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蕾 《山西建筑》2006,32(8):196-197
介绍了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社区自治面临的矛盾及问题,对中国城市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与观点,提倡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1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体发展情况概述城市综合体是适应现代城市复合、高效趋向的产物,位于城市核心地段,与城市公共交通便利衔接,是市民出行的重要节点,并日益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3])。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下,作为综合密集型城市的发展重点,城市综合体建设持续升温。我们在2017年初全国范围抽样问卷调研1的统计结果进一步支撑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 凯文·林奇认为:"总体设计是门艺术,它的目标是道德和美学方面的融合:要造就场所以美化生活--使居民感到自由自在,赋予他们对身居其中的天地一种领地感."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是在神庙周围进行的宗教仪式活动.古希腊神庙和广场的结合,使社会生活空间从单一的宗教仪式的圣坛上走下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随着社会生活题材的丰富,再加上宜人的气候条件,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展现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舞台,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社区在快速发展中,人们对社区公共生活参与度和认同感都在下降,表现为对个人生活和世界大事十分关切,但对处在个人和世界两个概念范围中间的社区的兴趣正在消失。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社区认同感下降的表现和原因,论述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认同下降的关系,并就通过社区公共空间重塑帮助改善社区认同下降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就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范围而言,主要是指经过规模调整后的城市居民委员会辖区。 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其目的,就是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世界城市建设:北京社区参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区作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政策落地的前沿阵地。通过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进而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效果,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儿童参与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对儿童身心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着设计僵化、设施单一、安全隐患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儿童的意见和需求。儿童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参与能力能够从国外一些实践中得到证明,而且可以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通过分析儿童参与在美国博尔德市政区改造中的应用,总结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儿童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赵秀敏  葛坚 《城市规划》2004,28(1):69-72
文章在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公众参与,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从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建立实施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社会中媒体及网络的作用,增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界已基本证实近年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其中源于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全球总量的75%左右(IPCC,2007)。目前,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如果  相似文献   

11.
12.
超级街区+门禁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超级街区和封闭住区这两种城市空间现象的构成本质,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根本性影响,以及其中关键性的空间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3)
<正>回溯中国近百年来特别是民间时期的宪政史,宪法伴随着强固富民拜托落后现状的梦想往往被当时的国人报之以太多的功利性目的性极强的期望。直至民国十二年,第一部宪法虽然得以出台,但合法性饱受质疑,最终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其根本没有得到全国人民的承认和支持的情况下,宪法也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行。而民国35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制定出来的宪法则是披着合法的外衣,充当一党专政的政治工具,宪政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2015,(1)
公共空间和戏剧都是显现空间。因此城市常被比作舞台。布景城市和景观城市是常见的城市舞台形态。图像化的视觉景观主宰了这两种形式的空间。情境主义和空间行动主义试图激发城市人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城市舞台的行动者,但却忽视了人选择自由的权利。基于建筑和戏剧的美学本质的不同,本文提出"场景空间"和"场景城市"的概念,以修正图像景观和空间行动的缺陷,给出一个城市和公共空间研究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及时做出防控反应。在此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居家隔离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城市韧性的解读入手,将侧重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对韧性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相结合,应强化步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柔性,同时,提出以居民需求为优先权、提高社区绿色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场馆的配置、整合社区公共空间优势、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韧性内生机制;从城市韧性到智慧社区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约束居民行为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根本、大数据应用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韧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社会历史发展为宏观背景,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中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能关系和社区发展规划中政府与社区作为的角度,通过比较与借鉴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共同促进的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引言:"社区营造" 人类在开始集团生活的时候产生了社会.为避免野兽与自然灾害的侵袭,维护本集团的共同利益,而在居住集落的周围设置围合"栅栏",由此标志着原始"社区营造"的开始.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的出现,社区内的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化;社区的范围也更加扩大,同时按照不同的属性内部的区域划分更加细致化.社区外围的栅栏进而演化为城墙,内部的栅栏则变化为坊墙."社区营造"的过程就是从集落-村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的兴起与中国现代化变迁 有文献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照,中国城市规划中有关公民参与的强调开展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介绍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而真正较普遍地开展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工作的时间则在2000年以后".其直接影响因素涉及城市快速发展中的旧城改造、征地和拆迁安置,以及由此而来的城市规划的问题和"民告官"案例急剧增多.在此背景下,民间要求政府决策公开化、民主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政府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例如,1999年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和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信息公开和决策程序公开方面为公民享有知情权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工作也在社会需求和政府要求两方面的促进下逐步加速展开.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工业化造成大量的人口城乡迁移和所在地的城市化,城市化迅速进入乡村地区在沿海地区尤其显著。地处长三角的昆山和地处珠三角的南海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南海模式充分体现了自下而上乡村自治式的工业化过程,昆山模式则是自上而下城市主导的工业化发展,两者各具千秋。可是,就工业发展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而言,昆山优于南海。甚至就正式收入而言,南海的城乡差别大于昆山的城乡差别,昆山农民的收入高于南海农民的收入,而且差距在逐年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高度稀缺下的土地有效利用,自治单位细小造成土地细碎,进而造成工业发展低效率。城市整体规划和乡村自治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血脉,它的脉动、流淌,涵构了城市生活的节奏与活力.城市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居民生活得以实现的纽带,而由城市各功能要素组成的行政文化、商业金融、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以及它们之间的街道广场、绿化等,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