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二叠系芦草沟组既是三塘湖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也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为一套湖相地层沉积,盆地内广泛分布。前人研究认为芦草沟组油藏属于裂缝性油藏。通过解剖已知油藏,对芦草沟组源岩油藏的油藏类型、储层特征、流体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油藏属于源储共生,源内成藏的非常规油气藏(源岩油),烃源岩成熟度控制源内油藏的形成和含油丰度,有效裂缝控制了可动油气富集,地层剩余压力决定油藏规模,指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的黑墩构造带、牛圈湖构造带、牛东-马中构造带是有利的勘探领域,该认识对国内其它地区同类型的油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裂缝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叠系芦草沟组是三塘湖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为一套海陆过渡相地层,盆地广泛分布。中二叠统芦草沟组(P2I)为裂缝和裂缝-孔隙型储层,裂缝在改善储层渗流特征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取得芦草沟组的油气勘探突破,必须加强裂缝的研究。在岩心裂缝观察和测井裂缝解释、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地质理论分析裂缝和构造、岩性、单层厚度、埋深等地质因素的关系,总结出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裂缝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3.
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三塘湖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以陆相咸化湖盆混合细粒沉积为主,具备良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目前已在马朗凹陷、条湖凹陷发现多个规模储量区.基于早期研究成果,结合现有地质资料,系统梳理芦草沟组页岩油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结勘探开发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页岩油勘探潜力及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陆相咸化湖盆发育...  相似文献   

4.
页岩储集层压裂后,存在压裂液返排率低、产能差异大的特点,大量的压裂液长期滞留井下并被储集层自发吸入,对油气开发及有效动用具有很大影响。以页岩油可动性、页岩静态自吸和润湿性等多项实验为基础,通过页岩自吸压裂液驱油实验和恒压水驱油实验,认识到页岩独具的自吸特征。基于静态自吸实验,从页岩基本吸水物理现象入手,通过自吸饱和度和自吸速率2个自吸特征参数来反映页岩的自吸能力,分析现场压裂后生产排液曲线,认为室内实验结果对页岩压裂后生产排液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液—岩铺展性实验,分析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润湿性特征及其对自吸能力和特征的影响,认识到页岩既有亲油性又具有亲水性的混合润湿特征,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页岩的自吸能力和特征主要受微观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共同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塘湖盆地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岩性组合、 岩石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出发,结合大地构造演化和海陆变迁分析,提出三塘湖盆地上二叠  相似文献   

6.
有效烃源岩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是有机碳,精细油源对比认为,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二段是主力烃源岩。主要运用烃源岩排烃特征确定芦草沟组二段TOC下限值为1.1%,S1、S1+S2、氯仿沥青A及总烃的下限值分别定为:0.17 mg/g、5.6 mg/g、0.07%及378×10-6,并运用实验数据及测井资料预测烃源岩有机碳技术,对单井剖面的有效烃源岩厚度进行分析,成功预测出芦草沟组二段有效烃源岩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7.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油是勘探重点领域,但由于对岩相特征及其与页岩油藏的关系研究不足,制约了勘探进展。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开展了岩相类型划分、岩相特征描述及分布特征研究。研究表明:芦草沟组以碳酸盐矿物、火山碎屑及有机质组成的多组分混杂岩相为主,包括块状凝灰岩、厚层状泥晶白云岩、纹层状凝灰质白云岩和纹层状白云质凝灰岩4种岩相类型,多为中等—富有机质级别;不同岩相类型的物性、孔喉结构特征以及储集空间类型存在差异,其中,块状凝灰岩和厚层状泥晶白云岩孔隙发育,含油性好,压裂后获得高产,且能持续稳产;纹层状凝灰质白云岩裂缝发育,压裂后获得高产,但稳产效果差。根据岩相分布预测,条湖凹陷南缘、马朗凹陷牛圈湖构造为页岩油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8.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发育一套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形成源储一体的致密油藏成藏组合。从沉积构造背景、源储形成机理等方面,阐明了沉凝灰岩致密油藏的形成机理,重点分析了马朗凹陷马中地区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结果认为,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古湖盆控制着条湖组沉凝灰岩储集体和优质烃源岩的平面分布;富含有机质泥岩与下伏的中高孔特低渗沉凝灰岩紧密叠置,为致密储集层中的石油充注提供了良好条件;古湖盆宽缓的斜坡区与腹地是优质烃源岩和良好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与条湖凹陷腹部的牛圈湖南斜坡、马中地区和石板墩地区是条湖组致密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源储配置关系不明,甜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利用测井资料对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进行计算和评价,以点带面开展盆地内优质烃源岩的分类评价;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合理的T2截止值和起算时间,以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孔隙开展有效储集层及含油性评价,建立了有效储集层的分类及下限标准;通过多井对比和井震结合,厘清了源储间互分布、纹层状发育的特点,明确了甜点的测井响应特征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页岩油甜点的预测和有利区带的优选提供了依据,实现了条34块和牛圈湖区块页岩油的产能建设和效益动用。  相似文献   

10.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油气来源与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三塘湖盆地基本地质条件、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来源分析,结合构造、地层特征,建立了侏罗系油气藏成藏模式,分析了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的油气主要来自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也有三叠系和部分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有些天然气与侏罗系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储集层与烃源岩的空间配置关系以及构造位置的不同,存在不同的成藏模式,总体以古生新储式成藏为主,自生自储式油气成藏规模较小。烃源岩不直接控制油气藏的分布,但在一定烃源岩分布范围内,好的储集层与一定的背斜形态、断裂的配置有利于成藏,单纯的单斜背景对侏罗系油气的聚集不是很有利。  相似文献   

11.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来源的多源性是造成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岩石类型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储集岩以碳酸盐岩、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主要发育于芦草沟组中段,并具分区发育的特点。黑墩油区以各种灰岩、碎屑岩为主;马中油区以沉凝灰岩为主;牛圈湖油区以砂质白云岩为主。物性特征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储集空间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三类:裂缝型、裂缝-溶孔型和硅化孔缝型;孔隙结构总体表现为中-差分选、中歪度的小孔微喉特征;孔喉连通性普遍较差,微裂缝起连通、储渗的双重作用。裂缝的发育程度最终决定了储集物性优劣。成岩作用中埋藏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作用,裂缝发育纵向分布与其岩性和厚度有直接关系,泥晶灰岩和沉凝灰岩裂缝最为发育。裂缝横向展布及发育受所处构造部位和褶皱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岩性复杂,岩石脆性对产能影响显著.在矿物学、力学参数及能量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适合芦草沟组储集层的脆性评价新方法,对比不同岩性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集层黏土矿物含量较少,脆性矿物各成分含量接近,矿物成分脆性指数难以准确评价其脆性;储集层非均质性强,不...  相似文献   

13.
巴楚地区巴楚组生屑灰岩段储集层特征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石炭系巴楚组生屑灰岩段地层层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资料,研究了生屑灰岩段储集层特征及其分布;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油气注入成藏史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区内生屑灰岩段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颗粒灰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在巴楚西部巴什托麦 6—麦 4井区一带及其周缘;油气藏类型主要为背斜油气藏,其次为裂缝油气藏,至少发生了 2 次油气注入成藏(海西运动晚期与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提出储集层质量、构造演化、断裂和圈闭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陆上与水下喷发火山岩在岩性、结构构造、蚀交特征、产状、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孔隙和裂缝发育特点等方面有显著区别。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发育卡拉岗组(C2k)和哈尔加乌组(C2h)共2套储层,通过对这两个组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岩性特征、蚀变特征、岩相类型、结构构造等进行研究,认为C2k以陆上喷发为主,而C2h为水陆过渡的环境,但以水下喷发为主。结合其储集空间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认为陆上喷发环境储集性能优于水下喷发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及全岩分析等工作,研究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等.结果表明:芦草沟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混合细粒岩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分选性中等,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是主要储集空间,砂岩孔隙度平均为7.34%,...  相似文献   

16.
春光油田是一个多层系含油、多油藏类型、稀油稠油共存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为明确春光油田的油藏特征和成藏模式,系统开展了成藏要素和典型油藏分析。双凹陷供烃、多套储盖组合、多类型储集砂体、复式输导体系是春光油田多层系含油、立体成藏的必要条件,地层超覆线、剥蚀线和砂体尖灭线附近是油气有利聚集区。含膏盐区域性盖层、高孔渗储集物性是春光油田沙湾组稀油高产的关键因素,生物降解作用是白垩系原油稠化的主要原因,稀油和稠油分布主要受保存条件控制。进一步明确春光油田的油气成藏模式为:双凹供烃、两期充注、复式输导、立体成藏、降解稠化,并指出了春光油田的增储领域,对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及周缘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果—雁木西区带油气成藏特点的分析,认为该区控油气构造主要形成期为燕山运动中晚期;下侏罗统至第三系共发育有五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含油气层系多且油藏类型丰富;区带油气运移以侧向为主,具有晚期成藏特点;如何在该区把握油气运移路径,并在有利方向上精细落实勘探目标,是该区带的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的野外露头、岩心和薄片,结合成像测井资料,采用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三轴压裂实验等方法,以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为依据,研究了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的页岩储集层裂缝成因及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缝与层理缝相互耦合,可显著改善页岩储集层的物性;层理缝与构造缝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