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中医七情学说阐明了情志因素与身心疾病关系,科学反映了身心统一的整体观。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建立,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女性常为情怀所伤,加之现代女性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压力远大于男子,更易致情怀不畅、肝失条达而引发多种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2.
王美智 《河北中医》2012,(10):1549-1550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进行性乏力、消瘦及不明原因的发热、水肿、黄疸,食欲明显减退,可出现恶心、呕吐,疾病发展到晚期常伴有脾大、腹水等。中医学认为,肝癌属中医肝积、肝壅、癥瘕、鼓胀、胁痛、黄疸等范畴。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中医病机浅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衣蕾  杨俊生 《中医杂志》2005,46(11):806-808
肝纤维化随着不同的病理阶段,逐渐出现湿热内蕴、瘀血阻络、正气虚损等病机.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观点,认为湿热内蕴主要涉及到肝脏慢性炎症及内毒素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以及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组织纤维化的关系;瘀血阻络主要为肝内微循环遭到破坏及微血栓损伤内皮,阻塞管腔、防碍血流,影响血液和肝细胞的物质交换,促进肝细胞退变和纤维化;正气虚损与肝实质细胞受损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提出了在治疗上应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主,兼顾其他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志华 《新中医》2007,39(10):94-95
水肿是肾内科常见病。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而对水肿的发病与肝相关,及水肿从肝论治,则鲜有报道。笔者在深入发掘前人关于水肿与肝关系认识的基础上,用调肝治水论指导临床部分水肿患者的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疗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病涉及范围广、病理变化复杂,其病理变化的特点可概括为易郁、易虚、易亢、多变,与五脏病机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肝病的病理特点及其与五脏病机的关系作一规律性探讨。1 肝郁可致四脏郁 肝于五行属木,具有疏泄之生理功能及喜条达的生理特性,肝气失其条达舒畅之性,则气机阻滞而形成肝郁证。五脏之郁,皆以肝郁为病理基础。肝失疏泄,可累及他脏而使之功能失调,发生各种郁证,  相似文献   

6.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有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三消"症状并不显著.肝源性指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1].  相似文献   

7.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其生理、病理极为复杂。肝病在临床上比其它脏病为多,车氏、危氏统计五脏发病数中以肝病最高[1,2]。国内对肝脏生理病理研究较为重视,从动物模型复制、诊断标准、临床及实验...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及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病理过程,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阶段,也是发展为肝硬化的物质基础,并且是个可逆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变属“肝积”,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为主。古代文献则认为,阳气不足,寒痰积聚,气滞血瘀是“积病”发生的病理关键。通过文献挖掘、方药筛选,设计出攻下寒痰、温散气滞、温通血脉的“肝积散”方,通过组织学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等初步实验,证实该方可使HA、PCⅢ显著降低。结论:基于“温阳消积”思想的肝积散对肝纤维化病理有一定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畅气血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对于肝的认识,基本上是以《内经》的理论为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地发展充实,而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此理论体系仍是目前对肝的生理功能与气血调畅之间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我们通过分析和查阅古今文献,认为五脏主气主血,藏精藏神。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肝属五脏之一,而在五脏之中,唯独肝既藏有形之血,又疏泄无形之气。由此可见,在气血调畅这个重要任务当中,肝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肝的生理功能可以看出,肝藏血、生血、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肝主疏泄,藏魂以调畅气机;肝的疏泄正常是脾胃气机畅达的重要条件。肝肾同源,精血相互转化,及肝与妇女月事,男子排精,肝主候外与免疫调节等,多方面来阐明了肝有调节十二精气的作用,肝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还有疏泄气机,调畅情志,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与妇女的经、带、胎、产、乳等各种妇产科疾病及男子排精失常,情志病,脾胃病等之间的病理联系。及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肝疏泄失常导致的各种病证。以说明肝为气血调控中心。还提出七情之病由肝而生;肝失疏泄诸病生焉;肝为五脏万病之责等观点。在治疗方面,从疏调肝气,滋养肝血,等为治疗法则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并且提出了在治肝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治肝气勿用香燥太过,治肝火,肝风应在滋养肝阴肝血基础上降火熄风等,从而看出从肝或间接治肝以调畅气血,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从而说明肝对气血调畅的重要性及在疾病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肝证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藏血。消渴日久可累及肝,肝脏功能失调亦可导致消渴。肝火上炎、肝肾阴虚、肝肾阳虚等与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1]。然而,迄今鲜见以数理统计的方法来阐明二者的关系。为此,笔者现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探讨中医肝证与糖尿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6~1999年,笔者在北京市的一些社区和四川省绵竹市一些文教单位及工厂共调查了2 442例,其中男性1 018名,女性1 424名,年龄18~86岁。 1.2 调查方法 分为中医肝证、一般情况和疾病调查组。每组由2~3名医师组成。疾病调查组固定有一…  相似文献   

12.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减少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医特色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试以肝气虚论说“女子以肝为先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代名医叶桂创“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以来,后人阐发多从肝阴不足、肝血亏虚、肝气郁结立论[‘」,或依据肝经循行部位病变阐释(2」笔者以为,以肝气虚立论辩说“女子以肝为先天”,颇具学术意义,故略陈管见,求正于诸同道。一、备论归述《临证指南医案》云:“凡女子以  相似文献   

14.
92例高血压病脉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临床对高血压病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而较少关注其脉象上的变化及差异。笔者自1997年起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沈有庸主任中医师,在导师指导下对92例高血压病人的脉象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学中,既有“肝为刚脏”,又有“肝为柔脏”之说。笔者基于多年对中医肝病的临床研究,认为“肝既为刚脏,又为娇柔之脏”,临证时必须谨记肝之刚、柔、娇的特性,依据其基本病理变化,把握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注意调气和血、疏清补泻、刚柔相济、互补为用。治疗用药把握轻灵平和的原则,做到疏肝理气为其首要,养血柔肝不容忽视,护肝保肝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常东 《广西中医药》1996,19(3):41-42
浅议“肝主血海”常东黑龙江中医学院150040哈尔滨市动力区和平路24号指导王秀霞教授"肝主血海"首见于王冰所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但有关其内涵的探讨及研究,却比较零散。为了总结和进一步探索"肝主血海"的内涵、特点及其与妇女生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笔...  相似文献   

17.
一般资料1 0 2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 64例 ,女38例 ;年龄 2 7~ 66岁 ,平均年龄 49岁 ;病程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1 3年 ,平均 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42例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1 0 2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慢活肝”、“肝硬化”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照组以常规保肝治疗 ,治疗组以自拟慢肝养阴汤口服。慢肝养阴汤组成 :党参 1 5 g,炒白术 60 g,炙黄芪 1 8g,茯苓 2 0 g,柴胡 9g,茵陈 2 0 g,丹参 2 0 g,莪术 1 5 g,仙灵脾 1 5 g,醋鳖甲 1 5 g,五味子 1 5 g,大腹皮 …  相似文献   

18.
张梅香 《陕西中医》2003,24(11):1041-1042
妇女一生有月经、带下、妊娠、分娩、哺乳等各个时期的特征 ,因而相应的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及与生殖系统有关的杂病等疾。妇女以血为本 ,经、孕、产、乳又都以血为用 ,以冲任血海为主司 ,而肾藏精 ,精化血 ;肝藏血 ;脾生血、统血 ,各脏功能又相互为用。因而肾、肝、脾三脏的生理病理与妇女的经、孕、产、乳及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调理肾肝脾入手来治疗妇科病 ,多能获取良效。   1 肾、肝、脾与妇科病关系密切人体阴阳平衡 ,病无所生。如果脏腑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冲任受损 ,使胞宫、胞脉、胞络发生病理变…  相似文献   

19.
软肝膏敷贴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方法,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软肝膏药贴敷水分穴、肝炎穴(经验穴)、右侧肝俞穴和缩脾穴(经验穴,用于脾大者),观察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并与口服朝阳丸等中西药组对照比较。结果: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A、PⅢP、ⅣC等肝纤维生化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也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随着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病机、治疗两个方总结归纳中西医诊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CNKI、Springer、pubmed数据库检索国内外中西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研究现状。结果西医主要从置换关节及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进行治疗和缓解OA症状,中医采用针灸推拿、熏洗、中药调理等手段,主要从肝肾辨证论治,养血柔肝,补气益肾,活血祛瘀,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且联合西医手段对OA有缓解疼痛的疗效。结论西医治疗骨性关节炎,控制症状的同时联合中医手段辨证论治,可延缓软骨退化,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