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补肾法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2组均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补肾方剂,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和BMI体重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BM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BM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热补肾法治疗能明显改善IFG的临床症状,降糖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这类患者最优化诊疗服务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 -IR)、体重及体质指数,同时比较二组服药依从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二组治疗前FBG、2hPG及HbA1 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及 HbA1 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OMA -IR值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A1 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前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漏服率及错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配伍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二甲双胍配伍阿卡波糖方案,且安全性尚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的特征。方法49例PCOS患者和21例对照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对照组、PCOSI组(BMI〈25kg/m^2)、PCOSⅡ组(BMI≥25kg/m^2)。比较3组的糖耐量及胰岛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 Ⅰ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各组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除空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胰岛素释放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Ⅱ组口服葡萄糖后1h、2h血糖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各组释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I组比较,PCOSⅡ组口服葡萄糖后1h、2h胰岛素释放量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肥胖可加重患者的胰岛素释放,导致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发展,且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安一胶囊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安一胶囊防治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胰岛素抵抗的病例共55例,以临床疗效、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家腹静脉血糖浓度(FBG)、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FINS)、血压(B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肥胖,体重指数(BMI)等为指标,对照观察了安一胶囊和二甲双胍片对胰岛素抵抗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症状积分值、BMI、TG、LDL、收缩压、舒张压、PINS、ISI等指标治疗前后之差值相比,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或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指标之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对胰岛素抵抗患者均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100例,硝苯地平组100例,福辛普利组口服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5~10mg,每日1次,硝苯地平片10~20mg,每日3次.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福辛普利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餐后2h血糖、提高血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不同体重指数( BMI)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口服1种或2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欠佳),按照 BMI 分为三组,即正常组(BMI <24 kg /m 2)32例,超重组(BMI 24~28 kg/m 2)38例,肥胖组(BMI >28 kg/m 2)30例。三组患者均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3个月后,观察对比三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 FBG、2 hPG和 HbAlc 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除正常组 FBG 外,三组其余指标均低于治疗前( P <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改善幅度更大( P <0.05),且超重组和肥胖组体重较治疗前下降( P <0.05)。三组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三组 TC、TG、LDL-C 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拉鲁肽适用于血糖控制欠佳的不同 BMI 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患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朱庆  姚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15-3116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t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耳穴贴敷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IG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糖耐量低减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耳穴贴敷治疗,疗程均8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PB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BS、FINS、IAI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BS、FINS明显下降(P〈0.05),但IAI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干预、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耳穴贴敷治疗可以逆转IGT患者的PBS、FINS、IAI异常,有效治疗IGT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商品名来的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联合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商品名捷诺维,默沙东公司生产)治疗单用基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用基础胰岛素、体重指数(BMI)≥26、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60例,在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基础胰岛素用量;基础胰岛素组60例,继续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8、12周时,两组血糖、HbAIC均有下降;8周时,基础胰岛素组BMI增加,基础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不明显,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8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基础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时,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予诺和锐30控制血糖,治疗组予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少(P〈0.05)。结论: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他DM患者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陈弢 《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65-1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方面的优势。方法: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2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2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释放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分析56例PCOs患者组和60例对照组的糖耐量及胰岛素水平。结果:体重指数(BMI)〈25的PCOS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和3小时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BMI〉25的PCOS患者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MI〈25的PCOS患者(P〈0.05)。结论:肥胖PCOS患者更易出现糖代谢异常,肥胖可能加重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动态检测糖耐量及胰岛素水平可指导PCOS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国产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将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每天早餐前15min口服国产罗格列酮片4mg,连续服12周。对照组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药物剂量及服用方法均与观察组相同。服药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血糖(PBG)、血清胰岛素、HbA1c、血脂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及PB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除治疗后2周的PBG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国产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似,可以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20例正常人和3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轻型30例,重型8例)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发现两组病人血胰高血糖素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轻型组治疗前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显著升高、血胰岛素、c肽分别高于正常(P<0.05);治疗后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显著下降,胰岛素和C肽稍有升高;胰高血糖素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重型组治疗前组C肽显著低于正常(P<0.05),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与轻型组比较P<0.05;治疗后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其值与正常人相比P<0.05,与轻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清中内脂素、瘦素及其他指标的表达水平、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T2DM患者82例(T2DM组)和健康者71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内脂素、瘦素、胰岛素及血脂、血糖水平。结果 T2DM组的内脂素、瘦素、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 h FPG、2 h FIN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 组中内脂素与体质量指数(BMI)、FINS、HOMA-IR、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成负相关(P<0.05);瘦素与BMI、FINS、HOMA-IR成正相关(P<0.05)。结论 T2DM 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及瘦素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者,与血脂、血糖及胰岛素密切相关,可能成为T2DM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产生的药物副作用。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最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下降水平相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空腹血糖下降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方面在治疗前后2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对于复查血糖与 C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用诺和灵30 R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观察组用诺和锐3餐前加甘精胰岛素晚上注射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经过复查,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中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C-P值都明显提高,同时C-P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其作用的发挥与提高C-肽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钟薇  王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64-1966
目的:研究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分为氯氮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治疗观察4周。每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IR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氮平组患者的甘油三脂、胆固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BMI、胰岛素、C肽、甘油三脂、胆固醇、IR的升高程度氯氮平大于利培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或单独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研究指标。结果:治疗后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上,研究组(5.1±2.3)d明显优于对照组(8.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控制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降压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入选非肥胖1~2级高血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76例.硝苯地平组66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作用指数(IAI)。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及组间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ins明显升高,IAI降低(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Fins水平下降,IA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硝苯地平组Fins、IA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IR,对预防非肥胖性高血压患者新发生糖尿病及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