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总结1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年来开展的CT增强扫描有关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率、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1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皮肤瘙瘁,1例荨麻疹,1例造影剂渗漏,经过积极处理,均完成了检查,无严重后果发生。结论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且可控,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将146例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通道注射造影剂的方式进行注射,评估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渗漏情况。结果:146例患者经过CT增强扫描后,发生外渗7例(4.79%),患者均为中量外渗,经处理以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造影剂渗漏预防与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帮助患者安全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CT增强扫描高压给药,研究不良反应的护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患者高压给药后的过敏反应及渗漏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轻度反应15例:占总例数2.68%。中度反应2例:占总例数0.36%。造影剂轻度渗漏2例:占总例数0.36%。结论针对高压给药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过敏反应及渗漏的发生率,让患者达到安全满意的预期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患者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做好造影剂过敏反应情况观察与护理,分析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与比例。结果:1000例患者中造影剂过敏反应率为2.6%,其中过敏程度中,其中过敏程度中,轻度者1.4%,中度者1.0%,重度者0.2%。结论:CT增强扫描中患者造影剂过敏反应不能有效杜绝,但是需要通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防控来控制其发生,减少过敏反应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析人文关怀在CT增强扫描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进行行CT增强扫描相关检查的200例病人,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的护理.结果:提高病人满意度和降低CT增强扫描在检查病人时的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结论:在CT的增强扫描前和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工作里运用好人文关怀,能够极大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感受到温暖,放下包袱.  相似文献   

6.
王爱华 《现代保健》2014,(24):86-88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0例需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照组),56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护理(观察组),包括心理护理、静脉注药护理、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周身发热189例(33.39%),感喉部烧灼紧束10例(1.77%),12例(2.12%)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2例(2.12%)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10例(1.77%)患者发生渗漏,其中2例渗漏严重,导致扫描失败;其余注射顺利,全部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周身发热15例(44.12%),感喉部灼烧紧束3例(8.82%),3例(8.82%)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4例(11.76%)扫描结束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荨麻疹样皮疹,2例(5.88%)患者扫描结束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4例(11.76%)患者发生渗漏,均较严重致扫描失败;2例(5.88%)患者出现轻度耳、喉头水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时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利于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取措施将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碘海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300例患者,记录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海醇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回顾性统计分析并研究出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在所选的3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患者8例(2.67%),其中有5例症状较轻,2例中度不适,1例严重不适。结论:CT增强扫描中碘海醇造影剂易引起不良反应,在扫描前采取一定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并密切关注监护患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方法:对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行双源CT增强扫描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高压注射器应用与护理方法。结果:造影成功185例(97.3%),失败或显示不满意5例(2.6%),其中4例为静脉穿刺不当有部分造影剂滲漏使显影不充分,1例为连接管接口没固定好而导致造影剂喷在体外。190例中184例扫描过程结束后无任何不适,6例出现各种不适:2例有轻微的过敏反应,面潮红,荨麻疹;2例为精神紧张,恐惧;2例因低血糖而致心慌、气短。结论:针对高压注射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和药液外渗所造成的痛苦,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造影剂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提出预防、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 16682例CT增强的患者,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入造影剂。结果 16682例患者中发生各种程度的不良反应58例,其中轻度反应50例,中度反应5例,重度反应3例。处理及时均治愈。结论在CT增强前做好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提前预防,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可以明显的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保障CT增强检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肺隔离症患者24例,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24例患者中肺叶内型20例,占91.7%。其中发生于左肺下叶者20例,右肺下叶者4例。肺叶外型2例,占8.3%。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能发现供血动脉及较小的病灶,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60-1861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120例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种并发症。结果114例患者成功完成CT增强扫描,6例渗漏引起局部肿胀。无空气栓塞、心脑血管意外、静脉炎严重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结论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精心的护理操作和扫描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取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实施CT增强扫描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n=45)和干预组(n=45),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扫描护理,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4.4%及不良心理发生率8.9%与常规组22.2%、33.3%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CT增强扫描中实施护理干预可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注射碘对比剂的应用及总结出现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观察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的增强效果与不良反应症状.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导致患者的过敏反应要低于离子型造影剂,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施行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减轻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CT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碘造影剂造影,并行增强扫描,所有常规组患者均采取常规CT检查护理,所有干预组患者均采取CT检查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碘过敏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碘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5%与常规组的17.5%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CT检查中可有效减少患者碘过敏反应,并得到患者好评,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组381例次患者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碘浓度为300g/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2.5~4.0ml/s,注射总量根据患者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5~100ml之间.结果:本组381例次CT增强检查中共发生对比剂局部渗漏6例次,总发生率为1.57%.其临床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麻木、疼痛,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全部患者症状均在2~4d内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比剂渗漏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出现对比剂渗漏,应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黄艳红 《健康必读》2006,5(6):70-7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了病情的诊断,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留置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压注射器对64例患者注射造影剂,并进行心理疏导、护理、造影剂护理,病情检测控制等临床护理.结果 64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有56例增强扫描效果甚佳,6例增强扫描效果一般,2例效果差;全部患者都没有中度或者重度不良反应,4例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中应用高压注射器的护理效果。方法:综合分析近年我院应用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检查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28例受检者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扫描期间发生药液渗漏3例(2.3%),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注射器的正确应用操作及护理,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资料,并可控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造影剂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共21例精神疾病患者资料,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实施CT增强扫描病例,对扫描前及扫描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精神疾病患者均安全成功完成检查。结论:实施扫描前的护理风险评估及扫描中的风险管理,可确保精神疾病患者安全、成功完成检查,为精神疾病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提供了一种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造影剂在作CT增强扫描时的过敏反应甚为常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1994~1998年共进行CT增强扫描2074例次,现将对CT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进行增强扫描2074例次,其中男1203例,女871例。年龄17岁以下202例,18~60岁1445例,61岁以上427例。所用造影剂有国产60%泛影葡胺,1555例;进口优维显、碘必乐等,4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