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省蒙自东山岩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蒙自东山岩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种土壤利用类型,20件土壤样品,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样品中Cd、Hg、As、Cu、Pb、Ge、Zn、Ni、V、Co和M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As、V、Co和Mn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其中As、Cd和Mn有明显的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主要为As和V,轻度污染主要为As、V和Co。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全区重度污染样品占总样品量的40%,轻度污染以上样品占总样品量的80%;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岩溶区,未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碎屑岩区。研究区重金属污染与岩溶分布区高度耦合,重金属容易进入地下水系统,扩大污染范围,应引起注意,并加强研究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辅助研究了改进的T essier系列萃取法,并比较了超声波改进的T essier法与常规T essier系列萃取法,分析了杭州市小和山土壤中重金属镉(Cd)的形态。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改进法萃取重金属Cd的前4步形态部分比Tessier法的常规振荡萃取时间短,而萃取效率相当;2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吻合,可萃取的Cd在样品中主要以第一、第二种形态存在,即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的能量研究了经改进的Tessier系列萃取法,并用此法萃取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果表明,用微波萃取重金属的前3步形态所需时间为10.5 min,仅是常规振荡萃取的1/69,Cu、Fe、Pb和Zn的第1形态(可交换态)、第2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第3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部分的微波萃取效率是常规振荡萃取的101%~772%,但Mn和Ni在第2形态的结果稍微偏低,Ni在第1形态的结果也偏低。两种萃取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吻合,样品1中可萃取的Cu、Fe、Mn、Ni、Pb和Zn主要以第3形态存在。样品2中可萃取的Cu、Fe、Mn、Ni和Pb也主要与第3形态部分相关;而可萃取的Zn则主要以第4形态(有机质结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焦作市焦克路段两侧农田布设监测点,对土壤中Cd,Cr,Cu,Ni,Pb,Zn和As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距离公路路基15 m处污染达到峰值,综合污染指数达到6.147,然后随距离的增加污染减轻;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序列为:w(Pb)w(Ni)w(Cr)w(Cu)w(Cd)w(Zn)w(As),其中,Ni,Cd,Zn,Pb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Fe-Mn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酸可提取态;Cu,As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酸可提取态;Cr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酸可提取态,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土壤重金属形态的主要分析方法,归纳了重金属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正确评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毒害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分析了株洲市某一污染区稻田表层土壤(0-20 cm)重金属Cd,Pb,Cr和Cu的元素总量和元素形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该污染区稻田土壤p H=6.06,土壤已经酸化,其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Cd,超过GB/T 15618—1995二级标准10倍;其中,Cd的形态主要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和30.5%;Pb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占总量的46.7%;Cr和Cu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分别占总量的79.6%和48.2%。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Cd污染严重,需要进行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7.
焦作温县怀山药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焦作温县土壤及怀山药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进行分析调查,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及怀山药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主要污染因子为Zn,Pb;怀山药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u,Zn,其次为Pb,Cr,怀山药样品中Cu全部超标,部分样品中Zn,Pb,Cr超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了大孤山铁矿尾矿库及周边景区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理化指标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为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Cu、Zn、Pb、Cd、Ni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 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有机结合态次之,Zn、Pb、Ni 3种金属的残渣态占绝对优势,Cd的可交换态是5种重金属中最高的.相关分析可知,pH对各重金属可交换态影响较大,OM是影响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Pb可交换态的主要因素,Eh是影响Zn各形态和Ni残渣态的主要因素.结论 Cd有效态含量最高,占总量的32.25%,其他矿区重金属形态总体为残渣态为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的形态分布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测定中不同消解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微波消解、电热板-坩锅消解、干灰化法3种方法进行土壤标准样品的前处理,然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Cu、Zn、Pb、Cd、Cr的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能将土壤样品完全消解,且高效、快速、准确、污染少,优于其他方法。同时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了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某甲醇化工厂周边不同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重金属形态分布及浸出特征,以期为该类化工厂周边土壤的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进BCR法、TCLP法分别研究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和毒性浸出特征,并对重金属形态与浸出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铅(Pb)、镉(Cd)和铬(Cr),其中水田Cd含量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43倍。BCR提取结果显示:残渣态是土壤重金属最主要形态,占总量的33%~43%,可氧化态含量最低,仅占总量的10%~13%;林地弱酸提取态比例系数低于水田。TCLP浸提结果显示,Cr、Pb、Cd的浸出率分别为9.09%~11.36%、7.68%~12.10%和14.68%~22.64%,浸出含量均为水田>林地,且均超标。弱酸可提取态与TCLP浸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9,P<0.01)。【结论】该化工厂周边土壤Cr、Pb和Cd均超标,存在严重的环境风险,且水田的环境风险较林地更大,需要严格管控。此外,可以根据弱酸可提取态含量评价该化工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系列萃取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波的能量研究了经改进的Tessier系列萃取法,并用此法萃取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萃取重金属的前4步形态所需时间比Tessier法的常规振荡萃取短,且萃取效率高,Cu、Ni和Mn的第1和2形态部分的萃取效率是常规振荡萃取的104%~1120%。两种萃取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吻合,可萃取的Cu和Ni在样品1中主要以第3形态(Fe—Mn氧化物态)存在,而在样品2中主要以第4形态(有机质态)存在;Mn在两种样品中主要以Fe—Mn氧化物态存在。盐酸羟胺溶液浓度明显地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第3形态部分的萃取。  相似文献   

12.
墨水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武汉市墨水湖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在湖区选取8个点采集柱状样,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墨水湖底泥中Pb的含量为40.8—168.1mg/kg,Cu的含量为48.2—186.5mg/kg,Zn的含量为255—615mg/kg;Pb、Cu、zn的含量分别在40cm处、30cm处和20cm处达到最大值。分析表明底泥中Pb、Cu、zn的含量具有以下特征:枯水期略高于丰水期,有排污口地带的含量高于没有排污口的地带,朱截污地带的含量高于已截污地带。因此,应尽快截污墨水湖现有排污口并清淤,清淤深度宜大于40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介绍了土壤因素对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高是农作物中重金属 高的主要因素,而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都对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评价了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原理分析水中的痕量重金属离子,Cu2+,Pb2+,Cd2+和Zn2+的分析指标,并对干扰Zn2+的因素及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从原理和应用角度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目前我国常用的国标、行标主要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状况,指出了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蛭石对重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以蛭石为吸附剂,研究了蛭石对Cu^2 ,Pb^2 ,Cd^2 的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蛭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速度快,PH值是影响吸附的因素,探讨了蛭石的吸附作用机理,得出蛭石对C ^2 ,C^2 ,P^2 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离子交换是主要的吸附形式,通过蛭石对实际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蛭石可以用于实验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庆贴不贴泡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表明贴不贴泡沉积物中Hg、As、Cd、Cu等重金属含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特点,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是Zn>Cr>Pb>Cu>Ni.通过对贴不贴泡沉积物重金属超标倍数计算,表明超标倍数最大的重金属是Cd.聚类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中,Hg、As、Cd、Ni可归为一类型,Zn、Pb可归为一类型,Cr、Cu可归为一类型,共分3类.在沉积物重金属采样点中,T6~T16可归为一类型,T1~T5可归为一类型,重金属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污泥堆肥化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在模拟雨水、酸雨淋溶条件下重金属迁移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堆肥化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化处理使重金属的不稳定形态含量降低,原污泥在酸雨淋溶下重金属已经迁移到约16厘米深的土柱中,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淋出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很低,仅有少量污泥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向土柱深层迁移。迁移量及深度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原污泥。实验及理论分析均证明了堆肥化处理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使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水生植物对铜、铅、锌等重金属元素富集作用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调查区域内土壤及植物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评价,所调查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的选择性,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