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针管负压引流在基层骨科用于渗液伤口的疗效。方法:以87例伤口渗液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其中45例使用空针管负压引流(研究组),42例采用普通引流(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7-16天,平均10天,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0-28天,平均18天,经t检验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针管负压引流可明显缩短渗液伤口的愈合时间,对渗液伤口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无菌清创换药处理伤口。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可有利于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就两者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方法学研究、临床应用及其异同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否通过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持续负压引流减低炎症反应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收治的急、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患者的伤口。结果: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的伤口比传统换药处理的伤口愈合速度快。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上急、慢性创面的患者,该技术能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持续负压引流减低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手术损伤范围大 ,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高 ,这与伤口的引流方法和护理亦有一定关系。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月我们护理 34例乳腺癌手术病例 ,其中 2 4例术后伤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 ,10例采用体位自然引流 ,对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对照观察。认为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皮下积液 ,感染等并发症十分有效的方法[1] 。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4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7~ 6 2岁 ,平均 42 .8岁。 34例乳腺癌均属TNMⅠ~Ⅲ期 ,手术切口平均 15cm。手术方式及伤口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观察其在妇科手术病人切口渗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妇科术后切口或引流口渗出病人,应用一种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观察引流效果。结果30例病人应用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后切口较常规换药愈合时间缩短2~3 d,拔管时间缩短1~2 d,换药次数减少至0~1次,病人活动方便,舒适度增加,康复加速。结论妇科手术病人切口渗出中应用新型的引流液及渗液收集装置,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预防皮肤炎症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节约医疗成本,提高病人舒适度及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王菩禄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73-173
病历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孕33^+周、G3P0、先兆早产,于2008年11月收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入院前15小时疼痛加重。入院时体温36.6℃,血压90/60mmHg,体重68kg,较孕前增加10kg,无搔痒及浮肿。总蛋白60.1g/L,白蛋白31.7g/L,总胆汁酸17.9μmol/L。直接胆红素10.4μ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输氧冲洗治疗骨科术后感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为研究骨科及相关外科术后感染性伤口方面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感染性伤口患者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输氧冲洗治疗,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5~10 d使用无菌伤口测量尺测量并计算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伤口体积缩小率、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细菌清除率,之后视创面情况决定二期手术或重新填入(更换)敷料继续封闭引流,直至愈合。结果 干预5~10 d后,实验组肉芽组织覆盖率、体积缩小率、细菌清除率[(93.03±4.05)%、(42.92±9.20)%、(95.93±4.19)%]均高于对照组[(74.73±5.08)%、(35.18±9.46)%、(87.20±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35、-2.193、-6.796;均P<0.05);实验组治疗愈合率为85.71%(12/14),高于对照组的78.57%(11/14),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下肢伤口渗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下肢伤口渗出的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和护理,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负压引流的护理及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5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创面缩小,肉芽新鲜,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对于应用VSD治疗下肢伤口渗出的关键需精心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创面清洁.  相似文献   

10.
叶芳  周兰英  冯丽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09-4510,4609
目的:探索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伤口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慢性伤口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15例患者经8 d~15 d简易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伤口周围皮肤红肿均明显减退,伤口内无脓性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好,血运佳,经常规换药后伤口均愈合。结论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术用于慢性伤口,可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难愈合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 VSD操作简便,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满意,15例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39例创面经过植皮达到愈合,2例创面经过局部皮辨转移达到愈合,无一例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治愈率达100%。结论 VSD是一种能够处理难愈合创面而且又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杰  章跃民  朱新生 《当代医学》2012,18(24):41-42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分为观察组(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和对照组(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组),每组7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浅部感染伤口、深部感染伤口中的愈合情况.结果 对于浅部感染伤口,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对于深部感染伤口,在伤口清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6±2.1)d比(9.2±3.4)d,(14.3±4.3)d比(18.8±5.3)d,(1.8±0.3)次比(3.2±0.8)次,均P<0.05].结论 应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伤口,尤其是深部感染伤口,其效果优于无冲洗负压封闭引流.  相似文献   

13.
感染伤口愈合过程中负压引流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毛小泉  谢文扬 《广西医学》2009,31(7):924-926
目的了解负压引流在感染伤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白兔,在颌面部、大腿部建立感染伤口模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清创后负压引流,对照组常规方法处理。两组于清创后1、3、5、7 d处死动物,取创面标本光镜下计数成纤维细胞。结果术后第1天实验组腿部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面部成纤维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引流可促进感染伤口成纤维细胞计数增加,从而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伤口封闭负压引流的技术运用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利用武汉VSD公司的产品治疗骨外露患者20例。结果所有骨外露都被肉芽覆盖,肉芽新鲜,质量高。结论VSD封闭创面负压治疗骨外露效果好,目前病房里常规使用的中心负压吸引的压力(60kPa)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封闭负压引流是骨外露的一条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TIME原则的伤口床准备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VSD处理,观察组在TIME原则下进行伤口床准备后行VSD处理。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干预4周后,观察组渗液pH低于对照组,伤口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2周后,两组伤口面积、深度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伤口面积、深度小于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IME原则的伤口床准备结合VSD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伤口愈合效果,提高伤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黄惠明  汪列兵 《吉林医学》2014,(16):191-192
目的:探讨尿路造口袋接负压引流器收集恶性肿瘤破溃伤口渗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破溃伤口出现渗液患者3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尿路造口袋接负压引流器;对照组15例,采用棉垫等常规敷料。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损伤、衣物污染、失眠、换药次数、更换衣物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指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换药及更换衣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尿路造口袋接负压引流器收集恶性肿瘤破溃伤口渗液安全、有效,且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9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从渗透PH值和温度上看,实验组患者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压伤口治疗基线技术来处理慢性伤口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伤口愈合的快,不良反应出现的少,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该院治疗难愈性伤口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照组采取常规VSD。观察两组难愈性伤口患者的病症、体征、伤口愈合和疼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难愈性伤口患者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对比,疗效有明显差异(χ2=6.65,P<0.05)。结论针对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患者,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与常规VSD相比,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渗液收集袋在癌性伤口的应用。方法对一例高年龄乳腺癌保守治疗者,使用自制渗液收集袋进行伤口护理,与之前进行的常规换药护理进行对比。结果使用收集袋后伤口渗液得到很好管理,屏蔽了气味,减少了换药次数,并能有效预防出血及感染。结论使用自制渗液收集袋护理癌性伤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实施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负压值的选择是此方法的研究重点。文中针对不同负压值对于伤口血流变化、渗液移除、减少细菌量和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