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MRI表现特点。方法: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42岁~81岁,平均61.5岁。常规扫描包括矢状位T1WI,横切位T1及T2WI,7例同时做MRI增强扫描。结果:梗塞区具有长T1长T2信号特点,出血以T1WI观察最佳。16例出血仅累及皮层者,于脑梗塞边缘在T1WI呈线状、脑回状或波浪状高信号强度。7例累及皮层下,3例累及皮层和白质。梗塞区域呈三角形、扇形或片状,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强度,7例增强MRI见6例强化,其中4例脑回样强化。2例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结论:MRI是出血性脑梗塞最佳的检查方法之一,及早地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
DWI在超急性CI的诊断及不同时期CI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腔隙性超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敏感性及其限度,梗塞灶的演变过程中DWI、T2WI、T1WI信号的变化规律.方法美国GE公司signa 1.5Tsys # TwinExct MR成像仪,8通道相阵控头部线圈,均平扫,每例常规MRI及DWI扫描,SE序列横断面T1WI及T2WI,怀疑脑干病变加扫矢状及冠状T2WI,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横断面扫描.结果158例脑梗塞全部为脑干、基底节区、辐射冠区等脑深穿动脉供血区的腔隙性梗塞灶,其中超急性脑梗塞57例;急性脑梗塞31例;亚急性脑梗塞40例;慢性脑梗塞30例.此外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病灶并存89例.患行颅脑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加权MRI(DWI)和常规MR扫描,结果:超急性脑梗塞、急性脑梗塞和亚急性脑梗塞DWI均表现为高信号.57例超急性脑梗塞DWI除4例外均表现为高信号,T2WI有10例见小片状稍高信号,T1WI均未显示病灶.31例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T1WI有8例在相同部位见稍低信号,40例亚急性脑梗塞DWI及T2WI均为高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慢性脑梗塞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DWI低或等信号,T1WI均为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随着病灶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T1WI信号逐渐降低,T2WI信号逐渐升高,DWI信号由高信号变为低信号. 结论DWI对超急性脑梗塞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能区分急性与非急性期脑梗塞.对2种或2种以上不同时期并存的病灶有较好的检出率,发现与当前症状及体征一致的梗塞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及急性脑干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序列和常规磁共振对43例急性及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4例,急性脑干梗塞39例;脑桥梗塞35例,中脑梗塞3例,延髓梗塞5例。观察各期患者在扩散加权成像及常规磁共振中T2WI、FLAIR的信号变化。结果在超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中DWI信号增高,而T2WI、FLAIR信号未见异常。在急性脑干梗塞患者中DWI、T2WI、FLAIR信号增高,但DWI信号范围较T2WI、FLAIR显示更大。结论 DWI较常规磁共振序列敏感,DWI有助于诊断超急性脑干梗塞的检出率,当怀疑急性脑干梗塞尤其是超急性脑干梗塞时更应行DWI检查。  相似文献   

4.
李志波  李吉等 《吉林医学》2001,22(3):140-141
目的 :为探讨FLAIR序列扫描技术对脑缺血性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 :对 93例患者分别利用T1WI、T2 WI及FLAIR序列扫描 ,并对部分患者行CT头部检查。结果 :FLAIR序列在缺血性脑梗塞及腔隙性脑梗塞病例检查中发现 38例缺血性梗塞 ,47例为多发腔隙性梗塞 ,8例为脑干梗塞 ,并且急性期病灶呈高信号 ,慢性期呈低信号。结论 :FLAIR序列对脑梗塞分期、定量、定性诊断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场磁共振FLAIR序列在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序列在低场MR中对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75例脑梗塞患者 ,均进行FLAIR序列和FSE T2 WI检查 ,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 MRI共发现 30 2个脑梗塞灶。FLAIR序列显示病灶 30 0个 ,检出率为 99 34% ;FSE T2 WI显示病灶 2 4 2个 ,检出率为 80 . 13% (P <0 .0 1) ;尤其是在显示脑皮层、皮层下和脑室旁的病灶FLAIR序列比FSE更敏感、更清晰。FLAIR对急性和亚急性梗塞显示更清晰。慢性梗塞灶FLAIR表现为低信号或中央低周边高信号。结论 在低场中 ,FLAIR序列对脑皮层、皮层下和脑室旁梗塞灶的显示较常规FSE T2 W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FLAIR序列有助于鉴别急性和陈旧性脑梗塞。FLAIR序列应该成为诊断脑梗塞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正确诊断肺结核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肺结核35例,使用安科公司的0.15/0.2Tesla磁共振成像仪,SE序列T1WI,T2WI,冠矢状,轴位,层厚:10mm,间隔2mm。结果多灶性肺结核磁共表现为T1WI。T2WI混杂信号;近纵隔的肺结核灶的T1WI低信号与纵隔,主动脉弓旁的脂肪组织TIWI高信号境界清晰;近胸壁的肺结核灶与胸膜反应间有一线状T1WI低信号;结核灶的大小T1Wl,T2WI发生改变。结论磁共振在肺结核的诊断独具特色,结合临床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扫描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行肾区SE序列T1WI、T2WI横断位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再对病变区域行FSE T2加权簿层横轴位或冠状位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3例MRU均能显示输尿管不同程度梗阻征象,轴位扫描于梗阻部位显示异常软组织信号灶。结论应用低场磁共振机行泌尿系水成像加梗阻区域T2WI簿层扫描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对原发性输尿管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经磁共振(MRI)诊断的50例脑干梗塞的病人,由于无骨质伪影,MRI显示脑干梗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梗塞灶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基底动脉供血区一致,边界不规则,无高低、混杂信号,其影像与脑干出血、囊虫、血管瘤、肿瘤等较容易鉴别,本组发现脑干梗塞以脑桥为多,次为延髓中脑,文中讨论了脑干梗塞的MRI诊断标准,并对脑干梗塞综合症的临床与MRI表现做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表现特点。方法:本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82岁,平均48.2岁。采用2.0T磁共振扫描仪作T1WI和T2WI矢状位和轴位扫描,4例作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骶管内脊膜囊肿14例,根性囊肿6例。囊肿信号与脑脊液相同,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肿未见强化。结论:MRI是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最好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邹其源 《医学文选》2003,22(4):461-463
目的 探讨MRI在外伤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特征。方法 对13例头颅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患者行MRI检查。结果 13例头颅MRI显示与相应血管供血区的梗塞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 外伤性脑梗塞常见于儿童,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MRI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诊断准确,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方法:对88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进行MRI常规矢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位T2和冠状位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88例外伤膝关节共检出148处骨挫伤,190处关节其他结构损伤,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为明显高信号。结论:MRI能有效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脂肪抑制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2.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早期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早期MRI表现.②方法 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肝癌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腹部轴位T1WI,轴位T2WI,冠状位SPIR,以及Gd-DTPA增强后T1WI轴位、FFE序列冠状位扫描.在MRl图像上观察肿瘤在HIFU治疗前、后的大小及信号改变.③结果 HIFU治疗36个癌灶,其中28个缩小(77.8%),5个增大(13.9%),3个无明显变化(8.3%);在T1WI增强上30个瘤灶(83.3%)出现无信号增强区,12个癌灶无增强区周围见环状强化,7个强化环内见低信号环(T1WI、T2WI、SPIR).无强化区大多在T1WI表现为低或高信号,T2WI表现为低、等或高信号.治疗后在T1WI 19个(52.8%)相对信号强度增加,T2WI 17个(47.2%)相对信号强度减弱(与正常肝组织信号相比).④结论 HIFU治疗后,肝癌瘤灶内可出现多种MRI信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是HIFU治疗效果评估的一种无创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邹其源 《微创医学》2003,22(4):461-463
目的探讨MRI在外伤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特征.方法对13例头颅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患者行MRI检查.结果13例头颅MRI显示与相应血管供血区的梗塞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常见于儿童,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MRI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诊断准确,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MRI表现。方法:选择经骨髓穿刺或活检证实的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13例,其中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osis,ET)1例。12例行胸腰椎骨髓MRI,1例行左胫腓骨MRI。4例先行MRI示信号异常,提示血液疾病,后经骨髓穿刺及活检确诊。MRI检查使用0.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自旋回波(spin echo,SE)序列T1加权像(T1WI)、快速自旋回波(furbo spin echo,TSE)序列T2加权像(T2WI)、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GRE)序列T2加权像(T2*WI),3例行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STIR)序列。结果:13例患者受检骨髓MRI均表现为T1WI均匀低信号,T2WI 10例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GRE序列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2例AL和1例NHL行STIR序列表现为高信号。1例AML—M2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受检骨髓信号恢复正常。且髓外软组织浸润病灶消失。结论:MRI能为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85例脑梗塞的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表现,和20例CT 扫描进行了对照分析,评价了MRI 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MRI 对急性和亚急性脑梗塞诊断敏感性很高,病灶检出多于CT。梗塞灶在T_1加权像为低信号,T_2加权像为高信号,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MRI 灶与临床表现不一定完全一致,MRI 灶往往多于临床定位表现。在诊断脑梗塞方面,MRI 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非外伤性多椎体压缩的MRI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MRI在老年人急性非外伤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非外伤性多椎体压缩68例。每列均同时进行矢状位T1WI,T2WI,T1WI增强及轴位T1WI检查,其中12例加扫了T1WI冠状位,22例加扫T1WI轴位增强检查。结果:骨质疏松31例,压缩椎体后缘骨皮质向前折迭成角且骨片向椎管内突出为特异性MRI表现,其MRI信号与邻近椎体相等为其特征性表现;转移瘤30例,硬膜外肿块、椎弓根骨质破坏为特异性表现,而在T1WI增强及T2WI像上,病变椎体呈弥漫性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是与骨质疏松鉴别的特征性表现;多发性骨髓瘤7例,T1WI低信号,T1WI增强及T2WI像呈均匀高信号为其主要表现。结论:MRI是老年人多发性椎间压缩病因鉴别诊断的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确诊并行MRI检查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矢状位T1WI、FS T2WI及轴位T2WI序列扫描,其中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中7例矢状位FS T2WI序列显示连续条状高信号,其中4例轴位T2WI表现为脊髓后索点状、倒V字形高信号,3例轴位扫描平面不在病灶水平;14例中7例矢状位FS T2WI序列病灶显示不清,轴位T2WI序列表现为脊髓后索的点状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病灶均无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轴位T2WI序列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灶显示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作为常规序列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1354例初次头颅MRI检查的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分为低(0—30岁,98例)、中(31—60岁,472例)、高(60岁以上,784例)三个年龄组。计算各序列显示病灶的数目,比较T1WI、T2WI、T2FLAIR与SWI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354例中有287例患者SWI序列出现低信号病灶,阳性率21.2%,95例在常规序列常规显示相应病灶,阳性率7.0%,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X^2=95.6,P〈0.01)。低龄组中SWI检出6例有低信号灶,检出率为6.1%;中龄组69例,检出率为41.6%:高龄组212例,检出率为27.1%;三者检出率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84.4,P〈0.01)。T1WI对病灶显示都不明显、T2WI检显示低信号灶367个、T2FLAIR显示低信号病灶721个,SWI序列显示低信号2851个。结论①SWI对于脑内微量出血、血液代谢物及静脉结构等低信号灶的检出有较常规序列明显高的敏感性,在头颅MRI检查中SWI作为常规扫描序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②颅内SWI病灶的检出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急性期脑干梗塞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42例急性期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急性期脑干梗塞的MRI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 42例急性期脑干梗塞单发患者23例,多发患者19例,共发现梗死灶61个,其中梗塞灶的病变部位包括有延髓、桥脑、中脑。梗死直径范围为1mm-28mm之间,其中梗死范围在1mm-10mm的有19个,10mm-20mm的有31个,20mm-28mm的有6个。梗塞灶形态多为点状(24个)、片状(18个)或条索状(14个)。MRI显示结果为:25例在T1WI为等信号,14例T1WI为稍低信号;4例在T2WI为等信号,35例在T2WI为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结论 MRI在对脑干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呈现出脑干的立体结构,比较全面清楚地显示出梗死的数目、部位、尺寸和形态,且对脑干梗塞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种首先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EPI-T2WI序列对超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EPI—T2WI序列对超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28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前接受1.5T超导型磁共振EPI—T2WI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结果 28例中9例为超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出血,19例为自发性脑出血。全部病例均显示脑出血特征表现。出血中心在EPI—T2WI为中等偏高信号,在T1WI上呈中等偏低信号。出血边缘在EPL—T2WI上为细线状或窄带状低信号。结论 EPI—T2WI序列对出血导致的信号丢失非常敏感,结合其它序列表现,MRI能够确诊超急性脑出血。MR可以作为超急性脑中风患者的首选和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