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三合一”场所的火灾成因、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消除“三合一”场所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都主要围绕“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等内容开展,即便是开展火灾延伸调查,也主要是以“强化追责整改”为目的。从总结火灾防控经验、预防苗头性火灾风险的角度,针对一些具有火灾延伸调查价值的“小火灾”,提出适当扩大火灾延伸调查范围和内容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4· 20”芦山地震破坏性强、受灾地域广、受灾群众多、安置灾民规模大,是预防次生灾害任务最重的自然灾害.为切实做好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受灾群众安置点的消防工作,通过对“4· 20”芦山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存在的火灾隐患、消防管理等问题的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震灾区灾民过渡安置点火灾防控的措施,对防止人员伤亡的火灾和“火烧连营”情况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卫亭 《山东消防》2002,(12):22-22
校园是求知学习的场所,人员多而且集中,特别是中小学校园,学生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学校做好消防工作尤其重要,下面就学校怎样做好消防工作做一探讨。一、火灾的预防“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是把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千方百计地搞好防,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重视并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是每一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领导更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要按有关规定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制定工作制度和防火措施,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学校搞好消防安全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气火灾产生的机理,说明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在预防电气火灾的重要性。根据“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厂家设计选型手册介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与设计,并提出个人的几点观点。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国内外原油罐区一些典型火灾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导致罐区火灾发生的各种因素,从“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思想出发,对石油储罐区火灾预防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滨 《门窗》2013,(5):66
一幢大楼或小区的使用周期往往比建造工期长得多,管理一幢大楼或小区则可能需要50年以上,在这半个世纪之久的管理重任由谁来承担呢?这一人物自然落在了物业管理单位的肩上。物业管理单位不但要在所管辖的楼宇承担着日常的管理工作,还要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在火灾的预防和宣传上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何做好预防工作,管理最为重要。本指导文件主要是为物业管理单位提供该行业管理和运作上的参考,本意为帮助各物业管理单位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做好预防、管理和指导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直升机的发展历史、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直升机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可能性,提出了建设航空消防所面临的问题,重申了高层建筑火灾必须“立足于预防”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几千年来,人们在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中,常以“礼”表示敬重、关怀和友谊。为了答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编辑部准备了一些小“礼物”——部分栏目的变更,送给读者诸君。 在这些“礼物”中,有“滋补品”——科海观潮(原科普园地);有“洋礼物”——异域拾贝(原环球消防);当然,更多的,则是我们自己的“土特产品”——在“开门见山”(原刊首寄语)栏目中,您可以非常直截了当地了解本期刊物中将重点报道的内容,编辑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哪些重大举措;在“未雨绸缪”(原火灾预防)栏目中,编辑部将根据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文稿提醒您如何预防火灾,有“预”则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了吸取“4·19”火灾的教训,积极做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的预防工作,4月28日下午,市消防局在浦东大道3000号上海高桥石化宾馆召开管理专题会议。市有关局、(集团)公司、拥有储罐单位的分管领导和安保部门领导以及具备化工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的领导和消防自审人员约15o人参加了会议。化工储罐区是危险性极大的场所。“4·19”重大火灾的发生,引起了我们对储罐区火灾预防的重视。目前,单体容积1万m’以上,甚至5万m’、回0万m’的储罐在上海比比皆是,如何吸取一4·19”储罐火灾的经验教训,搞好石油化工储罐区的火灾预防…  相似文献   

11.
李雯婧 《中国消防》2011,(16):43-43
消防安全必须时刻警惕,而作为现代高层和多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其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应变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关系到小区内的消防安全。8月13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元一柏庄举办了一场“人人关注消防家家幸福平安”的消防宣传活动,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共计40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对火灾形势和拓展消防安全技术领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前夕,参加城市消防安全国际研讨会,我们一起来分析火灾形势,总结交流经验,探讨防治火灾的科学对策,共同推进火灾科学进步,为下一世纪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增进合作。一、严峻的火灾形势令人堪忧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火灾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因此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技术的研究领域,既包括预防自然因素导致火灾发生,控制火灾扩散的内容,更有科学引导人为因素避免和控制火灾发生和扩展的内容。火灾对人类的施孽是非常严酷的。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力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 10月 ,管辖力博商务楼、城隍公寓、通锦苑三个物业小区。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 ,该公司建立了由公司领导和业主委员会成员组成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消防管理领导小组”,健全了与员工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安全责任制 ,与各单位签定了“综合治理责任书”,加强了员工消防培训 ,加大了消防投入 ,故至今三个物业小区无掉车事件 ,无社会治安事件 ,无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得到了业主和居民的嘉许。“力博”物业管理加强消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电子计算机中心火灾分析与预防□贾成福正确分析电子计算机中心的火灾危险性,对于有效遏止电子计算机中心火灾,减少损失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电子计算机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和机房建筑四部分组成。其中计算机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相似文献   

15.
《消防与生活》2006,(6):1-1
消防安全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安部周永康部长提出了“坚决将火灾隐患解决在火灾发生之前”的要求。为此,要积极推动建立整治火灾隐患的“六大体系”,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期,好像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再次被提上日程.诸如电梯安全、用电安全、公共区域安全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让每一位物业管理者本来就不敢松懈的神经再次高度绷紧. 3个月前,那场大火,依然"燃烧"在我的脑海中.苏州工业园区在2013年3月20日发生火灾,一名消防员在救火中牺牲,火灾造成直接损失2100万元.苏州工业园区通报的调查结果显示,火灾由无证电焊工作业引发,导致飞溅的火花引燃石蜡外包装.虽然物业服务企业与这起火灾事故无关,但苏州工业园区"3·20"火灾暴露出的问题值得物业管理行业引以为戒,这对物业管理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笔者综合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化工制药生产的生产设备特点和物料特点决定了化工制药装置的火灾特点。在火灾预防与扑救中,根据化工制药装置的火灾特点,完善化工制药企业防火工程系统,依靠高科技实现本质安全忆灭火时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采取积极冷却、堵截保护、关阀断料、重点进攻的措施,加强安全防护,正确使用灭火剂,保证有效迅速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伤亡。  相似文献   

18.
建筑火灾"流变-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安全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引起建筑火灾的主导因素和典型的室内火灾发展过程“流变-突变”特征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确定了物的功能偏差的低速扩大阶段、人的心理损伤的发展阶段、自然灾害能量的稳定释放过程,以及轰燃前的火灾发展期是建筑火灾中的几个关键的流变阶段,提出了避免流变阶段向突变转变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初步建立了建筑火灾“流变-突变”的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19.
物业管理师考试已是第三个年头。从认定到考试,物业管理人参与的热情有增无减,而从“物业管理上岗证”到“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证书”,物业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算是告一段落,但由此引发的争论远未平息,而物业管理师资格证书在业内引起的反响和重视也构成物业管理行业的一道奇观。该证书对行业的影响如此之大,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定拥有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通过完善的员工招聘储备体系、量化考核体系和培训交流体系,来构建一套完整的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体系,这对一个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就像打开了企业“生命”发展延续的“阀门”,因为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厚实的人力基础和重要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