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事件相关电位 (ERP)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认知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ERP检测 56例帕金森病患者并与 50例年龄、性别和利手相匹配的正常人比较。结果 病例组ERP的N2和P3波峰潜伏期 (PL)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 (P <0 .0 1) ,P3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ERP是测定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观察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识别、区分熟悉和不熟悉人名的认知能力有无损害,以及ERP变化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MS32导脑电地形图机及其处理系统,以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名作为诱发ERP的任务,观察32例PD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群的变化。结果 (1)PD患者组熟悉人名和不熟悉人名诱发的P3波幅之差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2)PD患者无论熟悉人名与不熟悉人名诱发的N2、P3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MMSE评分24分~26分PD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N2、P3潜伏期显著延长(熟悉:P〈0.01;P〈0.01;不熟悉:P〈0.01;P〈0.01),而P3波幅与正常对照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痴呆PD患者识别熟悉人名的认知能力下降,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延长可反映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并与其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与事件相关电位(ERPs)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认知功能评价客观指标。方法采用MoCA 评价认知功能,三刺激oddball 范式进行ERPs 分析,分析MoCA 得分与ERPs成分波幅与潜伏期的关系。结果对68 例中老年人被试的相关分析显示,失匹配负波潜伏期及波幅与MoCA得分无相关性(p >0.05),新异P300(P3a)潜伏期与MoCA 得分呈负相关(r =-0.427,p =0.000),P3a 波幅与MoCA得分呈负相关(r =-0.314,p=0.009)。结论可以通过检测ERPs的P3a成分来反映总体认知功能,作为认知功能检查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伪装与非伪装认知功能损伤事件相关电位P300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方法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脑损伤程度基本匹配的伪装与非伪装认知功能损伤各1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上述条件相匹配的10例正常人作埘照。通过高低音听觉刺激高低概率范式(oddball)引发P300,并同步记录被试判断高低音和简单图片的正确率.结果①伪装组、非伪装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听觉高低音和简单图片判断的正确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伪装组显著低于非伪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伪装组高低音判断的正确率仅为34.7%,图片判断的正确率为45.8%;而非伪装组和对照组的正确率均在90%以上。②三组在额点(Fz)、中央点(Cz)、顶点(Pz)三个导联上的P300潜伏期及低、高概率事件的P300幅值差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幅值差值对伪装认知功能损伤的诊断能够提供间接的神经电生理学佐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海星  朱熊兆 《医学综述》2012,18(10):1508-1511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功能造成了损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健康研究者及从业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目前关于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晰。随着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发展,不少心理健康工作者及从业者开始选择事件相关电位这一脑功能成像技术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现就其病因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强迫症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强迫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人事件相关电位的改变。方法 应用听觉oddball序列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对老年糖尿病人 (2型 ) 30例 (病人组 ) ,健康老年人 2 0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组较对照组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 ,波幅降低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病人组脑CT检查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病变 (脑萎缩与腔隙性脑梗塞 )者 ,其P3 0 0 波潜伏期延长与波幅显著降低。结论 脑CT和脑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病变程度的了解 ,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300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抑郁症患者(按是否服用抗抑郁药分为未服药组18例和服药组32例)及3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应用丹麦仪器以及靶和非靶刺激序列,完成听觉P300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P3潜伏期(301.4±19.1) ms相比,未服药组抑郁症 P3潜伏期(327.9±22.0) ms和服药组抑郁症P3潜伏期(342.6±22.4) ms二组患者的靶刺激P3潜伏期均见延迟,而且与其MMSE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P3潜伏期可以辅助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即有不同程度语言功能损害,事件相关电位N400能反映与语言加工有关的认知过程。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N400在预测和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3-2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公司提供的MEB-9104K诱发电位检测系统测定41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P300并与2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为(582.7±137.4)ms,波幅为(24.78±10.25)μV,对照组潜伏期为(501.2±126.0)ms,波幅为(23.15±10.00)μV.2组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波幅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亚型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值得参考.抽动障碍各亚型之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别.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对检测认知功能具有极高敏感性且无创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研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ERPs认知相关成分的改变,探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相关脑区电生理变化的敏感指标。方法:研究流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筛选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及根据年龄性别进行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oddball范式采集行为学及脑电数据,分析两组被试间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差异。两组被试行为学结果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300潜伏期及波幅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组间因素为组别,组内因素为电极位点。检验水准α=0.05。结果:(1)患者行为数据与正常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被试均成功诱发出P300成分,PZ点诱发出的P300成分最明显。(3)P300潜伏期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F_(组间(1,26))=3.990,P=0.056,η~2=0.133),电极位点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F电极位点(3,78)=1.930,P=0.150,η2=0.069),但两组被试的组别与电极位点存在交互作用(F_(组别*电极位点(3,78))=3.675,P=0.028,η~2=0.124),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组在PZ和OZ位点潜伏期长于正常对照组;(4)P300波幅组间效应有统计学差异(F_(组间(1,26))=13.064,P=0.001,η2=0.334),电极位点间有统计学差异(F_(电极位点(3,78))=25.364,P=0.000,η~2=0.494),正常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抑郁症患者组;组间与电极位点间无交互作用(F_(组别*电极位点(3,78))=2.102,P=0.136,η2=0.075)。结论:本研究希望通过观察Oddball范式诱发出的P300波,发现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细微变化,结果显示患者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学差异,但ERPs检测结果显示出P300潜伏期延长,P300波幅降低,提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尽管外在行为学表现改变不明显,其对刺激的辨别分类加工进程已经受到影响,认知加工能力已开始下降,而这种下降可以通过ERPs检测早期发现,故可将ERPs结果作为检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早期辅助预警指标,以更早发现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并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增高,而研究组改变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证实其更有助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CST测验、N—BACK任务、P300及fMRI对24例抑郁患者及匹配对照组进行评定,得出相关指标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抑郁组WCST成绩、N—back反应时、P300波幅[(4.12±1.51)μV]、潜伏期[(392.02±23.60)ms]与对照组[P300波幅:(6.42±1.73)μV;P300潜伏期(309.43±21.39)m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4.922,P〈0.01;t=12.726,P〈0.01)。(2)病程和持续性错误数(r=0.596,P〈0.01)、mRT(r=0.518,P〈0.01)呈正相关;P300波幅和完成分类数呈负相关,P300潜伏期和N—back反应时、持续性错误数呈正相关。(3)抑郁组激活相对减弱脑区: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及额下回和顶上小叶。结论抑郁患者表现为以额叶执行功能为主的认知功能损害,病程越长,损害越重。P。潜伏期是反应额叶执行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顾爱明  刘岚等 《医学文选》2001,20(2):142-143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中(ERP)P300指标对AICA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查32例AICA患者急性期ERP,并依据病后6-8个月复合认知指数标准,分为痴呆和非痴呆组对比P300,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痴呆和非痴呆组P300改变呈同一方向即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痴呆组P300潜伏期较非痴呆组延长,波幅下降(P<0.05或0.01),结论:P300改变可优于量表,结合临床后可作为AICA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评定的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技术.方法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脑损伤程度基本匹配的伪装与非伪装认知功能损伤各10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上述条件相匹配的10例正常人作对照.通过高低音听觉刺激高低概率范式(oddball)引发P300,并同步记录被试判断高低音和简单图片的正确率.结果①伪装组、非伪装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听觉高低音和简单图片判断的正确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伪装组显著低于非伪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伪装组高低音判断的正确率仅为34.7%,图片判断的正确率为45.8%;而非伪装组和对照组的正确率均在90%以上.②三组在额点(Fz)、中央点(Cz)、顶点(Pz)三个导联上的P300潜伏期及低、高概率事件的P300幅值差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幅值差值对伪装认知功能损伤的诊断能够提供间接的神经电生理学佐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及脑电图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查,观察组行脑电图监测,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其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认知功能评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之间及其与正常对照之间事件相关电位(ERPs)P3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有无差别,为SL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客观、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丹麦Key point诱发电位仪,听觉odball刺激序列刺激,对60例SLE患者及同期6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P300波检测,同时对SLE患者采用改良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MSE)进行测验,比较不同认知功能评分的SLE患者之间及其与正常对照者之间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按MMMSE评分分为A(>85分)、B(75~85分)、C(<75分)3组,每组患者P300波的潜伏期分别为(340.80±31.16)ms、(358.40±36.16)ms、(388.70±44.26)ms,波幅分别为(8.4±0.5)μV,(7.2±0.6)μV,(6.1±0.6)μV;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潜伏期为(318.80±21.16)ms,波幅为(8.7±0.8)μV.SLE B、C两组患者P3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LE A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波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延长(P<0.01).结论 P300波可反映SLE患者的认知水平,较MMMSE评分更为客观,可作为评价SLE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有价值且无创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考察高低感觉寻求者的抑制控制机制.方法 利用感觉寻求量表选取高低感觉寻求者各16人为实验对象,要求被试完成两种难度刺激的Go/Nogo任务;同时记录32导脑电.结果 2种难度刺激下(一致性刺激,不一致刺激):(1)Nogo刺激的N2、P3波幅(FCZ)分别为[(1.61±4.25)μV,(-2.32±4.55)μV]和[(16.44±5.74)μV,(17.00±5.71)μV](2)Nogo刺激的N2波幅[F(1.30)=0.31,P=0.59,η 2=0.01;F(1.30)=0.07,P=0.80,η2=0.002]、N2d波幅[F(1.30)=1.18,P=0.29,η2=0.04;F(1.30)=0.004,P=0.95,η2<0.001]、Nogo刺激的P3波幅[F(1.30)=0.13,P=0.72,η2=0.004;F(1.30=0.28,P=0.60,η2=0.009]以及P3d波幅[F(1.30)=0.08,P=0.50,η2=0.02;F(1.30)=0.56,P=0.46,η 2=0.02]的组别主效应均不显著;(3)N2和P3潜伏期的组别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结论 高低感觉寻求者在抑制控制功能上没有差异,感觉寻求行为与个体的抑制控制功能无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sensation seeking by using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technique. Methods High and low sensation seekers( 16 people in each group ), who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sensation seeking scores, performed a Go/Nogo task in which the stimuli possessed two levels of difficulty. Electro- encephalogram(EEG) signals were recorded continuously by a set of 32 Ag/AgCI electrodes. Results For two types of stimuli ( Congruent, Incongruent) :( 1 )The amplitude(FCZ) of Nogo N2 and Nogo P3 were( (1.61 ±4.25)μV,(-2.32±4.55)μV)and((16.44±5.74)μV,(17.00±5.71)μV). (2)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of group for the Nogo N2 amplitude( F (1.30) =0.31, P=0. 59,η2=0. 01;F(1.30) =0.07,P=0.80,η2=0.002) ,the N2d amplitude( F(1.30) =1.18,P=0.29,η2=0.04;F(1.30) =0.004, P=0.95, η2 < 0.001 ) ,the Nogo P3 amplitude( F (1.30) =0.13, P=0.72, η2 =0.004;F(1.30)=0.28, P=0.60, η2 =0.009) and the P3d amplitude( F(1.30) =0.08, P=0.50, η2 =0.02; F (1.30) =0.56,P=0.46, η2 =0.02). (3)Neither of main effects for the N2 and P3 latency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hibitory control is similar across high and low sensation seeking groups,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ation seeking behaviors and the individual inhibitory control.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患者执行控制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方法 抑郁症患者执行视觉分辨的go/no go任务时在其前头部CL和FZ处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变化,并对go与no go时P300幅值、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头部,正常人no go时P00潜伏期和幅值均大于go时,呈现NO go前部化现象(no go anteriorization)。而抑郁症患者go反应时延长,go/no go任务正确率明显下降、错误率明显增加,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且no go时P300潜伏期和幅值均与go时相差不显著,no go前部化现象消失。结论 抑郁症患者执行go/no go任务有一定困难,可能存在前额叶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公司提供的MEB-9104K诱发电位检测系统测定41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P300并与2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为(582.7±137.4)ms,波幅为(24.78±10.25)μV,对照组潜伏期为(501.2±126.0)ms,波幅为(23.15±10.00)μV.2组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波幅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亚型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值得参考.抽动障碍各亚型之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别.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