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贵阳地区电网运行现状的分析,针对其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情况和整定计算,提出了优化方案。方案中,通过对110kV线路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整定原则,能够进一步提高110kV线路保护可靠性,有效地减轻维护工作难度,提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效率,对运行方式的安排也提高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SDH承载配网的节点分布存在偏差,在分配时难以实现节点互通,对配网光纤分配造成较大影响,无法及时对配网线路进行差动保护。为了提升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的实时性,设计了一种可靠性度量下的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逻辑优化方法。在分层和分割的正交关系设定下,以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划分SDH承载配网光纤的传输结构,形成电路层、通道层以及传输媒介层。按照全电流模式和故障分量模式定义差动保护依据,通过差动保护整定值设定,增加配网线路光纤差动保护的灵敏度。考虑配网线路光纤分配模式,随机选择2组判断变量,以可靠性度量方式建立模型,将相交区域设定为可能出现的故障位置,实现SDH承载配网线路光纤分配的差动保护逻辑优化。实验以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类型进行差动保护测试,新方法可以不受暂态电容电流影响,将三相差流控制在0 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差动保护响应时间低于5 ms,提升了差动保护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3.
35kV主变压器是我国变电系统当中重要的输送环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保护装置保障其安全运行,从而提升输送电能力。本文在对35kV主变压器投运情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主变压器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归因主变压器出现差动保护的常见原因。随后依据差动保护的要求,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可靠性提升对策,保障35kV主变压器的变电安全。  相似文献   

4.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保护必须对所发生的故障能够灵敏地进行反应,这就涉及到差动保护的灵敏度问题。如何快速、正确地校验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对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非常重要。该文以本地区电网220kV变压器为模型,以本地区应用广泛并有代表性的四方CSC326D和南瑞RCS978E两种型号的变压器保护为例对差动灵敏度校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了简便、实用的校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差动保护动作主要功能为保护电流运行稳定,反应故障电流,为变压器运维提供借鉴。当变压器内部出现线圈短路、层间短路、接地故障时,差动保护通过切除故障区域,保护整体线路。但主变压器经常出现差动保护误动情况,影响变压器运行稳定性。本文基于对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探讨35kV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方法,提出差动保护动作可靠性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6.
0 概 述差动保护主要用于大型电动机(2000kVA以上)的内部短路保护。在电动机运行中采用的常规保护是电流速断保护,为了躲过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速断整定值往往比额定电流大得多,因而灵敏度很低,对电动机内部保护区很小。为了提高保护灵敏度,对于大容量或重要电动机,均应采用差动保护。1 差动保护基本原理及动作判据1.1 基本保护原理所谓差动就是比较被保护元件各端的幅值和相位,对电动机来说,可在其一相绕组两端分别装设特性和变比完全相同的电流互感器,如图1所示。且规定一次电流I1和I′1的正方向为由线路流…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核电工程1号机组为背景,提出了主变压器首次启动过程中的差动保护校验方案。由于主变压器受电初期厂内负荷容量的限制以及较大的电流互感器变压比,建议利用两台辅助电锅炉的运行电流来校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性。辅助电锅炉实际的操作验证了利用辅助电锅炉进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校验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通过220kV变电站线路保护定检时引起220kV母线保护差动电压开放现象,对现场异常信号合理的追踪、排查、分析,最终发现220kV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问题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整个过程发现及时,处理迅速,避免了一次重大隐患转化为电力事故的发生,同时为广大继电保护运行和维护人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存在的特殊问题及其对微机保护的影响;介绍了超高压输电线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和基于补偿电压故障分量的方向保护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方案,并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硬件逻辑结构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继电保护的配置、选型与整定,应遵循“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原则。随着电网建设加快,地区电网的规模日益扩大,现有的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难以适应目前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还带来定值管理和执行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110kV 线路保护简化配置和整定方案,充分考虑保护配置情况、系统的运行要求和设备的安全需求,通过强化主保护即配置双重化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从而达到简化后备保护的目的即取消保护装置交流电压回路,取消距离保护功能、方向元件,以不带方向的两段或三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和相间过流保护构成线路后备保护,有效地减轻了工作量并精简二次回路,提高整定计算的工作效率,对运行方式的安排也提高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某煤矿输电线路防雷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阳煤集团35kV供电线路的运行概况,从地形地势的影响、现有防雷措施和线路绝缘配置等方面分析了线路雷害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拆除消雷器、两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配置和加装线路避雷器等防雷措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线路防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矿区220kV线路根据雷电分布图采取的差异性防雷措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了风速对线路绕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风速风向和雷电分布图,对该矿区采取以下防雷改造措施:在与风向垂直的线路区的背风侧安装线路避雷器防绕击;对属于危险区域且线路与季风垂直的区域,采用防低接地电阻和安装线路避雷器防反击和绕击;对属于危险区域但受季风影响不是很大的区域,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反击。实际运行效果表明,采取防雷改造措施后该矿区线路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dentifies a range of simple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for calculating the imped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s in real-time, designed to be implemented on microprocessors for the purpose of line protection. The methods use two, three, or four sampling values of current and voltage and are appropriate for short or medium-length transmission lines of up to 220kV. The various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respect to accuracy and speed of implementation.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ose methods which reduce the errors produced by d.c. offset voltages and currents. Several improvements are made on the procedures that have so far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起并列运行双回线其中一回线路瞬时故障保护装置跳闸重合闸动作前稳控装置已动作切机的案例, 分析了110kV 并列运行双回线线路保护装置中距离III段动作时间、重合闸动作时间与110kV电站稳控装置切机动作时间失配的原因,总结了三者之间配合的基本原则;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通过优化110kV线路保护距离III段动作时间、线路两侧重合闸动作时间来确保与稳控装置动作切机时间配合的解决方案,以避免重复发生线路瞬时故障重合闸动作之前稳控装置先行切机的类似事件,保证了机组发电的连续性及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消除了110kV并列运行双回线线路保护装置与110kV电站稳控装置时间定值失配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220kV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与零序保护、间隙保护的关系,并从110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220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煤矿井下供电保护技术现状,针对长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基于全站数据共享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高速大容量新处理技术及纳秒级同步采样专利技术,采用点对点光纤通信网络的光纤纵差保护取代速断过流保护为主保护,设计了一种煤矿供电防越级跳闸保护设备.现场应用表明,该套设备功能齐全、可靠性高、功能扩展性强,并彻底解决了井下"越...  相似文献   

17.
刘枫 《工矿自动化》2012,38(4):85-87
分析了供电线路发生拒动类事故的原因,介绍了一种利用故障信息和保护信息对拒动类事故进行综合判断的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220kV线路故障保护拒动事故,而且当供电系统内发生其它保护拒动时,采用该方法采集相应故障量进行比对分析,便可迅速确定发生保护拒动的线路、设备及故障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采油区10 kV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本文系统研究了10 kV配电线路的防雷现状,探讨了各项防雷措施的优劣,利用PSCAD仿真软件对“上”字型杆塔和三角型杆塔分别建模,仿真分析绝缘子类型、避雷器安装、避雷线架设等防雷措施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然后,通过对某采油区配套的一条10 kV配电线路开展实地测量与建模仿真,分析验证了多项防雷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终采用对24支#3杆使用降阻剂、深埋接地极、在线路前20基杆塔上架设避雷线和在部分杆塔的三相绝缘子两端并联线路避雷器等措施进行优化。仿真结果显示,采取上述优化措施后,该线路整体耐雷水平显著提高。本文制定的防雷优化方案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其它采油区的10kV配电线路防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矿区35 kV电网线路继电保护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护定值整定、上下时限配合困难,容易引起保护拒动、越级跳闸等故障;提出了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采用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增加低电压闭锁保护、加装故障录波装置等线路继电保护改进措施,并通过GPRS分布式故障录波报警系统在矿区电网线路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提高矿区电网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