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基于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构建了关系管理通过合作能力与关系质量影响PPP项目绩效的多元中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再抽样技术对回收的312份有效问卷进行假设验证和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关系管理对PPP项目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合作能力和关系质量在关系管理与PPP项目绩效的关系中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关系管理对PPP项目绩效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大小、合作能力与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大小在统计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解释以往关于信任对项目绩效正向或负向影响的研究分歧,以 PPP 项目为背景,构建以信任(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为自变量、项目绩效为因变量、合作行为(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86 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对 PPP 项目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对 PPP项目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在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与 PPP 项目绩效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 PPP 情境下不同维度信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也为 PPP 项目实践中面临的绩效低下问题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资本的尽善履约行为,而承诺是触发该行为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将承诺划分为经济性承诺与情感性承诺,将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划分为创新效率与创新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承诺为前因、尽善履约为中介、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为结果的概念模型;采用情境模拟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到116组有效试验数据,并运用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尽善履约行为在承诺与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②承诺对尽善履约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济性承诺的影响要大于情感性承诺;③尽善履约行为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要大于创新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政府改善PPP项目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提出了3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PPP项目合作双方信任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入合同柔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出信任—合同柔性—项目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我国已实施PPP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及其社会公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研了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区的PPP项目,获得了597份有效问卷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能力的信任、善意的信任、制度的信任分别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合同条款柔性、合同执行柔性分别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合同条款柔性与合同执行柔性分别在能力的信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善意的信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制度信任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PPP项目绩效评价是成功开展PPP项目的重点工作和核心内容。在我国,PPP项目绩效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各行业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推进PPP项目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深入研究,针对项目特点,全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给出指标权重,准确设置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具有行业针对性、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应用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各阶段各层级的绩效监测或总体评价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 SEM 的 PPP 项目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 PPP 项目绩效的形成机理分析,总结得到影响 PPP 项目绩效的 4 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特性、项目参与人、项目投入和项目发展过程,并具体识别出 11 个影响子因素和 3 个关键绩效指标。经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导入问卷调查数据计算得出 PPP 项目绩效影响因素标准化模型,通过对标准化模型进行路径影响因素分析,综合分析得出影响 PPP 项目绩效的 3 个关键因素为:项目本身特性、项目参与人与项目发展过程,并根据关键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 PPP 项目管理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输入—过程—输出(IPO)的理论逻辑,整合团队过程理论与差序格局理论,构建了PPP项目任务互依、团队反思、团队绩效以及差序氛围的被调节中介模型,并基于此对168个PPP项目团队进行问卷调研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PP项目中任务互依对团队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反思在任务互依与团队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团队差序氛围不仅调节任务互依与团队反思、团队反思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PPP项目任务互依通过团队反思影响团队绩效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中国组织情景下任务互依在工程项目领域的影响效应和团队差序氛围的调节机制,为PPP项目团队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的社会资本选择,对项目能否顺利落地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合法合规的选择程序,根据PPP项目的采购需求特点,提出详细的采购要求。简述社会资本(私人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为建立科学、客观并有针对性的私人部门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PP是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促进公共项目发展的重要模式,信任作为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对合作项目的绩效影响重大。基于理论推导提出假设:在PPP项目中,公私双方之间的信任与政府绩效成倒U型关系;信任作为专用资产投资产生正向影响;合作双方投入的专用资产与政府绩效成倒U型关系。最后构建PPP项目背景下信任、专用资产投资与政府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合作伙伴选择的合理与否对PPP轨道交通项目的目标和绩效实现至关重要,甚至可能导致项目成功或失败。由于缺乏完整的合作伙伴选择机制设计,完全照搬现行工程招投标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PPP项目实际需要。本文以PPP轨道交通项目私营合作伙伴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参照国际工程两阶段选择性招标,提出了包含准入规制、优选程序和协商谈判的三阶段选择机制。首先,借鉴香港PASS系统原理进行合作伙伴的准入规制;其次,构建了备选合作伙伴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IAHP和Vague集理想解的优选模型;然后,根据优选结果排序就特许协议内容等逐一进行协商谈判;最后,实证分析验证了该选择机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PPP模式下,由于公共部门吸纳社会资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改善了项目运营效率,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PPP模式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青睐。在市场竞争日益强化的条件下,政府公共部门在招标过程中对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的选择对于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PPP项目建设全过程出发,对私营部门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综合能力进行分析,构建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引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提高项目绩效是PPP项目参与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当前有研究表明,调控关键成功因素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绩效。因此,本文从关键成功因素入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确定了14个关键成功因素和5个项目绩效指标,并将关键成功因素划分为3个维度:参与主体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合同与采购因素;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14个关键成功因素均对项目绩效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效果大小不同,其中排序前5个关键成功因素与该研究领域国外认可度较高的五大关键成功因素存在差异。据此从国家、社会资本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为PPP项目参与主体成功实施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目前PPP项目私营部门选择相关研究的现状,指出了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PPP项目,从公共部门角度识别了其选择私营部门的17个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财务、技术、管理和合作能力4个方面的私营部门选择评价模型,并充分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ANP)方法计算各个指标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对公共部门科学选择PPP项目私营部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4)
PPP模式能解决再生水回用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再生水项目的快速发展。选择合适的项目合作伙伴是PPP项目成功的重要环节。为有效评价潜在合作伙伴,选择合适的项目合作伙伴,在结合国内外PPP项目和再生水项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潜在项目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拓评价方法,建立项目合作伙伴物元评价模型,对合作伙伴进行可拓综合评价,优选项目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政府参股在PPP项目中普遍存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不单纯是"合作"关系,而是"合资+合作"的双重关系,这改变了合作双方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进而影响合作双方的行为以及项目绩效。以信任为中介变量,分析PPP项目中政府参股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参股对项目绩效的直接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政府参股能够驱动合作双方信任的建立,合作双方信任的建立对项目绩效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对信任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政府参股正向影响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研究证实了项目治理是改善项目绩效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揭示项目治理影响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建立了项目契约治理、关系治理通过项目管理要素影响项目绩效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得到了备要素闻的条件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对于顾客满意度以及传统绩效指标,关系治理相对于契约治理要素所产生的正向作用更显著;而对于改进与创新以及组织成长两个绩效指标,关系治理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契约治理指标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项目集成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模式改变了传统项目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和关系,以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公开交流的方式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关系管理理论,建立IPD参与者关系指标(共同目标、信任、无抱怨文化、合作、交流、风险分配、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持续改进、项目绩效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关系指标对IPD项目绩效的作用、贡献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利益分配机制、持续改进对项目绩效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合作、无抱怨文化通过持续改进影响项目绩效,对项目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他指标则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及无抱怨文化改善项目绩效。研究结果为构建多方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国地铁PPP项目绩效监督效率低下、实践中缺乏相关考核体系的问题,采用D-S证据理论模型对其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以利益多方的绩效目标为切入点,借助PSR(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模型系统地分析绩效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视角构建地铁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S证据理论模型并辅以FAHP法对绩效指标赋权,构建基于FAHP与D-S证据理论的地铁PPP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确定绩效等级;以X市地铁1号线PPP项目为例,进行证据信息融合,测度绩效水平,验证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此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Ⅰ级,绩效状况优秀,主要绩效影响因素为合理的定价及补贴机制、项目成本控制情况、私营部门收益,为绩效监督与评价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4)
目前,我国正在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和应用PPP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对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关系到项目绩效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政府与社会资本等各方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项目成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PPP项目绩效评价划分为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与项目影响四个绩效评价子系统,并在对影响项目绩效水平关键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准经营性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项目绩效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构建了项目绩效综合评级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指标体系与综合评级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以解决目前我国对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之急需为目标,就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的建立进行研究,提出制定标准化的绩效指标层级、指标编码和指标清单,并以绩效指标清单作为搭设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架构的基本元素,将绩效指标清单按规则组成格式化的表格,以此形成PPP项目绩效指标体系标准化架构,示例表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