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11织机是纺织厂中噪声最严重的机台。其中投梭机构发出的撞击噪声是织机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我们就织机击梭机构中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几种打棒和侧板作了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并对各阶模态的阻尼率与噪声dB(A)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阻尼率ξ这个衡量指标。测试分析取得了与理论定性分析较为接近的结果。最后得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丝织厂的织机噪声主要是有梭织机的投梭机构产生的。若从机械角度来解决,即采用无声材料制成机件或全部使用无梭织机,这在目前还不可能,故治理织机噪声工作需从另一方面着手,即采用吸声和隔声的方式。一、降低织机噪音的方法织机工场的噪声是很混乱的,主要的噪声源来自投梭部件,其次是打纬  相似文献   

3.
四、有梭织机的噪声分析与控制我国自动有梭织机车间噪声一般在95分贝(A)以上,有的高达105分贝(A),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1.有梭织机的噪声源识别有梭织机的引纬运动就是投梭和制梭,引纬梭重约600克,每分钟约有200次的投梭和制梭,这里都是一系列的撞击运动。据统计,一台织机约有100个运动部件,其中大部  相似文献   

4.
投梭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纬丝导入梭口 ,使经纬丝交织成织物。投梭运动是织机五大运动中作用最激烈 ,机构料损耗最大 ,最易产生故障 ,且发生噪声最大的运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 ,着重对投梭机构的二个故障进行分析。故障一 :织机投梭力不足织机投梭力的调节要求为 :“看梭子飞行情况 ,以梭子进入对侧梭箱既能到底 ,回跳为准。 (2 )有定筘护经的织机 ,要求撞舌抬高 ,不与撞块相碰。 K2 5 1型丝织机采用的是拉圈式中投梭机构 ,当出现投梭力不足时 ,常用方法是收短拉圈 ,以增大投梭力。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当拉圈收短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梭织机的工作效能尚不够高,其关键在于投梭机构的工作效能较低。因此,对投梭机构进行理论与实验的研究,仍是广大织造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对投梭机构进行研究,有人将整个投梭机构看作是单自由度的弹簧一质量系统的受迫振动来作动力学分析,但是许多试验证明它的基本理论尚不够完善。有人鉴于投梭棒受力、变形规律的多波现象,侧板、投梭棒变形开始时间和变形规律的不同,将整个投梭机构看做是两个自由度的弹簧—质量系统来作动力学分析,但数学运算较繁,实际  相似文献   

6.
捷克因佛斯塔公司在布尔诺展览会上展出了新型号的片梭织机和喷水织机。 OK3型和OK4型片梭织机是诺伏斯塔夫型的改进产品。它采用压缩空气投梭,在投梭机构中,有一气缸和活塞,是形成封闭式压缩空气回路的部件,在织机的两边独立运转。同时用一根辅助杠杆使片梭进入正确的投梭位置。投梭从织机的两侧进行,每侧有四色选纬机构。另一种改进是织机的机架,如同大多数机构一样,是采用组件式设计。这便于调节各职能机  相似文献   

7.
H212织机的投梭机构中,调节投梭拉带高低的“调节板”一端连接在拉带的侧面,另一端支撑在投梭棒芯子上。由于投梭运动的强大拉力和磨擦,拉带和投梭棒易损。而且调节拉带高低时,操作既麻烦又费时间,调节板是木制的,消耗量也大,是投梭机构中常出故障的部位。 我车间宋木伦等几位老师付,经过不断努力,把调节板改为调节带,同样起调节拉带高低的作用。半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改进是成功的。 改进的方法是: 1.在4×4梭箱的投梭棒中部,钻一直径6毫米的孔。(具体钻孔位置由图一所示) 如织机采用4×1梭箱时,电机侧投梭棒钻孔位置由图二所示。(投梭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均匀投梭加速度,减小投梭动负荷为目的,用机构优化设计方法对投梭机构的侧板、投梭棒的截面尺寸和材料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投梭凸轮进行了动态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设计的投梭机构具有减振、节能、降噪、省料等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投梭机构尚存弊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有梭织机的机物料消耗大部分集中在投梭机构,这些易损零件主要包括:投梭凸轮、投梭转子、投梭棒、皮结、梭子、制梭板、龙带,皮元宝等等,也就是说投梭机构大部分主要零件都成了易损零件。造成这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投梭机构必须使笨重的梭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大约占主轴转角40~45°左右),由静止而获得每秒8~15米左右的速度,以便能在工艺所规定的时间里,穿越整个梭口,到达对侧梭箱。因此,梭子启动时,必须给予很大的投梭力,这是引起机物料消耗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当梭子飞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下投梭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影响投梭机构能量消耗的各因素,主要说明投梭鼻外形曲线及安装位置对消耗的影响,对新机设计和老机改造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丝织机中,无论是自动铁机的中投梭机构,还是铁木机的下投梭机构,安装投梭凸轮的中心轴和侧轴上的投梭转子摆动中心,都错开一定距离,也就是说,丝织机中的投梭凸轮机构,其从动件(即转子)都是有一定的偏心距e。由于丝织机投梭凸轮(即桃盘和桃头的组合体)对转子作用力的方向,和转子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成空间关系,而投梭凸轮曲线是一空间曲线。一般摆动从动杆凸轮机构的许用压力角应小于45°,而丝织机投梭凸轮的压力角,如从动杆摆动中心与  相似文献   

12.
有梭织机投梭机构作用剧烈而又频繁,因此,投梭机构是织机上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部分。投梭机构的工作状况如何,对提高织物的产量、质量,降低机物料消耗,影响很大。投梭机构最容易磨损的构件是投梭皮结和打梭棒。以1515-56型织机为例,速度165r/min,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丝织机上侧轴式锥形转子中投梭机构的缺点,建议采用具有平面凸轮投梭鼻的侧轴式鼓形转子投梭机构。  相似文献   

14.
我厂使用的是1515-75英寸自动换梭织机,在生产过程中,皮结、皮圈、投梭棒的损耗量很大,影响了产品的产质量,增加了织物的成本。要想降低织物成本,首先应设法减少设备的机物料消耗。而制梭机构的机物料消耗在布机的机物料消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改进自动换梭织机的制梭机构是有其重要意义的。通过对1516-75英寸自动换梭织机制梭机构的分析得知,梭子进入梭箱后的制梭运动是分三个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是梭子进入梭箱后至与制梭铁接触时止的自由减速过程。第二阶段为梭子与制梭铁撞击,相对滑移过程。第三阶段是梭尖与皮结接触,撞击投梭棒带动皮圈作滑移运动至梭子静止时的缓冲减速过程。上述三个阶段的制梭过程中,前两个阶段吸收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目前我国的织机,投梭织机仍占有很大比例,这种织机不但噪声大,而且消耗高,特别是投打部分的消耗,其主要原因是在投梭过程的瞬间,梭子由静止到以较高速度飞出梭箱,需要很大的加速度,因而梭子由此产生很大的惯性阻力,而梭子以及投梭机构的惯性阻力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要减小投梭时的惯性阻力,一方面是减轻梭子的的重量,另一方面则是尽量减小其加速度的最大值,如何降低投梭过程中梭子的最大加速度值,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GA615型织机的投梭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等优点,但由于该机构以投梭棒下端为转动支点,其顶端运动轨迹为弧线,因而在投梭过程中,皮结的皮结舌(R54、R55)与投梭棒(Q13、Q14)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而发生频繁的摩擦。二者接触面极易磨损下凹而影响投梭,并加大机物料消耗。另外,投梭律对皮结舌的施力作用点随投梭律的摆动而变化,施力方向不稳定,造成皮结浮动,不利于投梭。针对该机构的以上缺陷,我们作了如下改进。()将皮结舌与投梭棒的接触面由曲面改作平面,并与皮结底面垂直(图1)。(2)在投梭律顶端与皮结作用处加装…  相似文献   

17.
一、皮结立六损坏原因在投梭过程中,为使静止状态的梭子获得所需的飞行速度,需要有足够的投梭力,在投梭力的传递过程中,由于皮结和投梭律之间存在间隙,放在梭子向前运动时,投梭律首先冲击皮结,皮结迅速运动使梭于加速飞出完成投梭任务。引纬完成后,梭子又撞击皮结和投梭棒,在制梭机构作用下才静止下来。因此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结受的冲击力最大,其立六的损坏就必然增加。经剖析观察,现有立仁的结构其缓冲效果不好,承受冲击力不强,易产生剥层破裂。尤其投梭力偏大,缓冲皮圈伸长或损坏,在投梭结束后皮结继续向前移动、与梭箱…  相似文献   

18.
陈涌 《棉纺织技术》1989,17(12):27-31
本文阐明了1515型75英寸织机投梭机构的两项改进措施之所以能提高梭子飞行速度的原理。并指出增大投梭盘直径能有效地增大静态投梭斜率f′(α_0),是提高梭子速度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梭织机工作效能不够高,关键在于织机投梭机构工作效能低。为了研究投梭机构的工作以改进其效能,根据以往文献,我们设计了几种转换器,采用非电量电测法测定了投梭转子F_(11)对投梭鼻F_4的碰撞接触情况;侧板、投梭棒的受力和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淑香 《纺织器材》1994,21(5):44-45,48
丝织机对各种设备器材的基本要求开口机构建议丝织机配备中央闭合式开口机构,因为这种开口机构有如下优点:1.经纱受力小2.机速高3.能耗少,机器磨损小送纬机构丝织机一般采用消极式送纬(即上投梭和下投梭)。圆锥下投梭机构比较适合于丝织机。与其它下投核机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