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解析仲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过程中,外感发热病在临床上常见类型的一般传变规律。结论:伤寒六经辨证是外感发热病由三阳经到三阴经的辨证过程。它的传化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腑-脏),由阳经入阴经。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但向我们介绍了六经与六经辨证,更通过六经传变,系统介绍了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可惜研究《伤寒论》的各种著作中,涉及六经传变的内容很少。为什么很多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开展辨证施治,对中医疗效信心不足,并因此退变成了西医或不中不西的医生?关键在于他们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因此无法成长为“铁杆中医”。学好六经辨证与六经传变,便能掌握六经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更容易学会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了使初学者能更快地进入伤寒之门,我们认为对“伤寒论”的教学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要教导学生用动态观点去阅读《伤寒论》。  相似文献   

3.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乔模  乔欣 《山西中医》2011,27(12):1-3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中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显示运用六经辨证方法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共涉及全书14种疾病,约占《金匮要略》一书所论疾病的35%,计有28证次。由此可见,张仲景早已把六经辨证广泛地运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突显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其原书《伤寒杂病论》的基本辨证论治方法,而脏腑经络辨证似是其辨治杂病的变通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古代以及近现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因为伤寒为阴邪,膀胱在人体位置最低,所以风寒袭人首中膀胱经;风温为阳邪,肺为华盖位置最高,所以风温袭人首中肺经;伤寒及温病传变,正常情况下,三阳经按照腑病传子,三阴经按照脏病传其所胜的理论进行传变。结论:邪气的阴阳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六经传变的发病部位是发于上部还是下部或者中部,而脏腑的五行归属以及生克规律可以决定疾病的传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郑述铭 《光明中医》2008,23(4):409-411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六经病是仲景继承《内经》六经,发展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辨证论治纲领,它既包含病程的传变、转归,又反映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可以说伤寒六经病模型是外感病的综合模型,具有辨证论治的实践意义。而《伤寒论》中对六经病之循经传顺序定义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也即伤寒之邪侵袭人体之后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传变呢?这样的循经传顺序是否正确呢?本文从多个方面客观地讨论其形成之历史因素并论证其之正确与否,并提出更为合理的传变顺序,以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揭露医学真谛。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经典必读古籍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药为基础,开创了六经辨证体系,是后世辨证方法之祖.文章在六经辨证基础上,结合中医肾脏病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的不同临床特点,探析六经辨证在中医肾脏病中的六经传变以及六经辨治,继而更好地将六经辨证应用于中医肾脏病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8.
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加以总结 ,提出一套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较完整的全息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强调从一症、一脉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的辨证体系 ,就是因为一症、一脉中包含着归属六经辨证全息思想。《伤寒论》中的六经全息辨证思维模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基础上的升华。1 《伤寒论》病因学的全息思想《伤寒论》以伤寒为主线论病 ,张仲景认为很多种疾病皆因人体为寒邪所中 ,或伤于经络 ,或中于脏腑 ,或因寒 ,温而化热 ,或因寒而生湿。正…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大大扩展了临床辨证疾病的范围。通过对临床中消渴病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发现其遵循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与仲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六经传变规律相符合。本文借鉴仲景六经辨证的核心理论——"三阳三阴"理论,尝试以六经辨证体系辨证消渴病肾病,以六经辨证为依据立法指导消渴病肾病的诊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历来被推崇为外感病专著 ,其实《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 ,其临床价值亦不囿于诊治外感病。《伤寒论》中贯穿八纲的六经辨证体系 ,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 ,“随证治之”的治则和因证而定的治法方药 ,对临床各科皆有指导意义。笔者在 30年的临证实践中 ,体会到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神和方法 ,治疗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1 六经辨治胃病原理胃病又称胃脘痛 ,以中脘部经常发生痞胀疼痛为主症 ,属内伤杂病范畴。胃脘痛属脏腑之病变。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证候。由于各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不同 ,所以反映…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疫病理论可见于《伤寒论·伤寒例》《伤寒论·辨脉法》及《温热经纬·仲景疫病篇》。宋代以前诸多医家从时行寒疫的角度归纳了张仲景疫病六经传变的思想。明清时期温病学家王孟英从"疫邪夹杂,清浊不分,三焦相溷"角度提出张仲景疫病理论的三焦传变。挖掘张仲景疫病理论,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角度浅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方证治法的认识,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伤寒论》,在《素闻·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出来的,为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仲景原文分析了伤寒六经的经络意义;举例说明了经络在伤寒发病、传变及辨证中的作用;通过对《伤寒论》和《素问·热论》的若干方面的对比,说明了伤寒六经辨证和《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在理论上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伤寒论》学术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渊源进行探讨。发现《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证的,它从根本上结束了以证命名、辨证论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临床上有症状无阳性体征的眼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在六经辨证体系的统领下,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注重六经传变,贯穿八纲、五轮、八廓辨证,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使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成为一套具有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思维体系,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伤寒论》六经病病机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伤寒论》六经病(尤其是太阳病)中存在着小肠经腑的病变。本文重点从《伤寒论》中太阳病内和太阳病外的小肠经腑的病变两方面来进行阐释,说明张仲景所言太阳当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脉和小肠腑,而张仲景所言太阳病也应包括小肠经腑的病变,而伤寒传足不传手一说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7.
六经气化学说形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龙 《河南中医》1998,18(1):11-13
历代医家,将《内经》中标本中气理论,运用于《伤寒论》的研究,力倡六经之为病,乃六经气化之病,创立了六经气化学说。该学说解决了形与气的相互关系。六经的基础是脏腑经络应与无形的气化相互联系,相互为用,方能反映脏腑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从营卫角度探讨《伤寒论》六经病的实质。六经是运行营卫和传变的道路,六经调节营卫表里内外出入分布。六经病是对六经调节表里内外营卫出入分布的“开阖枢”功能失常,邪与各部分营卫相争,脏腑气血津液功能紊乱所产生的证候的归纳总结,即不是单纯的脏腑病变,六经病反映了外感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邪正相争的虚实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中基于《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及经气与脏腑相关联的理论基础,从六经辨证出发,搜集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月经病从六经论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月经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简称,它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三阴三阳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源于《内经》阴阳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阴阳在人体的重要性。三阴三阳在《内经》里是用于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是一个生理概念,而在《伤寒论》中则是一个病理概念。《伤寒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