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理弹性在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对218例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进行调查。使用回归分析与Bootstrap程序对心理弹性在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76,P0.01);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负相关(r=-0.14,P0.05),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55,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69,P0.01);心理弹性在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结论 :心理弹性在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与心理弹性量表的方式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963.95±12.34)分;血液透析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与性别、年龄、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心理弹性及透析龄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水平表现为中等,同时与多项因素相关。医护工作者应给予相应的干预以使其心理弹性提升,引导其创设正确的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从而使其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反刍性沉思、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100例,借助一般资料调查患者基础信息,借助创伤后成长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进行调查,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反刍性沉思、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量表评价得到,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得分为(78.59±2.35)分;经Pearson相关性得到,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反刍性沉思、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394,P<0.001;r=0.485,P=0.014);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有文化水平低、重度烧伤、外观或功能部位瘢痕、入侵性反刍沉思、低家庭关怀度(P<0.05)。结论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且其与反刍性沉思、家庭关怀度呈正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文化水平低、入侵性反刍沉思、家庭功能差患者的关注,并强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烧伤康复期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三者的关系。方法使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correlation rumination meditation, ERR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住院的126例烧伤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社会支持总分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分别为(62.76±10.59)分、(65.16±8.75)分和(17.36±6.34)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P0.05);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呈正相关(P0.05);烧伤康复期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4.85%。结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纳整群抽样的方式,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表(ERRI-C)、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PTGI),对53名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33.19±9.92)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状况总分为(67.34±16.35)分,处于中上等水平。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侵入性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水平均与创伤后成长状况总分呈正相关(r=0.296,P0.05,r=0.820,P0.01)。结论遭受职场暴力急诊护士反刍性沉思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状况处于中上等水平,而其反刍性沉思水平与创伤后成长状况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在识别其反刍性沉思类型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体化的认知心理干预,引导其构建创伤事件的意义,如自我评价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等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反刍性沉思总分分别为(71.34±16.96)分与(31.71±13.20)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328,P0.01;r=0.567,P0.01)。结论化疗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呈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关系。临床护理中应鼓励患者主要照顾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认知方式,鼓励并激发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以提高其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反刍性沉思的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对128例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总分分别为(60.59±14.36)分与(30.12±13.1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呈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关系。护理人员应鼓励主要照顾者理解事件的意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事件进行积极建构思考,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以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反刍性沉思、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29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5.50±12.2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58.47±7.23)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30.40±8.25)分;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491,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375,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对乳腺癌病人的创伤后成长有直接的预测作用(P0.01),社会支持对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有直接预测作用(P0.01),并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中介效应影响创伤后成长,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1%。[结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间有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病人反刍性沉思水平,使病人获得更多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急诊创伤中心和门诊就诊的206例大面积毁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5.42±14.95)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新的可能性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分,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高水平者占20.87%,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18.54±7.4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存在负相关(r=-0.267),不同受伤时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负相关;受伤时间≥2周的患者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医疗花费、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手术次数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9.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宜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度过创伤早期阶段,关注重点人群,促使其降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增加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以提高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与反刍性沉思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对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急诊创伤中心和门诊就诊的206例大面积毁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5.42±14.95)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条目均分最高,新的可能性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分,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高水平者占20.87%,反刍性沉思水平总分为(18.54±7.4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之间存在负相关(r=-0.267),不同受伤时间侵入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均呈负相关;受伤时间≥2周的患者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呈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医疗花费、受伤原因、受伤时间、手术次数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伤时间、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进入回归方程,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49.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采用适宜心理干预方式帮助大面积毁损伤患者度过创伤早期阶段,关注重点人群,促使其降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增加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以提高毁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体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注意偏向、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的关系,为促进MHD患者创伤后成长的认知加工,构建创伤护理干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复诊的MHD患者220例,应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正性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 APNIS)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 ERRI)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与注意偏向、反刍性沉思的路径和关系。结果 210例MHD患者完成调查,MHD患者创伤后成长、注意偏向和反刍性沉思总分分别为(60.72±11.33)分、(69.32±10.31)分和(25.61±10.57)分,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3个变量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正性信息注意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影响MHD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并且正性信息注意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效应值为0.68;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效应值为0.96;正性信息注意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有间接影响,总效应值为1.54。结论 MHD患者创伤后成长、注意偏向和反刍性沉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创伤后成长受到正性信息注意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可从各环节构建心理干预策略或模型,提升MH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及随访的12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量表、心理弹性简化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3.64±4.88)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4.90±3.7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造口自理程度、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共解释侵入性反刍性沉思38.1%的变异(P<0.01);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共解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41.9%的变异(P<0.01)。结论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需多关注年龄低、造口自理程度差、受教育程度低及非在职状态的肠造口患者,同时注重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促使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创伤后成长间的关系。方法 2018年6-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泰安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结直肠癌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刍性沉思量表(event-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事件影响程度量表(the 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和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 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3.89±7.448)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36.80±5.672)分,创伤后应激症状总分为(53.08±8.943)分。结直肠癌患PTGI总分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负相关,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与总分呈正相关;PTGI总分与IES中高唤醒维度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路径分析表明,创伤后应激症状可以直接预测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反刍性沉思在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反刍性沉思水平,采用心理干预方法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对110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Amos17.0软件分析患者家庭关怀度、反刍性沉思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路径和关系效应。结果患者PTGI、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ERRI总分分别为(57.87±10.27)分、(8.22±1.45)分和(25.61±10.11)分。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患者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均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正效应(P0.05);家庭关怀度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产生间接正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76。结论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家庭关怀度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其创伤后成长存在相关性,并且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家庭关怀度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可通过在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疾病后沉思增强患者家庭关怀度,同时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125例MHD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生活质量量表(QLQ)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PTGI总评分为(63.92±12.36)分,CD-RISC总评分为(56.67±11.35)分,QLQ总评分为(62.17±13.18)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MHD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处于中等状态,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相关,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对MHD患者心理疏导,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以减轻其应激情绪,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对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的影响及反刍性沉思的作用。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20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 DT)、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 ERRI)和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PTGI-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与PTG(r=-0.247,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r=-0.161,P0.05)呈负相关,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292,P0.01);PTG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r=0.209,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r=0.553,P0.01)呈正相关。心理痛苦对PTG的直接作用显著(β=-0.196,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路径在心理痛苦与PTG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占总效应的33.0%、14.8%。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痛苦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PTG,还可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独立中介作用、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PTG。  相似文献   

17.
袁玉婷 《全科护理》2024,(6):1185-1188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疾病接受度、心理一致感的现状水平,探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疾病接受度与心理一致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而住院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疾病接受度量表、心理一致感-13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择SPSS 22.0软件中的Process宏程序插件Model 4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冠心病病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量表得分为(22.34±6.85)分,疾病接受度量表得分为(28.75±6.67)分,心理一致感-13量表得分为(47.69±11.57)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疾病接受度呈正相关(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P<0.01);疾病接受度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冠心病病人疾病接受度和心理一致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36%。结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冠心病病人疾病接受度和心理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0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2.66±17.4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家庭关系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35.6%。[结论]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影响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包括病人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认知评价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进行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干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2016年1-12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认知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8例肝癌术后患者PTGI总分为(66.53±14.98)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肝炎病程、临床分期患者,其PTGI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3.63±14.34)分。除PTGI量表中的"与他人关系"和"欣赏生活"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患者PTGI总分、新可能性、个人力量维度得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肝癌术后患者PTGI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与认知评价量表中的"对疾病结果的不确定感"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积极评价"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认知评价对PTGI预测显著(均P0.01)。结论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认知评价与创伤后成长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CU转出患者依恋类型与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的关系,以及反刍性沉思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便利抽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从ICU转出的患者2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密关系经历简表、反刍性沉思问卷和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ICU转出患者创伤后成长、依恋类型、反刍性沉思得分分别为(66.28±8.42)分、(36.97±9.81)分、(25.89±6.45)分;创伤后成长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侵入性反刍呈负相关(均P<0.05),与目的性反刍呈正相关(P<0.01);反刍性沉思在依恋类型与PTG间存在一定中介效应。结论 ICU转出患者的依恋类型对创伤后成长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反刍性沉思间接影响。临床护士可以根据不同依恋类型患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