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疫病”范畴,其性质为“寒湿疫”.针灸在“寒湿疫”的防治中发挥了“调气以通泻、温补以化湿”的作用,并将“治神”思想贯穿其中.预防方面,“调脏气以治神,补阳气以避邪”,以五脏俞穴结合“四神方”,调整五脏之气并调畅神机.临床治疗方面,“泻肺和大肠之有余,补脾和肾之阳虚”,以井荥泻其有余,灸背俞穴及关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病因及病机演变,为疫情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数据统计:依据2020年1月—2022年6月明确记录患者入院时寒热情况的相关文献15篇,统计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寒热类型对应的病例数及频率。依据2022年7月前新冠肺炎变异株临床诊疗文献12篇,统计新冠肺炎不同变异株的病因属性。(2)文献研究:查阅新冠肺炎相关理论探讨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等方面讨论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结果 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主要病因属性为湿疫毒。新冠肺炎早期可见恶寒、发热,以低中热为主,部分表现为往来寒热、身热不扬等。一些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已有肺部炎症表现。肺部影像学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肺间质改变,并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等实验室指标改变。新冠肺炎中期临床表现以肺系病变和脾胃病变为主,重症期可见呼吸困难、神志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损害等。此外,临床部分痊愈者存在核酸检测复阳现象。临证中应用解表清里、化湿解毒的治法多有较好疗效。结论 新冠肺炎的发病过程为湿疫毒从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中医防治方法,从“三焦分治湿热疫毒”的角度为治疗COVID-19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COVID-19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难治原因,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归纳总结中医防治COVID-19思路,阐述三焦分治法治疗COVID-19的理论依据和临证应用,并举典型医案佐证。[结果]中医学将COVID-19归属于“疫病”范畴,病机为疫毒袭肺,肺失宣降,邪热夹湿,耗伤人体正气。病位主要在肺,或兼在胃肠,治疗上可从三焦分治论治,以宣畅气机、清解上焦疫毒,益气健脾、分解中焦湿毒,通腑存阴、降解下焦浊邪为基本治疗方法。所举案例辨证属湿热毒疫,治以清热解毒祛湿之法,用药以透、清为特点,宣畅三焦气机,透达郁热,解毒泄浊,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三焦分治湿热疫毒”理论可为中医治疗COVID-19提供新的思路,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方用药,但因病例和地域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通过对两则临床医案的辨析,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湿毒为患,有寒湿和湿热之分,早期以寒湿为主,日久向湿热发展;亦有平素湿热体质者,疾病初期即表现为湿热证。病位主要在肺与脾,以化湿解毒为主要治疗大法,除了散寒除湿、清热化湿之外,还需要注意条畅气机、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法,忌过用辛温、柔腻、寒凉之品。初期恶寒者还需与伤寒表证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张怀亮 《中医学报》2021,36(4):679-68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名应为湿毒疫,病因为运气—气候因素、地域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病位主要在太阴肺、脾,病之初期、中期、极期、后期,虚实寒热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本传变规律为:疫疠之气兼秽湿浊毒,或夹风夹寒,侵犯肺系;或首入中焦,或由中阳亏虚,传至中焦;心阳不足时,反侮于心;时流下焦(肝肾),终致湿毒弥漫三焦,湿阻气滞而变生诸证。当分期论治,注重清解湿毒,宣畅少阳三焦,重视补气药应用,三因制宜。  相似文献   

7.
史光伟  梁永林  苏颖 《中医学报》2020,35(6):1137-1140
"杂气"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疫"的原因,但"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以在认识"杂气"的同时要注重"摄生防治"。不仅要注重"三年化疫"的运气学动态规律,更要注重天、人二气的交相变易以及病证"从化"现象。机体"三阴三阳六经开阖枢"气化功能失常,太阳少阳太阴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核心。本次"杂气"的核心治法是"开太阳",元阳一升,则湿燥、寒湿及虚实错杂状态皆可迎刃而解,"太阳一开"则六经开阖枢气化功能恢复正常,机体恢复平和状态。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王灿晖教授分别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本病进行论述。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沴疬寒疫”范畴;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疠气挟寒湿之气,与体内的伏燥之邪,合而为病;主张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结合脏腑辨证;提出以平为期,以通为要,截断扭转,开达膜原的治则;具体治法则以清肺解毒为首务,宣肺止咳为重要环节,随证可予以祛风利咽、化湿泄浊、化瘀通络、扶正固本等治法。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目前成为全球感染性疾病,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的成功举措,为世界抗疫树立了典范,其中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疗效得到了政府及人民的肯定。现本文通过重温中医经典,以《内经·素问》中“三年化疫”理论结合安阳市新冠肺炎流行情况,从安阳地区气候变化角度出发,探讨“三年化疫”理论的科学内涵,旨在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中医范畴的病名、病机、发病特点,规范治疗原则,本文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结合历代文献资料,对本病的病名、病位、病机进行了鉴别、梳理,认为本病的中医病名应当为“湿毒疫”,易陷入膜原而成重症,病机为邪气闭阻三焦,湿浊郁而成毒,病程较长,容易缠绵反复。病位多在太阴肺脾,后易累及多脏。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与中医温病特点进行比较,认为该病当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为“湿毒疫”.新型冠状病毒即为疫疠病邪之源,本病以“湿、热、毒、瘀、虚”为病机特点,初期为寒湿犯表、寒湿郁肺证,进展期为疫毒闭肺证,重症期为内闭外脱之证,恢复期以肺脾气虚、气阴两伤证.治疗上当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治则,以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2.
《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湿邪致疫的专著。湿邪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以《温疫论》湿疫思想为基础,探讨新冠肺炎湿邪致病的中医诊治,提出:祛湿以通行气机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关键;动态的舌象监测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重视湿邪致疫病情的缠绵反复。  相似文献   

13.
14.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导致数万人感染,多人死亡,且目前无特效药物。中医治疗优势突出,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在援助武汉红十字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发现多数新冠肺炎患者伴有泄泻,考虑为痰热、燥热所致,不宜使用健脾止泻法。本文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出发论述了新冠肺炎伴见泄泻的病因病机,并针对新冠肺炎中肺病及痰热或燥热下迫大肠所致之泄泻,提出治法——清肺化痰、清燥润肺,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新冠肺炎伴见泄泻的病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李俊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265-3268
目的分析河南省漯河市、周口市、信阳市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收治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出的确诊病例标准,纳入河南省漯河市、周口市、信阳市三地区截止到2020年3月16日确诊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发病时临床症状,疫区暴露史等,填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再由专人双录入计算机并建立Excel病案信息库。对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等表示。结果截止到2020年3月16日河南省漯河市(35例)、周口市(76例)、信阳市(274例)共收治并确诊385例COVID-19患者,包括危重患者26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0.52%。男女比为1.55∶1。10~<60岁者占83.38%,≥60岁者占15.32%。农民或农民工居多,占48.31%,其次为个体经营者占26.75%。从行政区域划分,信阳地区患者占71.17%,其中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固始县为信阳地区疫情高发区。有明确武汉疫区暴露史者占54.54%,与本地病例密切接触后发病的"二代病例"占33.51%。发病时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症状者占89.87%。发病后按流感自行服药者占64.68%,合并慢性疾病者占30.13%。发病高峰集中在1月22日至2月2日,其中1月24日最高,2月4日之后发病逐渐趋缓。从发病至临床确诊时间间隔多在1~7 d,占比81.56%。结论 COVID-19前期防控措施成效显现,疫情整体趋缓,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等人流高峰的出现,建议将防控策略从面上防控转为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9,(10):2087-2091
正虚、癌毒、血瘀三因素皆会导致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并贯穿整个病程。正虚是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形成的基础;癌毒是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形成的催化因素;血瘀是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形成的必经过程。虚、毒、瘀互相胶结,相互促生。治疗时应综合使用益气养血法、解毒散结法和活血化瘀法,并佐以健脾益胃之法。此外,还需根据疾病在不同时期正虚、癌毒、血瘀三因素的偏重不同,分清三种治法的主次。从正虚毒瘀论治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可扶其正气、散其结聚、破其瘀势,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为代表的影像学技术在COVID-19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分级、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及动态观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诊疗方案中的重要指标。本文回顾总结了收治的COVID 19患者主要的胸部CT影像表现,并探讨了相关病理基础以及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以期对临床的诊疗工作和患者随访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居民心理健康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 2020年2月20—22日通过微信向郑州市区372名居民发送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调查组)与2018年常模(常模组)的SCL-90各因子分值。分析不同特征郑州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回收率为91.9%。调查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惧、睡眠饮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组(均P<0.05)。女性SCL-90总分高于男性(P<0.05)。初中及以下人群SCL-90总分高于其他人群(均P<0.05)。医务工作者和个体从业者SCL-90总分高于其他职业者(均P<0.05)。离婚/丧偶人群SCL-90总分高于未婚和已婚人群(均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郑州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医务工作者、个体从业者及离婚/丧偶的居民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芳香辟秽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理论依据与应用策略。[方法]总结中医学治疗瘟疫的历代文献及实践应用,梳理芳香辟秽法脉络,结合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芳香辟秽法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结果]芳香辟秽法是中医学治疗疫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宣达上焦、辟秽行气,开化中州、辟秽化浊,芳香开窍、辟秽醒神等。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感“疫疠之气”“秽浊之气”而发,具有湿邪阻滞、化生秽浊的病机特点。初起病机为风温夹湿,进而湿浊内阻,与痰饮瘀毒互结,形成秽浊毒邪弥漫三焦,蒙闭心窍,致阴阳离绝。根据新冠肺炎的证候传变规律,针对以湿邪为病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总结出运用芳香辟秽法的四个层次治则,即芳香行气、芳香祛湿、芳香化浊、芳香破血。[结论]湿邪秽浊之气的发展变化贯穿新冠肺炎病机变化过程的始终,运用芳香辟秽法在不同阶段以行气、祛湿、化浊、破血之法辨证施治,对解决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