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WRe温度传感器在复合参数工业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魁汉 《计量学报》2007,28(Z1):201-203
采用实体化技术的WRe热电偶,解决了WRe热电偶丝的防氧化问题,可使工业WRe热电偶在国内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出特种WRe温度传感器,综合考虑工业生产中各种参数影响,成功地解决了WRe工业热电偶在强氧化气氛、真空条件、还原性气体和强腐蚀等综合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问题,尤其是已在高温真空炉和高温还原性气氛、强碱腐蚀的金属熔炼设备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钨铼热电偶属于难熔金属热电偶。其特点是:热电极丝熔点高,在非氧化气氛中化学稳定性好,热电动势大.灵敏度高,价格便宜。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形成研制高潮,美国于1984年制定了国家标准。我国于1988年发布了ZBN05003—88《钨铼热电偶丝及分度表》专业标准,给出了WRe3—WRe25,WRe5—WRe26两种型号热电偶丝分度值。 要使钨铼热电偶在工业上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需要解决钨铼丝在高温下防止氧化问题。我厂与有关单位合作,采取密封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课题。即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陶瓷保护管与热电极丝装配好后,充入适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采用喷雾制粉法生产的WRe3—WRe26热电偶丝制成钢水快速测温探头,在上海、北京、重庆等地钢厂进行钢水快速测温的试验结果。指出采用在我国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钨铼原料制成热电偶部分代替主要依赖进口原料制成的铂铑热电偶进行钢水快速测温的优越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从事高温(2000℃以上)热电偶的研究工作者,致力于三个方面:改善热电极材料高温热电、机械性能;改进热电偶组合体的制造工艺;寻找适当的高温绝缘材料。高温绝缘材料除了要有高的熔点、适量的高温电阻外,鉴于在高温条件下物质化学活性增大,绝缘材料与套管材料、热电极材料在高温下化学相容性已成为应考虑的突出问题了。目前国际上在2000℃以上主要选用氧化铍和氧化钍,也有在特殊场合用氧化铪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难熔金属套管热电偶各组件之间的高温化学相容性试验结果;为减小高温下,绝缘材料电阻下降造成热电势分流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绝缘体。根据试验结果,组装成可以使用到2500℃的钨铼套管热电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热电偶测温的精度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电偶材料的热电均匀性和稳定性。测温实践中为了获得最佳结果,不仅要注意热电偶的结构、安装和校准,更要注意密切结合测温现场和工况来选择材料,并注意热偶与环境介质间的相容性问题。文中介绍了近十几年来标准化热电偶材料、铠装热电偶材料、低温热电偶材料和高温热电偶材料的发展概况,以及在测温实践中的一些材料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介国内WRe3—WRe25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品种和技术数据以及常用的几种绝缘材料。同时,指出了要进一步推广WRe3—WRe25热电偶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稀土改性钨铼5/20热电偶材料制备方法,分析了钨铼热电偶材料性能影响因素,通过EDS、SEM等分析手段,对微量元素分布、材料微观组织等进行表征,探讨了稀土元素改性对WRe5/20热电偶材料力学、电学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该热电偶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测温允差小于0.5%t,具有良好的测温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WRe热电偶用于快速测温的可能性,分析测温的影响因素,初步确定热电偶的结构类型和装配要求,并展望WRe热电偶代替PtRh微型快速热电偶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直径Ф0.1mm和Ф0.06mm WRe3-WRe25细丝热电偶采用桥式法在温度实验室金属钯熔点1554℃的标定试验工作,通过智能温度控制和计算机数据实时采集,加以数学演绎,找出规律,对细丝热电偶试验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和试验结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各类点火装置中,至今仍然使用Pt Ir25合金做接点。在满足航空发动机使用和延寿的前提下,开展以贱代贵的接点材料的应用研究是十分重要的。W和W——Re合金具备熔点高、硬度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有可能满足点火装置的使用要求。为了确保电接点接触可靠性好和长的使用寿命,在接点材料的选配上,采用了PtRu10合金作固定接点,W、WRe5、WRe10合金作活动接点。接点的寿命试验分为探索(600小时)和扩大(1000小时)两个阶段。试验中,除了观察放电器火花来判断接点的工作性能外,还测量了接点的接触电阻、金属转移高度、最大厚度损失及重量变化;还观察了接点端面形貌,分析了接点表面化学成分,检定了金属转移结构和性能,测定了接点金属转移倾向,接点的电浸蚀及接点对的接触电阻等等。并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比较和评定接点材料的使用性能。通过PtRu10合金的转移可提高W、WRe5、WRe10接点的接触可靠性。在W中添加Re可改善材料的抗蚀性能、W-Re合金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WRe5-PtRu10与WRe10-PtRu10接点对均可满足CD-Z型磁电机工作1000小时的要求,其使用性能接近于自行配对的PtRu10合金接点。  相似文献   

12.
高温热电偶保护套管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电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感温元件。热电偶保护管材料的性能影响热电偶长期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各项性能指标。在高温下工作的热电偶,对套管材料有更严格的要求。文章综述了高温套管材料的性能和分类及应用,阐述了高温熔体和高温流动粉体的温度测量的难点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刘芳 《工业计量》2006,16(A02):30-31
文章通过实验论证,用WRe3/WRe25热电偶代替光学高温计直接测量钢水温度的可靠性、准确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清清  潘江  袁定琨 《计量学报》2022,43(11):1424-1430
热电偶在高温使用时容易受到材料相容性、氧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显著的不均匀性,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测试,以进一步判断其测温准确度。研制了一种新结构的高温管式炉,控温热电偶布置方式有利于提高恒温段温度均匀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套高温热电偶测试系统,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在400~1 000℃范围内,测试系统的温度稳定性优于±0.25℃;长度为150 mm的恒温段的温度均匀性优于±0.35℃,表明测试系统的性能够满足热电偶性能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温热电偶校准炉原理及其结构,对校准过程中钨管膨胀和石英窗口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B偶、PtRh40-PtRh20、Ir40Rh-Ir、钨铼等高温热电偶进行了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热电偶校准炉重复性良好,可用于1500~2300℃氧化和还原气氛下各种高温热电偶的校准。  相似文献   

16.
WRe5/WRe20热电偶于2013年列入国家标准,但是与之配用的补偿导线合金丝的研制仍属空白。文章设计了Cu-Ni-Si合金体系,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拉拔、热处理制备了补偿导线合金丝(负极),测试了其与纯铜丝(正极)的热电势及拉伸性能,表征合金显微组织。研究了Ni、Si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对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i含量减少及Ni含量增加,合金热电势增加;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热电势降低;成分为Ni:2.46wt%、Si:0.177wt%和Ni:2.46wt%、Si:0.18wt%的两种铜合金丝,经600℃、60 min退火,其与纯铜丝配对的补偿导线各项性能达到JB/T 9496—2014标准。符合WRe5/WRe20热电偶配用补偿导线合金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及结构在廉金属套管热电偶研制的基础上,为提高使用温度和扩大使用环境,我们试制出一种贵金属套管热电偶,这种套管热电偶系由铂锗10/铂偶丝,氧化镁绝缘材料和GH39高温合金管三者组合采用多道拉伸工艺加工而成的坚实组合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采用电泳涂层法制作小型钨铼热电偶高温测温元件的可能性和工艺过程,研制的热电偶元件外φ≤1.2mm,测温温度t≥1800℃,全面进行了元件的性能检测。包括热电性能,抗热冲击性能,稳定性和时间响应性能等,并在模拟宇航和核场条件下进行了实际温度测量。此外,作为钨铼热电偶用于高技术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对高温热电偶制作过程中的材料选配和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高温热电偶在稳定性方面提出像低温热电偶同样的要求。但是由于在高温下所有元素的原子的剧烈的热运动和活性,那样高的稳定性根本无法保证。在高温下热电极材料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相互化学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实际上不可能创制出一种能在高温下在氧化、还原、含炭及其他各种气体介质中都同样稳定的通用热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高均匀性W3Re热电偶合金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并探讨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电特性.分析了掺杂和退火制度等因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TEM、SEM及EDS等方法分析评价了合金组织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同名极法测试了材料热电势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直径小于0.1mm的W3Re热电偶合金丝材连续电势均匀性小于19μV,配对后的WRe3/25热电偶测温精度优于0.25%t,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可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