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传统RFID中间件存在的部署繁琐、系统庞大、可配置性差以及处理大数据时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实现一种基于NFC手机的RFID中间件。该中间件采用Quartz框架结合Socket编程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支持断点上传及报文加密,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保证数据安全;可通过手机界面以及服务器端下发JSON命令来配置参数、获取数据等。实验结果表明,该中间件占用资源少,部署方便、灵活,可配置性好,可完成数据采集、校验、过滤、存储、压缩、交互等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中间件的数据集成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文  徐孟春  马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1):5081-5083,5107
为了实现分布的异构数据集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结合J2EE架构的优势和许多成功的数据集成方案,提出了基于数据访问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数据源集成中间件的数据集成方案.详细讲述了该集成方案的架构和实现,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案明显提高了数据集成的效率.最后,结合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对数据集成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基于OPC中间件的现代控制系统信息集成解决方案,并阐述了OPC技术的核心思想和服务器开发模式,结合一种数据采集与控制卡,给出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基于Java和XML技术的异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进行框架设计。该中间件可根据数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自动的选择数据集成或数据传递访问模式,能高效率、低消耗地实现异构数据库信息共享。由于其具有可扩展性、可配置性、通用性、松散耦合性等特性,使其易于部署在不同web应用环境下。  相似文献   

5.
基于XML技术的异构关系数据库集成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解决网络环境中异构数据库数据集成问题,分析了异构数据库集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异构关系数据库数据集成模型.该模型由异构数据库层、集成中间件层,应用层3部分组成;阐述了该模型各个部分的功能,讨论了集成中间件层的实现;详细地介绍了数据库和XML之间相互映射规则,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具体转换过程.在集成中间件的基础上,设计了某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软件,表明了该中间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系统中集成能力、可操作性和可扩展能力等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工业自动化中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OPC和消息中间件的实时数据集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平台的实现。通过应用,证明该系统能够大幅提高数据集成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中,传统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模型难以通过中间件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概念层关系映射,存在系统难以扩展和传输性能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个面向CPS的异构数据交互模型。设计数据对象模型实现物理系统和仿真系统高层概念映射;定义监测类和控制类元数据,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使用增量或全量字段更新以降低网络负载;基于Protobuf协议设计系统的通信模型,提高系统的扩展能力。基于该数据交互模型和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 HLA)/数据分发服务(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DDS)系统中间件实现了一个CPS原型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并对比了报文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煤矿电力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装置采用不同的通信标准,增加了电力调度系统的集成难度,也影响到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等。文章探讨了基于OPC中间件技术的电力调度系统集成方案,介绍了OPC技术的核心思想和开发模式,给出了OPC数据访问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新  贾智平 《计算机应用》2003,23(9):113-115
在分析短消息服务和监控系统集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PC监控系统的短消息网关。该网关通过短消息读写OPC服务器数据,并采用基于Agent的中间件技术进行SOAP和SMS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了工业现场的远程移动监控,为控制网络和移动网络的一体化应用建立了统一平台。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服务的Web异构数据集成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利用传统的中间件技术进行异构数据集成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对系统同构性的要求;(2)不能顺利穿越防火墙;(3)不同组件模型之间的互操作.引入Web service技术,提出利用Web service进行异构数据集成的方法,最后给出一个面向服务的Web异构数据集成体系结构,能较好地解决传统中间件技术在上述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智能车间内各类使用OPC UA协议的工业软件无法直接与FANUC机器人进行网络通讯的问题,设计了一个OPC UA服务端软件。利用C#语言调用FANUC机器人通讯接口库Robot Interface,对机器人内部的各类寄存器、I/O数据和系统变量进行读取,将相应数据写入OPC UA服务器数据节点;同时对OPC UA数据节点收到的写入请求进行分析,将解析后的数据写入到机器人控制器相应目标位置,由此实现了基于OPC UA协议的FANUC机器人与其他工业软件之间的双向数据交互。  相似文献   

12.
基于EPA通信标准的OPC服务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OPC技术规范和数据访问规范,分析了OPC服务器的开发工具SmartOPC生成的程序结构.研究了工业以太网标准,编制了EPA标准的通信服务程序,利用SmartOPC开发了支持EPA通信标准的OPC服务器,实现了组态软件与EPA设备通过OPC服务的连接.用组态王软件作为OPC服务器的客户端验证了OPC服务器工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工厂数据跨平台、跨层次交换的要求,OPC基金会制定并发布了基于Web服务技术的0PC XML—DA接口规范。通过设计并实现的OPC XML—DA中间层网关,可以完成对现有的基于OPC COM接口规范的工业数据的XML化工作,很方便地实现了现存的基于COM技术的OPCDA服务器的升级,使得这两种接口可以和谐地共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标准的技术规范及其对于组态软件应用与企业信息集成的积极意义,具体说明了组态软件易控(INSPEC)作为OPC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使用方法,针对实际开发中如何利用INSEPC进行数据交互、信息集成等一系列问题,对其典型的构架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分散控制系统(DCS)中多平台的数据访问和集成问题时,必须为每个不同的平台开发一个相应的数据访问接口和服务器。在研究FDT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FDT技术的OPC跨平台数据访问模型,利用该模型解决了在DCS系统下数据访问依赖于设备的现场总线类型、厂商和设备特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OPC(OLE for processcontrol)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的组成模型。在分析OPC数据访问服务器两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以WTOPCSvr.DLL工具包为平台,使用工具开发模式实现其开发的主要步骤。重点阐述了基于PA150通信协议,OPC数据访问服务器中硬件驱动通信模块采用串口编程方式实现的方法,并给出了通信两端的主要配置过程,基于该方法和过程的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已成功应用在某煤矿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分析COM和WEB服务的核心构件的基础上,利用VS.net对现有OPC服务器转换,通过COM Interop连接低层的OPC服务器,访问现场数据;然后按照OPC XML规范具体实现OPC XML应具有的功能;最后按照SOAP和WSDL协议,实现OPC XML服务器的WEB服务.完成对现有的基于OPCCOM接口规范的工业数据的XML化工作,很方便地实现了现存的基于COM技术的OPC服务器的升级,使得这两种接口可以和谐地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