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施系统干预措施前后的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探讨合理就诊流程的管理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60例供精人工授精患者完整就诊病例资料,按不同年限分2组,2006年3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流程管理,给予分诊指导,介绍供精人工授精的过程,并嘱其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安排等干预措施.2007年3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2组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结果 2组术前检查结果 分布不同(P<0.01),观察组术前检验结果 正常、单项异常及多项异常者就诊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应用系统干预措施能减少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对提高AID患者诊治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实施系统干预措施前后的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探讨合理就诊流程的管理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60例供精人工授精患者完整就诊病例资料,按不同年限分2组,2006年3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流程管理,给予分诊指导,介绍供精人工授精的过程,并嘱其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安排等干预措施.2007年3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2组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结果 2组术前检查结果 分布不同(P<0.01),观察组术前检验结果 正常、单项异常及多项异常者就诊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应用系统干预措施能减少供精人工授精患者手术前就诊次数,对提高AID患者诊治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女性患者生育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手术的163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女性不孕症病耻感量表(I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PHQ-9)、生育质量量表(FertiQoL)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AID女性患者生育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生育生活质量为(63.7±8.2)分,6个维度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婚姻关系(51.3±9.0)分、环境维度(62.9±11.4)分、情感反应维度(64.9±12.0)分、耐受性维度(66.0±18.2)分、社会关系(66.5±9.3)分、身心关系(71.2±16.3)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AID女性生育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就业状态、病耻感水平、焦虑(回归系数分别为3.112、0.186、1.815),解释总变异的38.5%,P<0.05。结论 AID女性生育生活质量较差,就业状态、病耻感水平和焦虑是AID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精子冷冻技术的进步以及精子库的成立,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日趋成熟,造福了许多不育症夫妇,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方面的争论。当下的伦理争论热点主要集中在精液来源、捐精次数的限制、供精者年龄的限定、跨国供精人工授精、受者的选择权、供受者匿名及子代知情权等6个方面。通过对比国内外现行法律法规,结合目前社会现象,对上述伦理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精液来源应根据供者身体状况而非身份地位选择;捐精次数可适当提高;供精者年龄区间可适当下调;跨国供精人工授精尚不具备运行基础;受者的选择权应谨慎对待;供受者匿名制度应继续坚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35岁女性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 AID)周期中不同助孕方案的临床结局及围产结局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AID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进行促排卵治疗分为自然周期(natrual cycle, NC)组、来曲唑(letrozole, LE)/克罗米芬(clomiphene, CC)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Gn)组和LE/CC+Gn组。分别比较各组间患者的临床结局、并发症发生以及子代健康情况, 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助孕方案对AID临床结局和围产结局的影响。结果 NC组、LE/CC组、Gn组和LE/CC+Gn组间周期取消率[0.5%(11/2 147)、1.1%(12/1 045)、1.6%(9/549)、3.2%(9/315), P<0.001]、临床妊娠率[31.5%(673/2 136)、35.8%(370/1 033)、42.8%(231/540)、38.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机及次数与妊娠率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851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夫妇(共1 751个周期),根据手术时机及次数,分为排卵前1次IUI、排卵后1次IUI、排卵前2次IUI、排卵前后各1次IUI 4组,比较4组妊娠率的差异。 结果:排卵前、后行单次IUI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1.21%和12.23%;排卵前行单次IUI后有排卵组妊娠率显著高于无排卵组(P<0.05)。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排卵前行2次IUI妊娠率分别为16.21% 和15.65%;排卵前行2次IUI后有排卵组临床妊娠率(17.14%)高于无排卵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 P=0.040)。有排卵周期中,排卵前1次、排卵后1次、排卵前2次、排卵前后各1次IUI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99%、12.23%、17.14%、16.21%,行2次IUI组的妊娠率虽然高于行1次IU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只要确定卵泡破裂,排卵前后行IUI、行1次或2次IUI妊娠率无差异;但IUI后卵泡无破裂,则妊娠率为0~2.85%,因此针对2个周期IUI出现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者建议转行体外受精。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ID)夫妇的生育压力与生活质量,了解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的关系,为这些夫妇进行心理和生活质量干预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患者夫妇一般情况调查表、生育压力量表(FPI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量表)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5—9月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129对准备接受AID助孕的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夫妇双方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生育压力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接受AID的女性患者FPI总分为(159.00±17.52)分,FertiQoL总分为(62.27±9.26)分;男性配偶FPI总得分为(153.91±19.96)分,男性配偶FertiQoL总分为(65.12±11.62)分。女性FPI总分高于男性(t=2.436,P=0.016),女性无子女压力维度得分高于男性(t=3.145,P=0.002)。男性FertiQol总分高于女性(t=-2.881,P=0.005),女性情感反应维度得分高于男性(t=3.681,P=0.000),男性身心关系维度得分高于女性(t=-11.401,P=0.000)。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接受AID助孕的女性FPI总分及性压力、夫妻关系、父母角色需求压力三个维度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接受AID男性配偶FPI总分和社会压力、性压力、夫妻关系维度、父母角色需求压力这4个维度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生育压力、居住地、文化程度是影响接受AID助孕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F=3.485,R2=0.168,P<0.05),生育压力、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接受AID助孕男性配偶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F=4.390,R2=0.203,P<0.01)。结论:接受AID女性患者生育压力高于男性配偶,生活质量低于男性配偶;生育压力是影响AID夫妇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夫妇双方生育压力越大,生活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的人体质量指数(BMI)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AIH助孕的3 243例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种具有相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及相同年龄段情况下的女性不孕患者,均分别按照BMI值分为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2.9 kg/m2),超重组(BMI为23.0~24.9 kg/m2)和肥胖组(BMI≥25.0 kg/m2)。具体为:①采用自然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分别为1 366例、347例及233例;②采用自然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分别为155例、71例及36例;③采用诱导排卵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分别为529例、208例及191例;④采用诱导排卵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分别为59例、32例及1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比较4种相同条件下,3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以评估女性不孕患者的BMI对AIH治疗结局的影响。对于3组受试者临床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①按照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顺序:采用自然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6%、10.1%及10.7%,自然流产率分别为25.0%、22.9%及32.0%;采用自然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2%、9.9%及8.3%,自然流产率分别为31.8%、42.9%及33.3%;采用诱导排卵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0%、13.0%及10.0%,自然流产率分别为23.3%、29.6%及36.8%;采用诱导排卵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3%、9.4%及6.3%,自然流产率分别为44.4%、33.3%及100.0%。②上述4种相同条件下,分别对3组受试者进行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比较的结果显示:采用自然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正常体重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较超重组及肥胖组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8;χ2=11.859,P=0.001);采用诱导排卵周期并且年龄≤35岁者,正常体重组的临床妊娠率较肥胖组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20)。其余条件下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分别进行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采用AIH助孕并且年龄≤35岁的女性不孕患者,无论采用自然周期还是诱导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其BMI值高可能降低临床妊娠率,但是对自然流产率无影响。而对于年龄>35岁者,BMI值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受供精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夫妇对知情同意和生育伦理的认知、行为和态度。方法:对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登记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的92例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育压力、知情同意和生育伦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资料处理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果:对象面临强烈的生育渴求和巨大的生育压力,且主要来源于对象自己、社会和父母。对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有比较充分的知情,但仅有75%的对象知道ART后代可能发生出生缺陷。在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时,如果可以选择供精者生物学特征时,58%的对象优先选择供精者身高,其次是相貌和学历。对象支持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结论:对接受供精ART治疗的夫妇,在治疗前应做好知情同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方年龄及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H治疗的885例不孕女性共计1 835个周期为研究对象,包括738个促排卵周期及1 097个自然周期。根据接受AIH的受试者年龄,分别将1 835个治疗周期纳入<35岁组(n=1 621)及≥35岁组(n=214);此外,根据受试者血清基础FSH水平,将1 835个治疗周期分别纳入FSH<10 IU/L组(n=1 632)及FSH≥10 IU/L组(n=203)。回顾性分析受试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血清基础FSH水平的2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如不孕年限、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雌二醇浓度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以及AIH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结果①年龄<35岁组不孕女性的AIH临床妊娠率为13.6%(221/1 621),显著高于≥35岁组的8.4%(18/214);年龄<35岁组的自然流产率为14.0%(31/221),显著低于≥35岁组的44.4%(8/1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3、11.277,P=0.019、0.001)。②血清基础FSH<10 IU/L组与≥10 IU/L组不孕女性的AIH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4%(218/1 632)、9.9%(20/2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基础FSH<10 IU/L组不孕女性的AIH自然流产率为14.2%(31/218),显著低于FSH≥10 IU/L组的40.0%(8/2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4,P=0.003)。③对于血清基础FSH<10 IU/L的不孕女性,采用促排卵周期的AIH临床妊娠率为15.6%(100/639),显著高于采用自然周期者的11.9%(118/99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5,P=0.029)。对于年龄<35岁,或者年龄≥35岁,或者血清基础FSH≥10 IU/L的不孕女性,采用促排卵周期与采用自然周期的AIH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若不孕女性的年龄越大,或者血清基础FSH水平越高,则其接受AIH的临床妊娠率越低,自然流产率越高;对于高龄(≥35岁)或高血清基础FSH水平(≥10 IU/L)的不孕女性,促排卵周期并不能提高其AIH临床妊娠率;对于血清基础FSH<10 IU/L的不孕女性,采用促排卵周期可能提高其AIH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H)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H助孕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0例226个周期,根据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授精时机、处理前精液体外存放时间和成熟卵泡数进行分组,并分析各因素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①<30岁组、30~35岁组和36~38岁组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BMI分组的3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kg/m2组的妊娠率高于24~27 kg/m2组和≥28 kg/m2组(均P<0.05);24~27 kg/m2组的妊娠率略高于≥28 kg/m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排卵前和排卵后各行1次IUI组的妊娠率高于排卵前行1次IUI组(P<0.05)。④精液处理前存放10~30 min组的妊娠率高于>30 min组(P<0.05)。⑤1个成熟卵泡时,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10×106~50×106组的妊娠率高于>50×106组(P<0.05);2个成熟卵泡时,2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于39岁的PCOS患者,年龄对其妊娠率影响较小;超重和肥胖PCOS患者在行IUI治疗前最好先行减重预处理;实验室人员在处理精液时可将体外存放时间控制在10~30 min;优化后的TPMC可根据成熟卵泡数进行适当的调节,1个成熟卵泡时可将TPMC控制在10×106~50×106注入宫腔,剩余精液可注入阴道后穹窿,2个成熟卵泡时可将全部精液注入宫腔;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在排卵前后各行1次IUI,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接受供精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夫妇对知情同意和生育伦理的认知、行为和态度。方法:对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登记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的92例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生育压力、知情同意和生育伦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资料处理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果:对象面临强烈的生育渴求和巨大的生育压力,且主要来源于对象自己、社会和父母。对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有比较充分的知情,但仅有75%的对象知道ART后代可能发生出生缺陷。在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技术治疗时,如果可以选择供精者生物学特征时,58%的对象优先选择供精者身高,其次是相貌和学历。对象支持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结论:对接受供精ART治疗的夫妇,在治疗前应做好知情同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然排卵周期、氯米芬(CC)及来曲唑(LE)诱导排卵周期的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2 675个自然排卵AID周期、547个CC诱导排卵AID周期、1 566个LE诱导排卵AID周期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分别按排卵前优势卵泡直径分组,了解助孕结局随优势卵泡直径的变化特征,并据此设立各排卵方案的卵泡直径优势组及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优势组在宫内妊娠及持续妊娠方面的相对优势。结果:自然周期卵泡直径16.0~19.9 mm时的宫内妊娠率(23.01% vs. 19.13%,aOR=1.260,P=0.035)及持续妊娠率(20.57% vs. 16.88%,aOR=1.277,P=0.034)均高于卵泡直径≥20.0 mm时;CC诱导排卵周期卵泡直径18.0~21.9 mm时的宫内妊娠率高于卵泡直径<18.0 mm或≥22.0 mm时(26.86% vs. 16.85%,aOR=1.898,P=0.036);LE诱导排卵周期卵泡直径18.0~20.0 mm时的宫内妊娠率(23.90% vs. 18.08%,aOR=1.405,P=0.013)及持续妊娠率(22.28% vs. 16.35%,aOR=1.449,P=0.009)均高于卵泡直径<18.0 mm或>20.0 mm时。结论:AID助孕中,自然周期、CC及LE诱导排卵周期的排卵前卵泡直径最佳范围分别为16.0~19.9 mm、18.0~21.9 mm及18.0~20.0 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半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不孕专科门诊就诊,经过常规系统检查后,行腹腔镜手术诊断为Ⅰ~Ⅲ期EMs并已进行手术治疗的不孕妇女9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期待组42例、自然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NC+IUI)组38例、控制性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COS+IUI)组18例。比较术后半年的妊娠情况。结果:期待组周期妊娠率6.1%(12/197),半年累积妊娠率28.6%(12/42)。NC+IUI组周期妊娠率6.6%(4/61),半年累积妊娠率10.5%(4/38)。COS+IUI组周期妊娠率14.8%(4/27),半年累积妊娠率22.2%(4/18)。3组周期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Ⅲ期EMs不孕患者术后半年积极给予IUI的妊娠率与期待治疗相当,但此结论有待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减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行夫精IUI(IUI-H)助孕的PCOS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者共180例336个周期,按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减重组、药物组和无预处理组(对照组),其中减重组按减重比例分为5%≤减重<10%组(减重1组)、10%≤减重<20%组(减重2组)和减重≥20%组(减重3组),比较各组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4组LH差值、LH/FSH差值和T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减重1组、减重2组、减重3组的LH差值、LH/FSH差值和T差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的LH差值和T差值小于减重3组,但均高于减重1组、减重2组(P<0.05);药物组的LH/FSH差值与减重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减重1组和减重2组(P<0.05)。减重2组、减重3组、药物组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减重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减重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2组、减重3组、药物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3组、药物组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和减重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重2组、减重3组、药物组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来说,随着减重比例增加,LH、LH/FSH和T值的降低幅度也相应增加;减重10%以上时促排卵后行IUI治疗的妊娠率明显提高,而流产率的显著降低则需要至少减重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49例女性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及144例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于取卵日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液、卵泡液、受精培养液、精液、洗涤后精液的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的阳性率,按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将男女HBV携带者分为HBV大三阳和小三阳组,分析其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精液和洗涤后精液HBV的阳性率。结果18例女性血液HBV大三阳者,卵泡液、受精培养液中检测HBV大三阳均为100.0%;131例女性血液HBV小三阳者,其中,64.1%(84/131)的卵泡液及6.1%(8/131)受精培养液为小三阳;23例男性血液HBV大三阳者精液及洗涤后HBV检测大三阳阳性率为26.1%(6/23),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121例男性血液HBV小三阳者,精液HBV检测小三阳阳性率为5.8%(7/121),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体外受精处理不能改变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通过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传播HBV的风险,可降低女性乙肝小三阳患者和男性HBV患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青  吴杨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22-1825
  目的  探讨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工作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介入效果,为改善大学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方法  2020年10月,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将江西财经大学4个新生班的女生随机分为干预组(38名)和控制组(36名)。以沟通理论为基础,对干预组进行3次、每次80 min的小组干预,干预主题包括公共秩序、宿命包容度、沟通状况,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3个月后分别测量两组成员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人际关系质量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结束3个月后,控制组成员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得分(39.78±3.38,17.59±2.94,11.94±1.87)与前测(44.07±5.47,18.95±1.86,13.14±2.04)相比降低(t值分别为2.68,2.49,2.71,P值均<0.05)。干预组成员在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非紧张度、亲融度、满意度上的分值与前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在人际关系质量、亲融度及满意度上的后测结果得分(44.58±5.95,12.58±2.45,13.26±2.01)均高于控制组(39.78±3.38,10.94±2.30,11.94±1.87)(t值分别为2.72,3.09,2.92,P值均<0.05)。  结论  基于沟通理论的小组干预能使大学女生宿舍保持相处之初时的高质量人际关系,可有效预防宿舍人际矛盾出现及关系恶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149例女性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及144例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于取卵日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液、卵泡液、受精培养液、精液、洗涤后精液的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的阳性率,按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将男女HBV携带者分为HBV大三阳和小三阳组,分析其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精液和洗涤后精液HBV的阳性率.结果 18例女性血液HBV大三阳者,卵泡液、受精培养液中检测HBV大三阳均为100.0%;131例女性血液HBV小三阳者,其中,64.1%(84/131)的卵泡液及6.1%(8/131)受精培养液为小三阳;23例男性血液HBV大三阳者精液及洗涤后HBV检测大三阳阳性率为26.1%(6/23),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121例男性血液HBV小三阳者,精液HBV检测小三阳阳性率为5.8%(7/121),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体外受精处理不能改变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通过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传播HBV的风险,可降低女性乙肝小三阳患者和男性HBV患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149例女性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及144例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于取卵日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液、卵泡液、受精培养液、精液、洗涤后精液的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的阳性率,按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将男女HBV携带者分为HBV大三阳和小三阳组,分析其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精液和洗涤后精液HBV的阳性率.结果 18例女性血液HBV大三阳者,卵泡液、受精培养液中检测HBV大三阳均为100.0%;131例女性血液HBV小三阳者,其中,64.1%(84/131)的卵泡液及6.1%(8/131)受精培养液为小三阳;23例男性血液HBV大三阳者精液及洗涤后HBV检测大三阳阳性率为26.1%(6/23),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121例男性血液HBV小三阳者,精液HBV检测小三阳阳性率为5.8%(7/121),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体外受精处理不能改变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通过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传播HBV的风险,可降低女性乙肝小三阳患者和男性HBV患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149例女性不孕症乙肝病毒携带者及144例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于取卵日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液、卵泡液、受精培养液、精液、洗涤后精液的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的阳性率,按HBV血清学五项标志物将男女HBV携带者分为HBV大三阳和小三阳组,分析其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精液和洗涤后精液HBV的阳性率.结果 18例女性血液HBV大三阳者,卵泡液、受精培养液中检测HBV大三阳均为100.0%;131例女性血液HBV小三阳者,其中,64.1%(84/131)的卵泡液及6.1%(8/131)受精培养液为小三阳;23例男性血液HBV大三阳者精液及洗涤后HBV检测大三阳阳性率为26.1%(6/23),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121例男性血液HBV小三阳者,精液HBV检测小三阳阳性率为5.8%(7/121),洗涤后精液HB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体外受精处理不能改变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通过卵泡液及受精培养液传播HBV的风险,可降低女性乙肝小三阳患者和男性HBV患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