南,江南更上一层楼”、“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等标题,对解放思想、鼓舞广大群众斗志,起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渭“翻新标题”,指的是作者从新闻的具体内容出发,选择人们熟悉的成语、俗语、格言、诗词名句等,巧妙地运用引用、仿拟等修辞手段制成的标题。“翻”得恰到好处,能使标题更加精练,生动、深刻,富有文采和感染力。这样的标题无疑是值得赞赏的。浏览近年来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翻新标题”确不少见。其中,也不乏象《春风熏得远客醉,错把店家当自家》、《人无笑脸休开店》、《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等精彩而成功的“翻新标题”。  相似文献   

5.
人们看报总是先看标题。一篇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标题的优劣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好标题,就如新闻的“眼睛”,传神而富有魅力. 所谓“翻新标题”,指的是作者从新闻的具体内容出发,巧妙地运用引用、仿拟等修辞手  相似文献   

6.
读书求疵录     
胡颂平先生编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是本值得一读的书,对如今的胡适研究很有用处。但正如编著者在惦记》中声明的“胡先生从没有看过我的记录”,因而其中免不掉‘有听错记错的地方”。这里就我所发现的,缕陈于次。第8页8至9行,“郑仰之”,应作“程仰之”,此人姓程名憬,字仰之。对页7至8行,说《白氏长庆集》的《四部丛刊》本是“影印明万历丙午秋吴郡娄坚的刻本”,其中《长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作“回头”。案此所谓娄坚刻本应曰马元调刻本(娄仅为作序),“回眸”诚作“回头”。但《四部丛刊》并非用此明本影印,…  相似文献   

7.
读报求疵录     
平时,我常看《新疆日报》和《乌鲁木齐晚报》(以下简称日报、晚报),来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收益不小。但也发现有的报道在写作中有误。下面抄录几条,以求引起采编人员注意。数字不吻合日报1985年4月10日一条消息,写上海支边青年薛惠芬“去年分管的104.8亩水稻,不均单产1,344斤,总产138,000斤。”演算一下,发现数字不对,总产少了2,851.2斤。尽管这两千多斤和十几万斤相比微不足道,但既然都用实数,就应互相吻合,差一斤,新闻也会失去准确性。“1984年信访处共收到群众来信一千四百六十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标题求疵录左克不少读者对国际新闻有共同兴趣,国际版是大家最爱看的版面之一。要引导读者看懂国际新闻、理解国际问题、认清国际形势,标题有导向和提示的作用。提示得好,能引人入胜;提示错了,也会带来遗憾。阅读近年来的几份报纸,就发现国际版上一些标题不...  相似文献   

9.
国际新闻对读者有共同兴趣,国际版是大家最爱看的版面之一。要引导读者看懂国际新闻、理解国际问题、认清国际形势,标题有导向和提示的作用。提示得好,能引人入胜;提示错了,也会带来遗憾。阅读近年来的几份报纸,就发现国际版上一些标题不甚恰当,现抄录几条,并指出其错误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平时喜爱阅读各种报刊,见到文章中的病词、病句、谬误或错别字,就顺手用笔勾出来,并记录在一本专用的“求疵集”里。我根据记录在“案”的众多“疵”,归纳整理、分门别类,经常写出文章来。坚持多年,我的“求疵集”里记录了三百多条“疵”,由此写出一百多篇文章发表在多家报刊上。例  相似文献   

11.
成语,言简意赅,在标题中使用的频率是较高的。因为套用成语作标题,可以增添民族风味,翻造成语可以使标题有新鲜传神之感。但汉语中的成语有固定词组,一般不要轻易改动.改得不好或套用不当,就会出现下面一类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闻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主要是一个实践中的操作思路问题。笔者近日对《大河报》2005年5月份的国际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尽管它和国内其他地方媒体一样都面临着稿件来源(大多来源于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社)的限制,却在编辑人员熟悉媒体定位和自身优势的条件下,同中求异,锐意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国际新闻编辑特色。  相似文献   

13.
求疵     
“求疵”,顾名思义,挑毛病也。现在,“无错不成书”已成为公害,消灭差错的根本办法是提高编校质量。本栏不对图书本身作出评价,专挑书中的错别字、病句、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目的在于引起编校人员的警惕。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指错。  相似文献   

14.
标题搜疵谈     
标题上下的功夫不够,这是花1988年度全省好新闻评选中发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原定的20条好标题,在各报选送的79条中,只评上了13条,有的仍觉平平。现就参评标题及其他参评项目中的稿件标题方面的缺憾试作一评析。一、用词不准确。获一等奖的通讯《十二名大学生自谋职业记》(陕西日报),写十二名在校学生为适应日后竞争需要而到外地进行一周“生存能力锻炼”的过程。这不是真正的自谋职业,标题上的“自谋职业”四字应打上引号。获三等奖的消息《三位农民打官司正副乡长当被告》(安康日报)报道的是三位农民诉乡政府违约而获胜诉的新闻,文中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看报求疵     
山巷 《今传媒》2003,(5):79
眉县出土的青铜器 是“窖藏”不是“窑藏” 《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2日3版,文章标题为《宝鸡眉县窑藏青铜器研究又有新进展》,标题中的“窑藏”当是“窖藏”之误。 据其他报载:2003年1月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马家镇杨家村村民王宁贤等5人在村北一砖场边的  相似文献   

16.
文摘求疵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极为重要,一批文摘报刊(以及报纸的文摘版)应运而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方便。“一张报纸集百家的精华”,未免言过其实,但读一张文摘报可以省却翻许多张报的时间,确是事实。我常看文摘报和文摘版,在喜爱之余,又每每发现令人遗憾之处。遗憾有三:一是编辑缺乏版权观念,不尊重作者。文化部关于保护版权的条例明确规定:报纸转载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应说明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17.
报刊求疵     
山巷 《今传媒》2003,(4):74
“参政事”当做“参知政事” 《解放军报》2月11日七版《寇准的省悟》第一行“寇准,乃北宋名臣,刚过不惑之年即擢升参政事(相当于宰相)。” “参政事”当做“参知政事”。《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寇凖”条,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召除参知政事,劝太宗立太子。”“参知政事”条“官名。简称参政。宋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可见,“参知政事”可简称“参政”,但不可称“参政事”。  相似文献   

18.
文摘求疵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极为重要,一批文摘报刊(以及报纸的文摘版)应运而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方便。“一张报纸集百家的精华”,未免言过其实,但读一张文摘报可以省却翻许多张报的时间,确是事实。我常看文摘报和文摘版,在喜爱之余,又每每发现令人遗憾之处。遗憾有三:一是编辑缺乏版权观念,不尊重作者。文化部关于保护版权的条例明确规定:报纸转载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应说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但一些文摘报大多缺乏版权观念,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手里有一张3月19日《文摘报》,第八版上共有七条信息,竟有五条未署原作者姓名,却署了摘编者名,至于原作名称则一篇也没署。这未免太不尊重原作  相似文献   

19.
20.
求疵小集     
韩泽 《视听界》2001,(6):56-56
乐非乐2001年9月16日,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前晚,南京五台山举办了《南京之夜》庆典晚会。众星云集,精彩纷呈,主持人也都是大腕。可惜大家露出破绽,让人遗憾。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名话:“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认乎其真地把“乐”读成了“yue”。音乐的“乐”字安在这里怎么解释呢?话的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