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贝母反乌头是“十八反”内容之一 ,但贝母分若干品种 ,以川贝、浙贝为代表 ,大多数中医药书籍中均把川、浙贝分条列出 ,但对反乌头问题尚认识不一。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只列贝母 1条 ,在应用中区分川贝、浙贝 ,禁忌中注明反乌头。而《中药大辞典》[1]、《全国中草药汇编》[2 ]、《中华药海》[3 ]都把川贝、浙贝分条列出 ,均只指川贝反乌头。贝母出自《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品。《本草纲目》以前的历代医药文献中均无川、浙之分。清代《本经逢原》始在贝母项下有 :“川产者味甘最佳 ,西产者味薄次之 ,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本草从新…  相似文献   

2.
张翔  李文涛  段宝忠  黄林芳 《中草药》2018,49(9):2140-2146
目的建立基于品质特征的贝母类药材品种分类。方法采用本草学、生态学、中药学、植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以及结合生物计量学等方法开拓性地对中药贝母地理生态分布、性状及化学成分等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贝母药材进行分类。结果结果表明贝母类药材可分为"浙贝""川贝"2个系列,建议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归为川贝系,浙贝母、湖北贝母归为浙贝系。结论对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同类多基原品种中药的"分"与"合"及贝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奉节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湖北川贝的干燥鳞茎。本品已收载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供该省药用。由于川贝母资源有限,近年来供求日趋紧张,而奉节贝母又有一定资源潜力可资开发。故四川省卫生厅对奉节贝母作中成药原料使用,作了相应规定。最近该厅在同意四川宜宾制药厂生产贝母枇杷糖浆的批复中,对原川贝枇杷糖浆  相似文献   

4.
药用贝母品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本草经》中贝母可能涵盖了葫芦科及百合科两类植物,唐宋时期的贝母主要以湖北贝母、浙贝母、太白贝母为主,川贝母与浙贝母药材的分化始于明朝末期。由于历代中医药专家的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使得贝母类药材在临床上形成了今天的川贝与浙贝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5.
川贝系指四川、青海、云南、新疆、甘肃等地所产贝母的统称。它的原植物为百合科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及其同属植物的鳞茎。在商品上分为:松贝、青贝、生贝和炉贝等。常见的川贝伪品有:1.光慈菇:为百合科老鸦瓣Tulipa edulis Bak.的鳞茎;2.山慈  相似文献   

6.
裕民贝母为新近用于临床的贝母新种,为了解裕民贝母与其它贝母的异同,本文对其生物碱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裕民贝母的生物碱组分与新疆贝母、黄花贝母和砂贝母等相似;总生物碱含量低于浙贝、东贝、川贝中的板贝和新疆的伊贝,但略高于塔城产的新疆贝母、平贝母、黄花贝母和砂贝母。  相似文献   

7.
川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入药用其鳞茎。它性味苦,微寒。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祛痰,散结。主治:痰热咳嗽,干咳无痰,消瘰疬。对腹胸逆气,喉痹,呼吸不利,急慢性气管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喘息,孕妇咳嗽,产妇乳汁稀少,乳腺炎等有疗效。主贝母捣烂敷恶疮,螫伤。据现代药理分析贝母含膺碱,有镇痉止咳作用。川贝产四川,浙贝又名象贝,产于浙江。川贝润肺化痰较好,浙贝除镇咳外对瘰疬,痈肿散结力强,与乌贼骨同用能制胃酸,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8)
目的研究浙贝母和其他产地贝母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7个品种(系)浙贝及东贝、皖贝、川贝这3种近缘药用贝母(共30份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10种贝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3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90 2,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71%。结论浙贝母的宽叶、轮叶、狭叶、梅园和新梅园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772 2~0.933 2之间,其中宽叶种与轮叶贝母遗传距离最小,三籽和多籽与其他浙贝品种(系)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东贝母的遗传相似性高于上述5个浙贝母品种(系),并且皖贝与川贝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9.
游燕 《江苏中医药》2010,42(2):57-58
现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贝母类药材共5种,分别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但是临床应用以川贝、浙贝为主,其他三种应用很少,造成了川贝母资源匮乏而供不应求,伪品繁多,而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则有药无市。通过对贝母类药材的历史分类、现代分类以及现代分类下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析,建议将贝母类药材重新归类,以适应临床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川贝枇杷糖浆中贝母生物碱进行了薄层定性分析,并对川贝母、浙贝母、奉节贝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药贝母的药用历史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中药贝母的药用历史及“川贝”,“浙贝”的产生过程;结合我国目前药用贝母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县家种川贝为甘肃贝母、暗紫贝母以及康定贝母,主要为甘肃贝母和暗紫贝母。根据川贝的生长期,我们从八三年开始对己达到成熟期的川贝进行了采挖。由于环境的改变,家种川贝鳞茎体积比野生贝母的鳞茎体积大一倍以上,采挖期又在我县多雨  相似文献   

13.
小金贝系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的家种川贝母。它是川贝商品中的一个新品种。它与尖贝(即青贝)、松贝、珍珠贝的原植物相同,都由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组成。人们为了区分于野生和产地,  相似文献   

14.
安徽贝母(皖贝)是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新药,临床与川贝对照观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4例,结果证明:皖贝对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咳、痰、喘症状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皖贝与川贝,10天疗程的有效率:止咳为89.47%与91.30%,祛痰为89.8%与91.57%,平喘为73.14%与75%,总有效率为88.46%与88.52%,两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安荣 《中草药》1995,26(4):218-218,221
安徽贝母FritillariaanhuiensisS.C.ChenetS.E.Yin(简称皖贝),主要产于安徽省大别山区,80年代经鉴定为百合科贝母属新种[1]。早在清光绪年间,此药已载入物产史籍,并在民间广泛使用。1990-02,国家卫生部批准该药为Ⅰ类新药。今对近年来皖贝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及临床试验作一概述。1皖贝的化学成分李清华等[2]从皖贝的鳞茎中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出4种生物碱,碱Ⅰ~Ⅳ。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皖贝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43%,高于浙贝(0.25%)和川贝(0.092%)。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表明,皖贝中游离生物碱约占总生物碱…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家种川贝为甘肃贝母、暗紫贝母以及康定贝母,主要为甘肃贝母和暗紫贝母。根据川贝的生长期,我们从八三年开始对己达到成熟期的川贝进行了采挖。由于环境的改变,家种川贝鳞茎体积比野生贝母的鳞茎体积大一倍以上,采挖期又在我县多雨  相似文献   

17.
夏、秋季节少量人参的保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金贝系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的家种川贝母。它是川贝商品中的一个新品种。它与尖贝(即青贝)、松贝、珍珠贝的原植物相同,都由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组成。人们为了区分于野生和产地,  相似文献   

18.
对药又称药对,由二味中药配伍而成,多为方中主药,如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桑菊饮之桑叶、菊花。亦多是医者临床经验缩影,如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有对药专著,就是临床经验的心得和结晶。常见对药有四字至六字组成,而一药可组成诸多对药。如贝母,可成川贝、象贝,知母、贝母(象贝),厚朴、贝母等。唯三字对药结构固定,为医者所习用。如天麦冬、川象贝即表示天冬、麦冬,川贝、象贝两对对药。现举隅如下,以便临床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9.
湖北贝母为传统中药,然而《Flora of China》将其基原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归并于天目贝母F.monantha项下。该实验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以川百合Lilium davidii为外类群,用核基因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rpl16序列、matK序列等3个片段对湖北贝母及其近缘类群天目贝母F.monantha、安徽贝母F.anhuiensis等进行联合建树分析,对湖北贝母植物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为湖北贝母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分子证据。结果显示,分子系统树上,3种贝母各自的居群聚为一支,之后天目贝母与安徽贝母聚为一支,最后与湖北贝母聚为一支。表明湖北贝母与天目贝母的亲缘关系可能要远于安徽贝母与天目贝母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适宜将湖北贝母归并于天目贝母。  相似文献   

20.
在贝母的显微鉴别中,常常由于粉末中具有重要鉴别特征的气孔、表皮细胞、草酸钙晶体等出现的机率较少而给鉴定带来一定的麻烦。笔者在多次鉴别试验中发现,利用贝母表皮切片的显微特征同样可达到鉴别的目的。材料梭砂贝母(川贝)Fritillaria delevayi,湖北贝母(奉节贝母)F.hupehensis,浙贝母(象贝、珠贝)F.th(?)nbergii,东贝母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