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业工作中验电盲区的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针对电气设备验电过程中存在验电盲区这一现象,研究分析了我国验电工作中常用电容型验电器的结构与原理。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与模拟验电试验,探讨了电容型验电器验电盲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防范对策。提出并验证了使用带有接触电极延长段的电容型验电器可有效避免验电盲区。  相似文献   

2.
韩思丹 《电气应用》2021,40(9):15-21
针对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出现的验电器无法准确验电的现象,以GSY-Ⅱ型27.5 kV电容型验电器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仿真计算比较接触网中不同位置验电器的电容电流值和最小起动电流值,分析验电位置对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对现场检修作业具有指导作用,可有效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压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红  严璋 《高压电器》1996,32(4):41-45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压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几种典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影响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检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500kV线路高空验电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火花间隙法检测绝缘子的成功技术,提出了转移验电体间接验电的设想。在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对研制超高压线路验电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对修订部颁安全规程线路验电部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500kV线路高空验电存在的问题,本文依据火花间隙法检测绝缘子的成功技术,提出了转移验电体间接验电的设想。在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同时对研制超高压线路验电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对修订部颁安全规程线路验电部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对所建立的计量标准或装置的设计进行论证,按所选用的标准器及配套设备,以及采用的检定方法,进行误差分析,从而说明建立的计量标准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与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多种换流器结构在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中的应用,阐述了基于两电平级联结构的换流器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调制方式和系统控制策略,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合母线侧及线路侧接地刀时,往往需要验明对侧无电后方允许操作。操作人员断闸后不经过验电直接挂接地线、没有安全断电而误入带电间隔或者带接地装置误送电等人为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目前变电站、电厂以及地铁设施中微机防误验电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开发的3种验电装置的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探讨,对每种验电装置在使用运行中所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总结,并提出一些见解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几种供电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压侧线上供电方案,该方案通过绝缘性能优良的高压陶瓷电容进行在线取能,外加电路保护及电压控制等回路,克服了现存高压取能技术的种种弊端,很好地实现了高压侧在线取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盛守贫 《华东电力》2007,35(7):81-82
阐述了验电器起动电压的原理、验电器的正确操作、验电器起动电压在生产中的作用、全回路自检与非全回路自检的区别、验电器与高压发生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殷钢的高电压电容分压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学电压互感器中经常用到电容分压器,但由于其分压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用殷钢制作电容分压器,通过与铜、铝制作的电容分压器相比精度大为提高,在-40℃~80℃温度范围精度达0.1%以内,为高精度电容分压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氧包封层对高压陶瓷电容器耐电压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压陶瓷电容器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环氧树脂包封层的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而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固化残余应力是高压陶瓷电容器产品耐电压合格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与电机械力的联合作用造成陶瓷-环氧界面的劣化。本文就减少残余应力,改善高压陶瓷电容器耐电压水平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退火、静置和提高填料量以及对包封层增韧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EEMD的高压断路器振声联合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关键的控制和保护设备,针对其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之处,将振声数据级融合和特征级融合应用于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振声特征级融合诊断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声波信号通过快速核独立分量分析(Fast KICA)实现盲源分离处理,其次利用改进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提取振动信号和声波信号的特征向量。振声数据级融合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振声联合图像,其次利用改进的BEEMD提取特征向量。最后将两种方法提取的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SVM)进行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诊断高压断路器故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压互感器的励磁误差由励磁电流在电压互感器绕组上的压降产生,是电压互感器误差的主要来源。双级励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流,但绕组阻抗始终无法消除,励磁误差仍然存在。本文将77K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电压互感器,绕组和互感器铁心均工作在高温超导环境,达到超导态时绕组的阻抗为零,励磁电流经过绕组引起的压降也为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励磁误差。分析了高温超导下的铜损和铁心磁性能,重点针对铁心的磁滞和涡流损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抑制措施,设计了一台变比为1kV/10V的电压互感器的铁心和绕组结构,研制了高温超导电压互感器样机,设计了低温杜瓦容器及其外部冷屏设计,减小热量损失温度场,开展温度场仿真分析温度分布梯度。最后开展了误差校准,校准结果表明,该样机在20%~120%额定电压范围内,比值误差优于4×10-6,相位误差优于5μrad,比常温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减小一个数量级。77K高温超导电压互感器对于提升电压互感器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更高电压等级的超导互感器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特斯拉线圈是一种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高压演示仪。为使特斯拉线圈可以更加安全、高效的应用于现代科研和教育活动中,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传统特斯拉线圈改良的方案。在遵循其基本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特斯拉线圈的火花间隙、高压直流供电源进行了取代,对其控制回路进行了闭环设计,增加了逻辑处理、中断控制、功率逆变3大主要电路。经过对电路原理的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对传统特斯拉线圈噪音大、寿命短、效率低等缺点起到了显著的改善效果,在线圈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皆有较大的提升,实现了预期改进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容器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比较三相对地电压来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判别的联合电压判据保护方法。对构造联合电压判据的电压幅值比较法和电压相位比较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保护定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推荐采用电压幅值比较法来构造联合电压判据,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联合电压判据的可行性。由于只有在三相电压均满足条件时,保护才能动作,故联合电压判据具备较好的防止PT断线造成保护误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损和电容测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陈云  黄震 《中国电力》2012,45(4):38-41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是检验设备绝缘性能的一项重要试验,特高压1 000 kV CVT因其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其试验方法也具有特殊性。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特高压变电站中2种不同结构的500 kV CVT电容量和介损的测量方法。主要针对1 00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构特殊性采用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通过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符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要求,证明采用外高压、内标准、正接法测量CVT中压臂电容C2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对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源效率的准确计量,使其满足高压高效电机的能效计量检测要求,研究分析了高压电机能效计量检测的关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并基于损耗分析法建设了高压电机能效计量试验平台。文章系统阐述了基于宽频功率测量系统的能效计量检测平台组成,克服了传统方式中宽频信号采集难、稳定性差、准确度不高等问题,采用了宽频测试和数字光纤传输,有效提升了各频带信号采集、分析处理、传输以及抗电磁干扰能力,极大降低损耗。平台通过变频数字电源和光纤传输、全自动化操作和人机互动界面,实现频率覆盖1Hz-1kHz,额定功率为2MW以下高压电机能效计量检测,以两表法进行了测试系统量值溯源分析并进行平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台的测量不确定度和技术参数满足国家能效计量检测要求,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电极留边量与高压陶瓷电容器表面放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电极边缘处瓷片表面的局部放电现象出发,采用链形等值回路,对电极边缘具有一定留边量的电容器瓷片的边缘电场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定量解释了留边量与瓷片表面放电起始电压和边缘击穿电压的关系,进而按照能量转换关系,解释了光瓷片电容器边缘击穿电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