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大连甘井子热电厂铁路专用线建设方案主要有东端方案、利用既有线方案及西端方案.在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及吸收市政、电厂和铁路使用部门意见的情况下,推荐了东端方案.该方案在车站东端扩建接发列车的到发线,调整共用走行线的坡度为6‰,使4000t煤列从始发站直达电厂站内.该方案作业流畅,车辆使用效率高,运用周期短,同时优化了车站作业,提高了车站的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地处岩溶及地面塌陷发育区,地质条件对工程方案有重大影响.简要介绍了过江通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从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桥隧方案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方案比选.在桥隧方案比选时,应选择对环境地质基本无影响的方案;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鹦鹉洲过江通道是较好的建桥场地,桥梁方案宜选用钻孔桩基础;而隧道方案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桥梁过江方案优于隧道过江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地铁车辆客室照明系统能耗,设计基于自动调光的节能控制方案.介绍控制方案要求、原理和控制电路.阐述控制方案的硬软件结构及其功能.结合某城市地铁4号线运营实际,统计客室照明系统电能消耗,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控制方案后,客室照明系统电能节约达30%,节能效果显著.控制方案为后续地铁车辆照明系统的节能设...  相似文献   

4.
一个无可信中心(t,n)门限签名方案的安全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王斌和李建华的无可信中心(t,n)门限签名方案(简称王-李方案),给出两种伪造签名攻击及相应的合谋攻击.指出由于王-李方案的联合秘密共享技术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且λi,j是通过广播方式分发的,因此存在安全隐患.为克服王-李方案的上述缺陷,提出一个改进方案.改进方案将群成员的固有私钥k,i与分布式生成的秘密份额λ,i共同作为其部分签名私钥,然后利用(k,i,λ,i)的完整信息,在随机因子t,i的作用下,联合生成部分签名和门限群签名,从而克服了王-李方案的签名方程参数退化问题.能够完全抵抗合谋攻击和伪造签名攻击.此外,改进方案还增加了对密钥影子的验证功能.分析表明,改进方案不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客运专线的具体情况,提出地面信号综合一体化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基本架构、网络构成和功能实现,并分析此方案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对建设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铁路线路方案进行准确选择,针对确定型分析方法只能对决策局势进行静态分析,且忽视了人的非理性主观意识影响的不足.构建多灰色模型对比的累计前景理论模型,对不同时间点下的铁路线路方案进行优选决策.通过多模型对实际值进行模拟,选取模拟精度最高模型对优选决策指标体系中的灰色指标进行预测.以累计前景理论分析人为非理性因素对方案优选决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建立各方案累计综合前景值最大化的动态指标权重的约束非线性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各铁路线路方案的综合前景值,以此为依据对铁路线路方案进行了优选决策.例证表明,采用多灰色模型对比的累计前景理论进行多时间点铁路方案优选决策时,最优方案由2023年的4号方案变为2025年的2号方案.说明不同时间点下,灰色指标的动态变化影响了方案之间的优势关系.证明累计前景理论对于此类随时间而发生局势变化的多目标优选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分析结果也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列车解体方案与编组方案的协调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组站列车解体方案与编组方案的协调是阶段计划配流优化的关键,配流方案作为解体方案和编组方案的函数,只有当二者确定后,才能实现列车的配流.分析到达列车的最早可能解体时刻和不同调机作业方式下出发列车的最晚必须开始编组时刻的计算方法.通过定义特征点、时间调整格等概念,可以固定出发列车的解体特征,从而简化编组顺序的调整环节,减少计算量.以先编组出发列车的单个配流方案为主线,采用编组解体双向配流策略,找出合理编组顺序的有效匹配解体方案.根据解体特征和解体序号矩阵,提出解编方案协调优化算法,实例证明该算法可以缩小编组站配流问题的规模,从而快速得出优化配流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乘客安全,安装屏蔽门的地铁车站站台须设置一定宽度的绝缘层.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采用的绝缘层方案,指出既有绝缘层方案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屏蔽门绝缘层方案——整体复合绝缘层方案,及其所采用的绝缘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并与既有绝缘层方案进行比较;对整体复合绝缘层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是不可缺少的设施.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的设计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无锡地铁4号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宏观方案、出入段线入段方案、出入段线连接及接轨配线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优化推荐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费用、方便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非之间的交通项目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Lagos的经济整体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该地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旨在提出合适的线路方案,并针对Lagos地区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分析具有不确定、多属性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研究结果:集对分析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确定性多属性问题的评价方法,通过对不确定系统的定量分析,对不同方案的不确定性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稳定的方案,即最优方案.本文首先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Lagos地区轨道交通线路综合评价模型,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得到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可用于轨道交通线路方案优选.集对分析;Lagos;轨道交通;线路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11.
乘务计划是其运输组织的基本计划之一,合理的乘务计划是乘务工作顺利、优质开展的保证.针对乘务工作中的值乘方式展开讨论,提出一种综合包乘制与轮乘制优点的相对固定的轮乘制;其次,以相对固定的轮乘制为基础设计算法智能编制乘务交路;最后,人工调整编制结果,制定乘务月计划.  相似文献   

12.
越岭段的铁路选线是线路选线中的重点、关键,涉及到线路走向、投资节省、运营安全、减灾防灾等;越岭段的选线应因地制宜、因线制宜,综合考虑铁路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各方面需求。针对锦州港至白音华铁路由赤峰越天河梁进入锡林浩特界,线路方案综合了灾害防治、绿色环保、运营通风、运输实践、投资节省等因素,经过系统的研究、比选后确定。天河梁越岭段线路选线是减灾选线理念在山区越岭选线的工程实践,对严寒多雪的山区铁路越岭选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所经区域地貌以岩溶及侵蚀中低山地貌为主,尤其杨武乡至终点段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变,断层破碎带、岩溶消水洞、出水口、溶腔、暗河等较为发育,顺层边坡较多,在复杂地质区域定线时应首先察明线路廊带内地形、地质条件,研究线路各段落工程地质主要特点,抓住控制线路布设的关键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线路方案及比选意见。论述在项目定测期间,应用综合地质选线技术使推荐的线路方案良好绕避开断层破碎带,合理地绕避岩溶消水洞、出水口及暗河等,有效减少顺层边坡,推荐的线路方案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信号联锁表的编制过程中,优选基本进路、变更进路是设计联锁表的关键。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典型车站为例论述八字进路、平行进路、既有站改造等多种情况下确定基本进路、变更进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铁路车站进路选择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车站进路选择是车站运输组织的基础,合理地安排车站内各项作业的运行进路及其排列时机有利于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以一般技术站为背景,从数学规划的角度研究车站进路的自动选择方法。通过定义衔接点和承载点,建立了车站网络的描述方法。以作业晚点时间最短以及各进路的总走行时间最短为目标,以避免车站作业的时空交叉、满足作业计划要求为约束构建了车站进路选择的数学规划模型。利用进路选择和进路排列时间的映射关系,把进路选择模型转化成一个等价的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点,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求解进路选择模型的复合优化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信号车站《联锁表》的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基本进路、变更进路是设计《联锁表》的精髓,因此总结了如何确定基本进路、变更进路的13种规则方法并给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铁路纵断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铁路纵断面优化问题,基于遗传算法建立铁路纵断面优化模型。研究结论:在初始铁路纵断面方案基础上,基于遗传算法进行纵断面自动优化,可以提高优化速度和优化结果;以变坡点里程及设计高程为优化设计变量,依据对纵断面设计内涵的分析,构建了遗传算法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在种群多样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操作概率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在纵断面优化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VC.NET和ObjectARX2006编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纵断面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18.
铁路选线应结合地形地貌、不良地质、工程条件、工程造价、施工及运营风险等"全寿命周期"进行综合比较.本文在充分吸取复杂艰险山区减灾选线经验的基础上,以郑万高速铁路最长、最复杂的小三峡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隧道穿齐耀山背斜岩溶地质发育地段的选线研究,并创新提出"三维地质选线"方法,即隧道平面选线、隧道纵断面选线和隧道横断面选...  相似文献   

19.
公路路线设计的连续性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而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对路线的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路线设计者往往只注重考察路线技术指标的大小,而忽略了路线的连续性问题。此文主要讨论路线连续性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对在设计中保证路线连续性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路线连续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龙烟铁路引入烟台地区线路纵断面方案的研究,结合线路平面、控制点,设计最优的线路纵断面,选用不同的桥梁结构方法,计算分析设计线与既有线的净空值,使设计线与既有线净空值均满足运输要求,使新建线路与既有线改建工程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