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经颅多普勒对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探讨(附83例分析)连青经颅多普勒(TCD)诊断脑动脉硬化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常见的非阻力型脑动脉硬化,另一类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其诊断的差别在于血管搏动指数(PI)的高低。为了深入探讨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的TCD特...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中风中的临床应用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邮政编码150026刘玉驰,王顺章,闫翠艳,刘玉红,李淑娟本文报告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照动脉硬化和缺血性中风70例进行颅内血管探测情况。70例中临床诊断脑动脉硬化40例,脑梗塞18例,...  相似文献   

3.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在脑动脉硬化症诊断中的应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老年病医院曾小贞*莫群雄脑动脉硬化症(cerebralarteriosclerosis,CAS)是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至今尚无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本文就600例经采色经...  相似文献   

4.
脉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但至今临床尚无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以往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往往是依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和一些间接的辅助诊断方法,但是应用经颅超声技术直接了解颅底Will is环上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并通过其变化来判断脑动脉硬化的血管管径和弹性情况,近年来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诊断技术对10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分析,旨在探讨脑动脉硬化的病变规律和TCD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PI值对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湖南省人民医院陈小敏,陈鸣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性等脑动脉管壁慢性进行性病变,造成脑功能及精神障碍和局灶性损害等慢性脑血管病症群。本病至今尚无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  相似文献   

6.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价值。方法  3 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  89 7%患者表现有脉动指数增高等脑动脉硬化的脑血液流动力学改变。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脑血管的彩色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价值,寻求一种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简单、无创、可靠、重复性能好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加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不同的病程将患者分成三组,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损害的主要表现是脑动脉硬化,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正常血流速度型;②脑动脉硬化加速型;③脑动脉硬化减速型;④脑动脉狭窄流速加快型;⑤脑动脉狭窄减速型。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以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的病变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其并存的脑动脉硬化作出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简称TCD)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的观察,探讨经颅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MS-9E型经颅多普勒检查仪2MHz探头对80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进行检测。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中脑动脉硬化56例,对照组中脑动脉硬化36例。两组比较糖尿病组脑动脉硬化发生高于对照组。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脑血管动脉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9.
经颅三维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王如瑛,牛建纲,陈俊方本文对合并脑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病人与糖尿病病人进行经颅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其颅内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了比较。1病例与方法本文53例确诊为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脑动脉硬化症(CAS)的早期指标,以利尽早防止CAS的发生。方法 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动态观察有TCD指征的患者180例,年龄小于30岁,性别比为1:1。结果 部分患者脑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单纯性搏动指数(PI)增高者占16.11%;单纯性血液流速异常者占23.33%;单纯性峰时后延者占32.22%。前两者可出现于任一脑血管,且随年龄增长无增多。后者仅仅出现于椎-基底动脉,虽然其未达到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但从1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人数明显增多。结论 单纯性峰时后延可能为TCD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临床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过临床观察并通过相关统计学分析探讨血液流变学、血脂、经颅多普勒动脉指数(PI值)、脑电图、眼底镜检查与脑动脉硬化症(CAS)中医临床分型各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入院或门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根据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及中医辨证量表法分型标准进行诊断、中医分型及评分。空腹分别做血液流变学、血脂,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PI值)、脑电图、眼底镜检查。结果各型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较正常值或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各型与相关临床辅助检查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大脑中动脉波形,探讨经颅多普勒评价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的病例中40岁以上资料完整者232例,取大脑中动脉波形。结果男性50岁以上脑动脉波形圆顿未见与年龄的相关性(P0.05)。40岁以上女性脑动脉波形圆顿与年龄不相关(P0.05)。女性比男性更多更早出现圆顿波形,尤其40~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均与临床经验不符。结论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不适合出现在经颅多普勒的诊断报告中。  相似文献   

13.
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疾病 ,从理论上推测 ,脑动脉硬化如果不伴有脑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 ,不出现脑缺血或其他损害 ,一般不会有特征性神经系统表现 ,仅根据某些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和眼底小动脉硬化等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由于缺乏直接的客观指标 ,易发生诊断偏差。本文就临床上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患者 ,随机选择 75例进行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门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 75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34例 ,年龄 5 0~ 83岁 ,平均 6 6 5岁。其中并高血压病 19例 ,单侧肢…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作用,进行了血流变、微循环和经颅多普勒超实验。脑动脉硬化症患者66例 分成两组,实验组接受ILIB治疗,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药物治疗。结果显示:ILIB具有降低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健康人和轻、重型脑动脉硬化患者颅内主要动脉的时相(S_1、S_2峰α角),搏动指数(PⅠ).并与临床特点和眼底动脉硬化改变作对比研究。发现脑动脉硬化组同期TCD各项观察指标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重型与轻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老年期与老年前期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伴有高血压者主要为PⅠ增大与眼底动脉硬化,而不伴高血压者主要为S_1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颅外段脑动脉进行检测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检出率78%,以颈动脉分叉部居多。软斑为脑梗塞的危险信号,斑块与脑梗塞灶的侧向符合率为92.8%。作者认为:斑块的出现,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及脉冲乡普勒频谱形态改变可作为诊断颅外脑动脉硬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动脉硬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包括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性大动脉硬化。笔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TCD)技术,对来我院疗养的38名离退休干部的脑动脉硬化检测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颅多普勒(TCD)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测仪器。TCD通过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音频及对频谱形态等分析能较准确地反应脑动脉硬化、狭窄、痉挛及梗塞等病理状态,它为我院脑血管科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但使用不当也不会获取真实的结果。只有正确使用TCD,准确分析各项指标参数,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现就如何提高TCD的诊断准确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具有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脑血管结果分析,评价经颅多普勒对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与100例健康人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改变及频谱的形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结果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中脑血管痉挛管及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均为98例,均为占总病例数的52.78%;70例脑供血不足,占总例数中的37.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家族性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诊断和对脑血管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徐书雯  黄越冬  谢静芳 《新医学》2003,34(11):690-692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经颅多普勒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4例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23例(68%);其中14例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1例(79%)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19例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14例(74%)动脉粥样硬化;显示经颅多普勒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异常改变者的年龄比仅有1项检查异常改变者的年龄大,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评分更低。结论:脑血管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